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开学第一课法治护成长 非遗普法点亮青春航向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2 13:18 5

摘要:滨州日报/滨州网沾化讯新学期伊始,为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常态化开展,织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防护网”,助力滨州市 “心安城市” 建设落地见效,滨州市沾化区司法局精准对接青少年群体法治需求,走进富国实验学校开展 “开学第一课 法治护成长” 专题活动,以 “非遗

滨州日报/滨州网沾化讯新学期伊始,为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常态化开展,织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防护网”,助力滨州市 “心安城市” 建设落地见效,滨州市沾化区司法局精准对接青少年群体法治需求,走进富国实验学校开展 “开学第一课 法治护成长” 专题活动,以 “非遗 + 普法” 的创新形式,为师生们送上一堂兼具趣味性、实用性与教育性的法治课,让法治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向阳生长。

非遗剧场:让法律条文 “唱” 起来

活动开场,由沾化区司法局精心编排的渔鼓戏普法短剧《钱袋子保卫战》惊艳亮相。作为国家级非遗的沾化渔鼓戏,其高亢激昂的唱腔与诙谐幽默的表演形式,与电信诈骗典型案例碰撞出奇妙火花。演员们通过 “中奖诱导”“虚假购物”等贴近生活的场景还原,用“唱念做打”演绎反诈技巧:“二维码莫乱扫,转账前要细思量”的唱词朗朗上口,“留存证据及时报警”的口诀深入人心。这种“非遗 + 普法” 的创新形式,让原本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的舞台语言,现场 2000 余名师生在欢笑中掌握了反诈核心要点。

法治讲堂:让成长困惑 “解” 开来

在随后的法治讲座环节,山东芳军律师事务所主任刘芳军结合青少年认知特点,以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为主线,通过校园欺凌、网络沉迷等真实案例展开深度解析。他特别强调《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 “不良行为” 与 “严重不良行为” 的法律界定,现场演示遭遇校园欺凌时的“四步应对法”“大声制止、及时求助、固定证据、依法维权”。互动答疑环节气氛热烈,学生们踊跃提问 “网络辱骂算欺凌吗”“游戏账号被盗如何维权”,律师团队逐一给出专业解答,帮助青少年明晰行为边界。

实践育人:让法治种子 “活” 起来

“原来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五年级学生武欣宇在参与渔鼓戏互动后兴奋地表示,“我要把学到的反诈知识教给爷爷奶奶。” 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激发了青少年的学法热情,更推动他们成为法治传播者。活动现场设置的 “法治心愿墙”上,“拒绝校园暴力”“保护个人信息”等稚嫩却坚定的承诺贴满墙面,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风景线。校长吴宝庄表示,这种“文化浸润 + 专业引导”的模式,让法治教育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真正实现了“入耳入脑入心 ”。

长效机制:让法治根基 “深”起来

此次活动是沾化区 “非遗普法” 工程的开篇之作。近年来,该区司法局创新构建 “三位一体” 法治教育体系:以渔鼓戏、剪纸等非遗项目为载体打造流动课堂,以 “法治副校长” 驻校机制为依托建设固定阵地,以 “线上答题 + 线下实践” 为抓手开展精准普法。下一步,沾化区将持续深化 “非遗 + 普法” 模式,计划年内推出《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渔鼓戏巡演、法治剪纸创作大赛等系列活动,同时建立 “法治教育资源库”,为全区中小学提供定制化普法课程。

这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的教育实践,不仅让沾化渔鼓戏焕发出时代光彩,更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尊法守法的种子。正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强调的 “传承与传播并重”,沾化区正以非遗为笔、法治为墨,在守护文化根脉的同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绘制出一幅 “法润童心” 的壮美画卷。

来源:掌握滨州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