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胃癌作为全球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和干预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近期,《iMeta》期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Single‐cell sequencing reveals the role of IL‐33+endothelial subsets in pr
胃癌作为全球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和干预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近期,《iMeta》期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Single‐cell sequencing reveals the role of IL‐33+endothelial subsets in promoting early gastric cancerprogression》,通过单细胞RNA测序技术深入解析了早期胃癌(EGC)的肿瘤微环境特征,尤其揭示了IL-33+内皮细胞亚群在促进胃癌进展中的核心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项高质量研究中,Absin的Organoid Viability ATP Assay Kit(货号:abs50059) 为类器官活力检测提供了关键支持,助力科研团队精准评估肿瘤细胞生长状态。
研究背景:聚焦早期胃癌的肿瘤微环境
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但由于其发病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晚期。因此,解析早期胃癌的细胞组成、分子特征及肿瘤微环境(TME)的动态变化,对开发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至关重要。
本研究构建了包含184,426个高质量细胞的单细胞图谱,覆盖从胃炎到晚期胃癌的不同阶段。通过分析发现,随着疾病进展,上皮细胞比例逐渐减少,而免疫细胞(T&NK细胞、B细胞等)和基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比例增加,其中IL-33+静脉内皮细胞亚群(Venous-1) 在早期胃癌中显著富集,成为推动肿瘤进展的关键 “推手”。
Absin 产品助力:类器官活力检测的 “金标准”
在研究中,科研团队通过患者来源的早期胃癌(EGC)和晚期胃癌(AGC)类器官模型,验证IL-33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类器官的活力检测是评估细胞增殖能力的核心实验,而Absin的Organoid Viability ATP Assay Kit(abs50059) 凭借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成为该实验的 “得力助手”。
图 G:展示了用 IL-33 敲低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条件培养基处理后,早期胃癌(EGC)和晚期胃癌(AGC)类器官的生长情况,通过abs50059检测ATP水平以反映类器官活力,结果显示敲低 IL-33会抑制类器官生长。
图 H:呈现了重组IL-33蛋白对EGC和AGC类器官生长的促进作用,同样通过abs50059检测ATP水平,表明IL-33可增强类器官活力。
产品作用:
该试剂盒通过检测ATP含量反映细胞活力 —— 活细胞中ATP含量稳定,而死细胞的ATP会迅速降解,因此ATP水平可直接对应类器官的存活和增殖状态。在实验中,科研团队用 IL-33敲除/过表达的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类器官,或直接添加重组IL-33蛋白,通过Absin试剂盒检测ATP水平,精准量化类器官的生长差异,最终证实 “内皮细胞来源的IL-33可显著促进EGC和AGC类器官的体外和体内生长”。
实验优势:
相比传统的CCK-8或MTT法,Absin的ATP检测试剂盒更适合3D培养的类器官模型,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能有效排除基质胶等背景干扰,确保结果可靠。
核心发现:IL-33 + 内皮细胞如何 “驱动” 胃癌进展?
IL-33 促进血管生成:
机制研究表明,IL-33通过上调内皮细胞中黏附蛋白CD34和PECAM1的表达,增强内皮细胞的存活和血管生成能力,为肿瘤提供充足的营养供应。
IL-33 加速肿瘤细胞增殖:
在类器官实验中,IL-33可上调EGC类器官中KRT17的表达,而KRT17是已知的促癌基因,通过激活MAPK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生长。
临床相关性:
高表达IL-33与早期胃癌的浸润深度和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提示IL-33可能作为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潜在标志物。
为什么选择 Absin 的 Organoid Viability ATP Assay Kit?
专为类器官优化:适配3D培养体系,可直接检测包埋于基质胶中的类器官,无需复杂的细胞分离步骤。
高灵敏度:检测限低至10个细胞,能捕捉微小的活力变化,满足肿瘤类器官低增殖率的检测需求。
快速高效:从加样到读数仅需30min,大幅缩短实验周期,适合高通量筛选。
总结:科研利器助力肿瘤微环境研究
本研究不仅揭示了IL-33+内皮细胞在早期胃癌中的关键作用,为开发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方向,更展示了类器官模型在肿瘤研究中的重要价值。而Absin的Organoid Viability ATP Assay Kit(abs50059) 作为类器官活力检测的核心工具,以精准、高效的表现,为科研团队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未来,Absin将持续深耕生命科学研究需求,提供更多高品质试剂,助力科学家探索疾病机制、加速成果转化!
(文中实验数据及结论均来自文献:Zhou et al., 2025, iMeta. DOI: 10.1002/imt2.70050)
来源:老李的科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