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大代表工作室”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法院把人大代表的法律援助服务引进来、整合起来,借助人大代表深受人民群众信任、具有监督职能等优势,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调解模式。
“人大代表工作室”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法院把人大代表的法律援助服务引进来、整合起来,借助人大代表深受人民群众信任、具有监督职能等优势,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调解模式。
近日,东胜区人民法院人大代表工作室调解员陈芊帆,高效化解了一起兄妹间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以温情司法弥合亲情裂痕,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2009年至2011年期间,孟某甲与其妻温某因融资需求,陆续向其妹妹孟某乙和妹夫贾某借款共计817000元。后孟某甲夫妇陆续向其妹妹妹夫偿还借款本金318000元,但剩余499000元长期未结清。近期,原告孟某乙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兄嫂共同偿还借款499000元。原告表示,这两年家庭面临多重生活困境,孟某乙因病卧床两年,无法工作,丈夫又突发脑溢血,需要专人照料,家庭收入锐减,生活压力极大,兄长欠钱多年却一直不还,不得已才诉至法院,希望通过法律途径拿回欠款以缓解家庭困境;被告表示,未偿还欠款的原因是其合作的房地产项目合作方未支付欠款,导致自身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按时向原告履行还款义务。
案件进入调解程序后,人大代表工作室的调解员陈芊帆充分发挥熟悉民情、善于沟通的优势,耐心倾听双方诉求,梳理案件脉络,一方面安抚原告情绪,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另一方面向被告释明逾期还款的法律责任,引导被告换位思考,以血脉亲情激发被告的兄长担当。整个调解过程既坚守法律底线,又传递司法温度,让当事人切实感受到法律并非冰冷的条文,而是化解矛盾、维护权益的有力保障。最终,在调解员的不懈努力下,原被告双方放下隔阂,达成协议:被告孟某1夫妇分5期向原告孟某2夫妇偿还借款本金499000元。若未按时履行还款义务,视为全部债务到期,原告可就剩余未付本金,要求被告支付自起诉日起至实际给付日止按LPR计算的利息。协议达成后,双方握手言和,哥哥与嫂子主动向妹妹与妹夫表达歉意,现场四人抱头痛哭,场面感人。
调解员感慨道:“这起纠纷本质上是金钱引发的矛盾,幸好最终用亲情与理解化解了隔阂,让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此次调解不仅成功化解了兄妹间的经济纠纷,更修复了濒临破裂的亲情,是人大代表工作室与法院协同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生动实践。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法院设立人大代表工作室,既发挥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监督司法的作用,又拓宽了法院化解纠纷的渠道,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未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法院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群众提供更高效、更温情的纠纷解决服务,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编辑:林新宇
内蒙古自治区新闻热线请联系杨主任:13522430544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24682485
来源:无线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