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现场观赛对于多数人来说,涉及时间金钱,肯定是个需要衡量的决策。这里就本人很有限的经验,给点个人的小观感和建议,供参考:现场和屏幕之间的区别:多数现场其实安排的都不错的,除了个别位置有转播设备、护栏挡板之类的场馆设施影响到观感之外,多数情况下不同档次的票还都是能看清比赛的情况的(指的是看得见小白球和运动员的动作),所以山顶票其实没这么坏,无实物遮挡的话,山顶票甚至可以比低位的一些高价票能更清楚地看清球的线路和落点,山顶一般还有现场大屏,可以辅助看细节。下面更近的的相对高价的票对处于某些特定位置的球员和球,看的更清是毫无疑问的,相对低平的视角也更有代入感,但其实有时候反而会看不清球的运行本身,会有些角度遮挡,这个确实不同人可以根据不同的看球目的和自身条件理性选择。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比赛的时候应该是比较难不借助望远镜和镜头看清楚球员的细节的(出入场这些可能对于第一排肉眼看得清)。所以还是挺建议允许的情况下带上这些设备。场馆大小确实影响球速,现场特别明显,而且就个人经验来说,确实现场比转播显示的球速会感觉更慢,但是现场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击球的那种通透的清脆的声音,尤其是对于质量高的球员的球而言。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现场感了吧。至于球员本人,我真的不觉得和电视转播看见的有啥明显区别,无论是高矮胖瘦还是肤色细节,现在的转播还是相对比较还原的,网上很多现场更瘦更白更好看这些言论只能说是个人观感不同,个人觉得带有挺大的粉丝滤镜。职业球员的姿态和一些身体特征真的还是高清图更细节。现场可以看赛前热身,亲眼看有一种连贯感觉。如果经常看球的话,你看到的球员的姿态动作习惯真的会唤起很熟悉的感觉,在人群里第一眼就能认出来。线下最大的感觉是,现在乒乓球确实火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背景的球迷的参与度确实是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粉丝应援的活动也很多,真人都相对友好。感受下也是很有意思的体验。比赛的时候,气氛到了,情绪被多少激发是很正常的,花钱给自己喜欢的球员加油呐喊本来就是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且观赛礼仪现在在现场引导和网络普及之下也是不错的。但是确实,线下还是挺显示球迷本人的素质和认知水平的,很多人确实是几乎全冲着去看真人,而不是去看球去的,这点本身也没啥好批评的,但就是对一些球员的喊话的内容和时机真的会让人有点尬。不过,这个也不是不可理解的事情,没必要上纲上线,公开场合的礼仪也是需要学习适应的东西。摘要:如题,现场观赛对于多数人来说,涉及时间金钱,肯定是个需要衡量的决策。这里就本人很有限的经验,给点个人的小观感和建议,供参考:现场和屏幕之间的区别:多数现场其实安排的都不错的,除了个别位置有转播设备、护栏挡板之类的场馆设施影响到观感之外,多数情况下不同档次的票还
来源:豫哥说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