摘要:珠海给每位抵达机场的人,送上特别的“见面礼”:一粉一白两只中华白海豚,从珠海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连廊间跃出,鳍肢划开空气,尾鳍上扬,嘴角微扬,仿佛刚从伶仃洋的波光中腾起,迎面拥抱来到珠海的人们。雕像下方的“人生海海 来来珠海”字迹分明,像海风捎来的问候,又像城市
珠海给每位抵达机场的人,送上特别的“见面礼”:一粉一白两只中华白海豚,从珠海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连廊间跃出,鳍肢划开空气,尾鳍上扬,嘴角微扬,仿佛刚从伶仃洋的波光中腾起,迎面拥抱来到珠海的人们。雕像下方的“人生海海 来来珠海”字迹分明,像海风捎来的问候,又像城市扬起的笑脸。
海豚“迎新”
“一到珠海就有白海豚迎接,这座城市太有爱了!” 8月31日,珠海机场新落成的中华白海豚雕塑迅速吸引旅客目光。不少人在通道口驻足,仰头拍照,第一时间“打卡”留念。“这是我见过最可爱的机场装饰!”9月2日,从北京来的王女士一边忙着给女儿和白海豚雕塑拍照,一边说,“一下飞机就看到这么萌的海豚,心情变得特别好。”
“设计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让雕塑既保持卡通形象的亲和力,又具备真实感。”珠海交通控股集团相关项目经理由洋表示,团队采用了3D建模技术对海豚形态进行精准塑造,最终呈现出的效果令人惊喜:“3D的海豚雕塑相比2D图像,更具立体感和真实感,仿佛两条中华白海豚真的‘游’到了机场。”据悉,这是目前珠海最大的户外公共玻璃钢雕塑,由珠海市委宣传部策划、交通控股集团打造,坐落于机场综合交通枢纽一、三期连廊交界处,正对着游客密集的到达大厅区域。
白海豚的身影正从连廊间游向更远的角落:出发大厅的电子灯箱轮播着“萌照”,海豚跃过港珠澳大桥,配文“港珠澳大桥连起你我的心”;机场到达走廊的动态屏上,两只白海豚从情侣路海滨破浪而出,轻语:“从这一刻起,遇见海,看见远方”;迎宾厅、值机区,白海豚的动漫形象广泛出现,萌态可掬,悄然融入空间细节。
“落地珠海首个打卡点!”珠海居民温先生笑着评价。网友“turbo”直言:“白海豚把珠海的活力和浪漫展示得淋漓尽致。”“太有意思了,珠海越来越好玩。”林新锋在社交平台分享称。“网友王绪刚建议:“像成都IFS的大熊猫,珠海的白海豚也可以立在市区地标——以后想到珠海,不只是情侣路、海岛、港珠澳大桥,还有中华白海豚。”网友 “Ceci leung”留言:“好可爱,希望能出文创周边。”
珠海“筑巢”
在珠海,中华白海豚不仅是城市吉祥物,更是生态成果的“代言人”。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海上大熊猫”。珠江口咸淡水交汇,生态环境优越,是全球最大的中华白海豚栖息地。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基地设于珠海,覆盖海域460平方公里。近年来监测数据显示,在保护区及周边水域,聚居着1100—2000头中华白海豚。
2024年,经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白海豚成为珠海城市吉祥物。它外形灵动,亲近人类,如今不仅是生态名片,更成为珠海开放、包容、活力的象征。
白海豚游过,珠海静默相随。多年来,珠海坚持依法治生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于山海之间。率先开展生态文明立法,出台省内首部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珠海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并以此为核心构建起完善的法规体系。当守护成为日常,城市便有了自己的独特气质:山海相依,步道蜿蜒,咖啡馆藏于老街深处,年轻人骑车穿过树影,奔赴实验室与产业园。不少人形容它像一座欧洲小城——环境宜人,张弛有度,既有生活的舒适,也有向上的脉动。
这样的城市,自然也吸引着人。从2021年到2024年,珠海常住人口连续增长,去年更是突破250万人。这数字背后,是真实的人生选择。一些创业者从北京南下,“这里不卷,但机会不少”;海洋材料学博士在唐家湾落地项目,“窗外就是海,心静了,灵感也来了”;也有人从澳门过来,“两边跑,像同城”……港珠澳大桥开通后,珠海成为内地唯一与香港、澳门陆路相连的城市,区位优势日益凸显。而珠海正用一处处细节,筑起温暖的“人才之巢”: 从住房补贴到创业扶持,从子女教育到人才公寓,政策织成一张细密的网,托住每一个奔向理想的重量。“人生有风浪,珠海是彼岸”,是珠海对奋斗者的深情回应。
珠海不张扬,却愿为新想法留出空地;既重视生态保护,也注重人文关怀。它守护着伶仃洋里的中华白海豚,也接住每一个奔向它的梦想。
人生海海,来来珠海。白海豚逐浪,跳跃相迎,来者相亲。
文| 记者 郑达 钱瑜
图| 珠海交控集团供
来源: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