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25日,芒果TV宣布调整会员同时使用设备数政策,新订阅的普通会员从"2台设备同时播放"降至"1台",引发网民不满情绪。这一调整并非孤例——自2024年11月起,爱奇艺、腾讯视频、哔哩哔哩等平台已相继缩减新会员权益,将多设备播放权限设为更高阶会员的
2025年3月25日,芒果TV宣布调整会员同时使用设备数政策,新订阅的普通会员从"2台设备同时播放"降至"1台",引发网民不满情绪。这一调整并非孤例——自2024年11月起,爱奇艺、腾讯视频、哔哩哔哩等平台已相继缩减新会员权益,将多设备播放权限设为更高阶会员的专属功能。
从法律角度看,这种“权益缩水”是否构成违约或违法?平台是否有权单方面调整服务条款?
一、调整是否合法?关键在于“合同约定”
根据《民法典》第496条,格式条款(如会员协议)的提供方需履行提示说明义务。芒果TV在《会员服务协议》中明确保留“根据运营需要调整服务内容”的权利,且此次调整通过公告形式通知用户,基于视频平台网络服务的特点,可以单方变更合同条款,但应当以不损害用户权益为前提,故程序上合法。
芒果TV会员服务协议
但合法性≠合理性。虽然平台有权调整未来新会员的权益,但对老会员而言,若其购买时明确承诺“2台设备同时播放”,则平台需保障合同存续期内原有权益,否则可能构成违约。芒果TV此次对老会员采取“续订即维持原权益”的策略,避免了直接违约风险。
二、行业通病:用"温水煮青蛙"规避法律风险
视频平台的策略具有高度相似性:
1. 渐进式调整:不直接取消老会员权益,而是通过"新老划断"逐步收紧,如将新黄金会员设备数减半;
2. 分层收费:将基础权益拆解后重新打包,如推出“亲密会员”,变相要求多设备用户支付额外费用;
3. 技术性限制:以“打击账号共享”为名,实为引导用户升级高阶会员,如新VIP会员仅限1台设备播放。
这些做法虽未直接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但可能触及“公平交易”原则。例如,若平台在用户购买时未充分告知未来权益可能缩水,或通过复杂条款隐藏关键限制,则涉嫌误导性信息遗漏。
商业逻辑不能凌驾于契约精神
法律允许企业优化商业模式,但应以透明和公平为前提。当"降本增效"沦为对用户的零和博弈,平台终将付出信任流失的代价。或许,比“是否合法”更值得思考的是——如何让会员经济回归“服务换付费”的本质,而非“算计用户”的恶性循环。
来源:熹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