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豪掷5亿的背后:苏农银行中报业绩逆势双增,PE仅4.53倍券商喊涨27%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2 16:09 1

摘要:总资产首次突破2200亿,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双增,还首推中期分红;民企贷款占比超90%、制造业贷近30%,微贷客户首破1万户,零售AUM超1260亿……

作者 | 深水财经社 冰火

目前,42家上市银行均已交出半年报,几家欢喜几家愁。而近日,苏农银行却逆势交出一份硬核中报成绩单:

总资产首次突破2200亿,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双增,还首推中期分红;民企贷款占比超90%、制造业贷近30%,微贷客户首破1万户,零售AUM超1260亿……

就连险资都被“圈粉”,重仓杀入成第四大股东;更夸张的是,近百家机构今年以来调研17次,A股银行第二,在银行业盈利承压时,这家农商行凭啥成“香饽饽”?

一、逆周期生长的“苏农式突围”

苏农银行前身为吴江农商行,2016年11月A股上市,是第四家上市农商行,也是银监会成立后,在新监管框架下批准开业的首家农商银行。

5年前,新任董事长的徐晓军奔赴一线调研,提出“五年再造一个苏农银行”的目标和建设“三个银行”的愿景。目前该行存款规模、净利润等关键业绩指标已实现倍增,面对经济增速放缓、银行息差收窄等环境考验,实现逆周期生长实属不易。

资产端: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总资产2232亿,较年初增长4.33%,苏州城区(除吴江外)支行被定位为“激流勇进”的片区,成增长“新引擎”;

存贷端: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存款1780亿,较年初增长4.58%;贷款1363亿较年初增长5.41%,贷款增速超存款,“敢贷、会贷”特质凸显;

盈利端:今年上半年,该行营收22.8亿,同比增长0.21%;归母净利润 11.78 亿同比增长5.23%,两项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最高。

对比行业更显硬核:A股42家上市银行已披露半年报,有营收负增、也有净利负增,苏农银行却逆势“双增”。

浙商证券研报认为,今年全年,苏农银行利润增速有望继续维持大个位数增长。

各项规模指标再上新台阶的同时,苏农银行资产质量继续保持同业领先。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0.90%,较上年末持平,连续3年多低于“1%”;而拨备覆盖率达386.88%,维持历史高位区间,风险抵补能力较强。

对于今年全年资产质量情况?苏农银行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该行建立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相关模型及系统,风险预警前置,严控新增风险贷款;提升信贷人员素质;全面推进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工作转型。预计全年整体资产质量将继续保持平稳。

国际舞台上,苏农银行也在“刷榜”:2025年全球银行千强榜从 558 位跃升至 538 位,一年进位 20 名,把“小而美” 炼成了“强而稳”。

二、民企贷占比超九成

“最强地级市”苏州,民营经济究竟有多猛?贡献了全市50%以上的经济总量、60%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85%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作为“土生土长的金融管家”,苏农银行把“服务中小企业”刻进DNA。

首先从贷款投向看,民企、制造业“双重仓”。今年上半年,该行对公贷款余额达876.22亿元,较年初增长5.88%。其中,民企贷款余额超800亿元,占公司类贷款比例超九成;制造业贷款余额386.39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近三成。这相当于把钱直接喂给苏州产业链的“毛细血管”。

其次服务从“放贷”升级为“伴跑”。

绿色转型助攻:企业想节能技改、拿低碳认证,苏农甩出“金融+智库+技术”定制化服务。截至上半年,该行绿色贷款余额已突破60亿元。

科创破局首单:全省农商行第一单“贷款+认股权”落地江苏股权交易中心,贷款企业以融资额的一定比例授予认股选择权,金融机构利用未来行权潜在收益作为风险抵补的一种创新融资模式。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科创中小微企业抵押物不足难题,以及早期引入股权融资会稀释股权等问题。

苏州的产业链延伸到哪,苏农的服务就嵌到哪。这种“深度绑定”,让其成为本地企业的“嫡系银行”。

三、微贷破万+ AUM超1260亿

当同行扎堆抢高净值客户,苏农银行却盯着“普惠金融”死磕,硬生生用“百姓财富管家”的定位,垒出微贷客户首次突破一万户、超千亿存款的护城河。

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零售存款余额超1100亿元,增幅超8.5%;零售客户AUM超1260亿元,其中保险、贵金属半年度销量均超去年全年,零售业务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在普惠金融领域,该行着力推进“增量扩面”工作,依托数字化转型成果赋能营销提质增效。通过搭建精准算法模型挖掘潜在客户,实现客户触达转化率接近25%,苏农微贷客户数量首次突破一万户,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与可得性显著提升。

不仅如此,苏农银行还把把金融服务变成百姓生活日常,这招“下沉渗透”,让其在零售端跑出了差异化。

具体来看,该行打造“江村驿站”普惠金融服务点、“苏农驿站”社区服务驿站,实现银行和村社场景融合、金融和非金融服务融合,并通过在数字化社区服务领域进行的创新尝试,建立数字时代营销触客新模式,进一步优化客户服务体验。

四、险资扫货+首推中期分红

今年以来,苏农银行突然成了机构“香饽饽”。据深水财经社数据统计,截至8月28日,苏农银行被近百家机构调研17次,次数位居A股上市银行第二位。

最猛的是险资直接杀到前四大股东。半年报显示,“弘康人寿保险-自有”新进成为该行第四大股东,持股数超1亿股,比例4.95%接近举牌线。

深水财经社观察到,险资扫货的确凶猛,苏农银行今年最猛的一波上涨就出现在二季度,季度涨幅近22%,如果以均价5.58元测算,弘康人寿耗资超过5个亿。

苏农银行近期股价走势日K线图

险资为何重仓买入?业内人士认为,保险机构更看重银行的长期分红回报以及相对稳健的业绩,借此提升投资收益,对冲传统险利差损带来的利润下滑。

8月27日晚,苏农银行发布公告,拟首次中期分红,10股派0.9元(含税),共派现1.82亿元(含税),现金分红率15.42%。

“分红有望较2024年提升0.8pc”浙商证券研报分析认为,若今年下半年苏农银行维持上半年分红水平,考虑到2025年6月实施的每股转增0.1股方案,估算今年全年分红率在17.8%。

从二级市场走势来看,截至上周五收盘,苏农银行股价报收5.29元/股,总市值106亿元,今年以来涨幅超12%,在同期A股42家银行中涨幅居前9位;近一年多累计涨幅近60%,同期银行板块涨幅居前。

但从估值角度来看,苏农银行依然偏低。其最新动态PE(市盈率)和PB(市净率),仅4.53倍和0.58倍,分别位居42家A股上市银行第4低和第12低。妥妥的“物美价廉”,难怪险资新进成第四大股东。

苏农银行半年报发布之后,多家券商对其发布研报。其中,华泰证券研报认为,公司发展战略清晰、城区拓展空间广阔,应享一定估值溢价;而浙商证券给出目标价6.77元/股,对应2025年PB0.71倍,现价空间超27%。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来源:深水财经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