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泰山区万官路学校举行“勤礼・启德”入学仪式:全校师生同上一堂沉浸式大思政课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2 13:33 2

摘要:金风送爽,硕果盈枝。9月1日,泰安市泰山区万官路学校举行 2025 年“勤礼・启德”入学仪式,全校师生及900余名新生家长以庄重的仪式教育为载体,共同开启了一堂融合传统文化、家国情怀与品德培育的沉浸式思政大课。这场仪式以“明礼启德”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环节设计,

金风送爽,硕果盈枝。9月1日,泰安市泰山区万官路学校举行 2025 年“勤礼・启德”入学仪式,全校师生及900余名新生家长以庄重的仪式教育为载体,共同开启了一堂融合传统文化、家国情怀与品德培育的沉浸式思政大课。这场仪式以“明礼启德”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环节设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育人要求深度融合,让思政教育在仪式感中入脑入心。泰山区教体局相关领导、街道及社区负责人、学校领导班子等出席了仪式。

仪式为媒:在传统与现代交融中厚植家国情怀。“不学礼,无以立。”仪式以孔子名言破题,在鼓号齐鸣中拉开序幕。当一年级与六年级新生牵着家长的手走过“爱校门”“爱家门”“爱国门”三道拱门时,一场关于“校—家—国”的思政启蒙悄然展开。摸苹果、芹菜等“入学四礼”传递着“平安勤勉”的朴素期望,而劳动实践基地“草木亭”“耕知苑”的展示,则将“生活靠劳动创造”的价值观植入童心。

在“小手印・大梦想”环节,五彩手印墙前,孩子们用稚嫩的手掌按下成长印记,象征着个人梦想与学校发展的同频共振。升旗仪式上,全体肃立的注目礼、少先队员的队礼,让爱国主义教育在庄重仪式中得以强化。五年级团队诵读的《红船,从南湖启航》将红色基因融入经典传承,教师代表和四年级学生展示《同爱同在》以歌舞形式诠释“中国心、世界眼”的育人目标,让思政教育在艺术熏陶中焕发活力。

立德为本:从正衣冠到写“人”字的品德塑造。“冠必正,纽必结”,家长为孩子整理汉服的“正衣冠”环节,将礼仪教育作为思政课的起点;与会领导为新生“点朱砂”,以 “智慧开”的传统寓意寄托“眼明心亮”的成长期许。当全体学生吟诵《三字经》“孝于亲,所当执”并向父母行孝礼时,孝道文化与感恩教育在躬身长揖中完成情感传递。

“人生聪明识字始”,郝玉瑞老师带领新生书写“人”字,一撇一捺间蕴含“堂堂正正立身”的哲理,随后学生在田字格中写下自己的名字,将“立身做人”的承诺落笔为实。教师宣誓环节中,“做学生良师益友,铸教师高尚人格”的誓言,既是师德师风的庄严承诺,更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生动注脚。

铸魂育人:从誓言到行动的思政实践闭环。新生代表邹佳芮的发言声音稚嫩却坚定,表达了他们对小学生活的期待。“尊敬老师,友爱同学;遵守纪律,有志于学”,初一新生代表杨镕菲领誓的入学诫词掷地有声,与陶校长“三通鼓”所鸣之志——“文以养正”“学贯中西”“尊礼明德”形成呼应,将个人志向与时代使命紧密相连。

泰山区招生考试中心主任张文鹏勉励同学们既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根脉,涵养“中国心”;又拥有拥抱世界的胸怀与能力,练就“世界眼”。这场仪式将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至生活场景,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让 “勤礼启德”的理念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实践行动。

结语:一场仪式,一生印记。当“击鼓鸣志”的铿锵声响彻操场,万官路学校 2025 级新生的求学之旅正式启航。这场融合传统文化仪式、红色基因传承与现代德育理念的入学礼将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至生活场景,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以“大思政课”的创新形式,让“勤礼启德”的理念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实践行动,让师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接受价值观引领。这堂特殊的思政课,终将在学生心中播下“明礼修德、勤学善思”的种子,助力他们成长为 “顶天立地的栋梁之才”。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