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总统对普京的温和态度,并没有帮助俄罗斯疏远中国,相反,他对莫迪的强硬态度,正推动印度进一步向俄罗斯靠拢,同时升温与中国的关系。”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的所长迈克尔·富利洛夫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一判断揭示了美国外交政策正在遭遇的重大挫折。
“特朗普总统对普京的温和态度,并没有帮助俄罗斯疏远中国,相反,他对莫迪的强硬态度,正推动印度进一步向俄罗斯靠拢,同时升温与中国的关系。”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的所长迈克尔·富利洛夫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一判断揭示了美国外交政策正在遭遇的重大挫折。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已成为国际政治的分水岭事件。这是中国第五次主办上合组织峰会,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届。
天津峰会的和谐氛围让美媒陷入焦虑。《华尔街日报》9月1日援引分析人士观点指出,在特朗普试图遏制中国、拆解俄中关系纽带,施压印度放弃购买俄罗斯石油之际,多国领导人在上合峰会携手亮相,明确承诺深化合作。
这种团结姿态向华盛顿传递了强烈信号,既是对特朗普外交政策的间接回应,也凸显出其非常规外交策略在国际事务中遭遇的困境。
俄罗斯总统特别代表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普京与其他多国领导人在天津互动的视频,并讽刺评论道:“‘被孤立的俄罗斯’?现在没人记得‘失败者特朗普’了。”
印度原本被视为美国阻挠“中国主导亚洲”战略的核心。然而特朗普突然以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其实施总计高达50%的关税,在印度国内引发广泛不满。
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的言论进一步激化印度的不满情绪。他抨击印度以折扣价购买莫斯科的石油,将其提炼后出售给欧洲和其他地区的买家,甚至将印度称为“克里姆林宫的洗衣店”。
新德里智库“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的副主任卡比尔·塔尼贾表示,此次天津峰会标志着中印关系的“重启”,同时也向华盛顿传递了明确信息:印度珍视其自身战略自主性。
莫迪抵达天津
在特朗普的“大棒”之下,莫迪和普京在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结束后,共乘一车前往双边会晤地点。会后,莫迪发文称此次会谈“成果丰硕”,并期待普京于12月访问印度。
爱沙尼亚议会外委会主席马尔科・米克尔森指出:“印度与中俄靠拢,即使只是部分或出于务实考虑地结盟,都将强化以中国为主导的新世界秩序,同时压缩美国及其亚洲盟友的战略回旋空间。”
特朗普政府的官员试图将此称作所谓“反向基辛格战略”的一部分,即试图离间中俄关系、“联俄抗中”的行动。但现实是,这种战略已经行不通了。
莫迪与普京携手走进上合峰会现场
就在莫迪的中国之行刚刚结束后,特朗普便发出了最新威胁。当地时间9月1日,特朗普在“真实社交”平台发文炮轰印度,控诉印度在对美贸易问题上“完全单方面”,并从俄罗斯购买大量能源和军事设备。
特朗普强调道:“他们提出过将关税削减为零,但时间已经晚了。他们几年前就应该这样做了。”
印度媒体反应一致,纷纷将特朗普的最新威胁与莫迪的中国之行联系在一起。新德里电视台(NDTV)称,特朗普的帖文是在上合组织峰会的友好场景之后发布的。
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谢超分析认为,本届特朗普政府打破了美国此前对印度的单方面拉拢战略,是因为他们认为印度有向中国靠近的意愿,从意愿和实力上来说,印度都不是美国的理想合作伙伴。
即使美国战略界仍对美国转变对印政策存疑,短期内特朗普政府也不会改变其立场。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强调:“特朗普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印关系的稳定。虽然目前这种关系仅停留在‘稳定’层面,但相较最糟糕时期,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
上合峰会各国领导人合影
路透社指出,天津峰会汇集了20多个非西方国家的领导人,“在特朗普全球关税攻势的推动下,该组织正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与此同时,上合组织已经决定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推动成员国互联互通支付系统,实现不受制裁的贸易。这一举措被视为对美元霸权的直接挑战。
地缘政治格局正在重新绘制,多极世界秩序不再是遥远愿景,而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来源:特点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