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改写抗战格局,从破袭铁路到血战关家垴,人民成制胜关键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2 13:07 3

摘要:突然,窗外传来一阵密集的爆炸声。他猛地站起身冲出去,只见正太铁路沿线已是一片火海,从石家庄到太原,桥梁断成几截,铁轨被撬得变了形,电线杆歪歪扭扭倒了一片。

1940年8月20日夜,华北的空气又闷又热。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团司令部里,旅团长片山省太郎刚在文件上签完字,那是阳泉警备队次日要例行巡查的报告。

突然,窗外传来一阵密集的爆炸声。他猛地站起身冲出去,只见正太铁路沿线已是一片火海,从石家庄到太原,桥梁断成几截,铁轨被撬得变了形,电线杆歪歪扭扭倒了一片。

就在这时,八路军129师769团已经摸到了阳泉的制高点狮脑山。

这场仗一开始没打算动用这么多人。7月22日八路军总部下的《战役预备命令》,原本只安排了20多个团打正太路破袭战。

老实讲,当时谁也没料到,各根据地的部队都主动赶来增援,最后凑齐了105个团,20多万人。也正因为这样,这场战役才有了“百团大战”这个名字。

从命令的性质能看出来,那时候敌后战场的指挥很灵活,总部下的是“命令”不是“申请”,部队能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行动。

百团大战打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目标都不一样。第一阶段从8月20日到9月10日,主要就是破袭交通线。晋察冀军区把部队分成左中右三路,一起动手。

头三天就把120公里铁路给破坏了,端掉22个据点,连娘子关都拿了回来。要知道,正太路是日军的“钢铁动脉”,这么一折腾,华北的日军后勤补给立马就受了影响。120师那边也没闲着,他们在同蒲铁路北段搞破击,跟正太路这边的行动配得很默契。

第一阶段打完,就到了扩大战果的时候,时间是9月22日到10月上旬。八路军不再只盯着铁路线,而是往铁路两边的纵深地带推进。

榆社、辽县、涞源、灵丘这些地方,都打了攻坚战,拔掉了近300个据点。本来被日军分割开的根据地,这下又连在了一起。不过,这个阶段的仗打得也更苦了,日军的抵抗比之前顽强不少。

10月中旬开始,战役进入反“扫荡”阶段。日军调来第36、110师团,想要报复。10月30日的关家垴战斗,现在想起来还让人揪心。

日军冈崎支队500多人被围在山顶,就凭着机枪、掷弹筒和空投的弹药死守。八路军129师8个团轮着往上冲,打了两天两夜都没拿下来。

陈赓旅长急得上火,跟刘伯承说再冲一次,打不下来就撤职。刘伯承沉默了半天,说不是撤他的职,再这么打,129师的番号都要保不住了。彭德怀在电话里更是发了火,说拿不下关家垴,就要撤销129师番号。

最后虽然把冈崎支队全歼了,但八路军也伤亡了2000多人。说实话,这仗打得有点亏。彭德怀后来自己也承认,当时是打红了眼,从战略上看并不划算。

本来想靠着人多硬攻拿下阵地,但后来发现,日军的阵地工事做得太好,硬拼只会增加不必要的伤亡,这种打法确实不是明智之举。

百团大战打完,各方公布的战果数字差得挺多。八路军总部12月10日说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朱德、彭德怀给蒋介石的电报里说歼敌29449人;可日方的战史里,零星数字加起来还不到一万。

搞不清为什么会差这么多?细究起来,原因大概有三个:日军的战报向来爱缩水,这是老毛病了;八路军的统计里包含了伪军;还有就是游击队和民兵的战果不好精确统计。不过不管数字怎么算,这仗确实给了日军沉重一击,这是毫无疑问的。

这场仗能打赢,离不开老百姓的支持。井陉煤矿的工人把炸药装进掏空的煤车里,帮着破坏日军的设施;平山妇救会一夜就缝了8000个装土的麻包;还有个11岁的儿童团员叫“小柱子”,每天冒着危险穿封锁线送情报,裤腿里还总绑着两枚手榴弹。

整个晋察冀地区的群众,拆回了42万斤铁轨、42万公斤电线,填平了390公里的封锁沟。没有这些老百姓的帮忙,八路军根本没法开展这么大规模的破袭战。

去年8月,三峡博物馆收到了一件特殊的文物,一面百团大战时缴获的日军“武运长久”旗。旗子上全是弹孔,右下角还有暗红色的血迹。

经过DNA比对,那血迹是日军第4旅团上等兵伊藤三郎的。这面旗子,再加上300多张战场照片、12本日记,都成了日军侵华的铁证。这些实物比任何文字记载都更有说服力,能让后人实实在在感受到当年战斗的惨烈。

百团大战刚打起来的时候,毛泽东就给彭德怀发电报,说这仗打得令人兴奋,问能不能再组织一两次。延安还开了万人庆祝大会,毛泽东和王稼祥都去了。蒋介石也发了嘉勉电,夸八路军找对了时机,破坏了日军的铁路和据点。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12月22日毛泽东又发了电报,说对外不要说战役结束了,因为蒋介石正在发动反共高潮,还得借着百团大战的声势去应对。从这两封电报能看出来,当时的政治形势很复杂,军事行动往往还要考虑政治因素。

现在再回头看百团大战,它的意义远不止消灭了多少敌人、破坏了多少铁路。1940年的时候,“亡国论”到处都是,很多人对抗战没信心。

这场仗一打,就让全国人民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敌后也能发动这么大规模的进攻,也能跟日军正面较量。朱德总司令说这是八路军在抗战中最光荣的一页,也是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一页,这话一点不假。

狮脑山的碉堡残迹还在,关家垴的焦土早已重新长出庄稼,那面弹孔累累的“武运长久”旗静静躺在博物馆里。这些都在提醒我们,当年的胜利来之不易。

百团大战的精神,不是要我们记住仇恨,而是要我们明白,团结起来的中国人,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种精神,放到现在也一样重要。

来源:史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