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7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康复医学科脊柱矫形室内,14岁的少女小叶(化名)深吸一口气,缓缓完成最后一个施罗斯矫形体操动作。墙上的脊柱全长X光片显示:她的腰椎Cobb角从初诊时的35°降至23°——这意味着她成功避免了手术,重返学校指日可待。
2025年7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康复医学科脊柱矫形室内,14岁的少女小叶(化名)深吸一口气,缓缓完成最后一个施罗斯矫形体操动作。墙上的脊柱全长X光片显示:她的腰椎Cobb角从初诊时的35°降至23°——这意味着她成功避免了手术,重返学校指日可待。
治疗前
一个月前,小叶的父亲在体检时发现她的后背左侧异常隆起,还能明显看到双侧肩胛骨耸起且不对等。恐慌中,他带着孩子辗转多家医院,得到的建议多是“观察”或“准备手术”。经多方打听,他带着小叶来到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副主任医师熊伟接诊了小叶,通过三维步态分析和肌筋膜张力评估,诊断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并为其制定了“支具+施罗斯训练+中医气功导引”的中西医融合方案。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小叶的腰椎Cobb角回正了8°,后背左侧异常也明显改善。
治疗后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指发生于青春发育期前后的脊柱结构性侧凸畸形,是脊柱侧弯中最常见的分类,约占70%。10~16岁青少年有2%~3%的发病率,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本病是对健康危害较大的畸形,若不加以治疗,可最终形成严重的脊柱与胸腔的变形,进而引起呼吸困难和胸腔感染。严重脊柱侧凸会损害肺功能,患者早期有可能死于肺源性心脏病。
触目惊心的现实
5.4%检出率:2024年全国筛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20人就有1人脊柱侧弯,跃居儿童健康第三大“杀手”(仅次于肥胖、近视)。
82%误判率:超八成家长将高低肩、剃刀背误认为“姿势不良”,错过黄金干预期
每月1°的残酷进展:10-16岁青少年骨骼生长迅猛,侧弯可能以每月1°的速度恶化。
家庭自测方法
当中医智慧遇见现代康复
1. 智能支具定制:基于3D扫描与AI建模定制支具,压力点动态可调,预留5cm生长空间(每日佩戴18-20小时)。
2. 施罗斯强化训练:针对小叶胸腰椎右凸特性,设计“右侧凹侧呼吸+左侧凸侧肌群离心训练”。
3. 中医功法融入:改编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增强脊柱轴向拉伸力。
这些信号必须立即就医
专家提醒,家长需警惕以下征象:
进展警报
半年内身高增长>6cm且伴姿势歪斜;
女孩双乳发育明显不对称;
衣领总向一侧滑落。
功能代偿
行走时骨盆如“钟摆”左右晃动;
久坐后无法直接站立需手撑膝盖;
运动后单侧腰背痛持续>2小时。
很多家长问:孩子不痛不痒为什么要治?殊不知脊柱侧弯是沉默的进展者——当出现疼痛时,往往已累积结构性损伤。我们追求的不仅是角度的减小,更是阻断‘侧弯→肌力失衡→加重侧弯’的恶性循环,让孩子用最挺拔的姿态迎接未来。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是南昌市医防融合项目“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防治项目”的牵头实施单位。
脊柱侧弯就像小树苗长歪,越早干预效果越好。通过早期筛查和规范治疗,绝大多数孩子能得以良好矫正。建议家长多观察青春期的孩子,发现孩子脊柱有问题,一定要抓住黄金干预期,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来源:家庭医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