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床研究到诊疗变革,阿斯利康为慢病共管按下“快进键”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2 04:52 1

摘要:2025年,《中国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的演变》发表数据显示,有14种慢性病的共病率在2015至2020年间呈持续增长态势。截至2020年,超85%确诊慢性病患者表现出并存的多病状态。其中,高血压在所有已识别的共病簇中均保持核心地位1。

阿斯利康发布最新研究成果

慢病 “共管”需求强烈

2025年,《中国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的演变》发表数据显示,有14种慢性病的共病率在2015至2020年间呈持续增长态势。截至2020年,超85%确诊慢性病患者表现出并存的多病状态。其中,高血压在所有已识别的共病簇中均保持核心地位 1 。

“多病共存”是指个体同时罹患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结合《多病共存社会决定因素的研究进展》来看,多病共存已在全球范围内构成严峻的卫生服务挑战 2 。正因如此,原本作为学术理论热点的 “慢病共管”,近几年来开始成为临床实践的研究重点。

9月1日,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暨世界心脏病学大会落下帷幕。会上,来自全球各地医学学者、专家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从心血管疾病的共病风险到糖心肾共管的诊疗现状,场内研究成果的发布和临床上疾病的攻克进程勾勒出一幅全域慢病治疗的蓝图。其中,阿斯利康共有32项前沿研究入选,包括13项口头报告、5项最新突破性研究,覆盖高血压、心力衰竭、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ATTR)等多个关键疾病领域。

跳出单病治疗惯性,洞悉疾病内在关联

“血压高了十几年,药没断过,怎么还查出了肾病?”

在临床门诊中,这类疑问并不少见。这类疑问背后,隐藏着一个更隐蔽的健康威胁 ——血压若长期失控,会导致心脏承压、进而导致中风、心力衰竭和肾脏疾病的风险显著升高 3 人体 “醛固酮”物质的正常作用是帮身体调节水分和盐分 4 。当血压长期偏高,醛固酮会 “过量”,从而让身体留住更多水分和盐分,就像往血管里多灌了水,血容量持续增加,使得血压进一步增高,形成恶性循环。同时,过多的醛固酮还会伤害肾脏 5

而在ESC公开的BaxHTN III 期研究的详细数据也证实了通过精准靶向醛固酮失调,有望为高血压的控制提供一种创新疗法。基于对共病关联的深入洞察,阿斯利康在开展单药疗法临床试验的同时,也在探索药物联用治疗慢性肾脏病以及预防高危高血压患者心力衰竭的可能性。与此同时,ADEL 和 EnligHTN 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高血压人群的醛固酮增多现状,以及血压未达标带来的心肾疾病风险和死亡负担。

除了高血压领域,阿斯利康还聚焦心衰住院患者,发布了重磅临床研究DAPA ACT HF-TIMI 68。而慢性肾脏病(CKD)领域的CREATIVE研究则着眼于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人群的心血管疾病诊疗现状,旨在为推动共病的早期筛查和预防提供更多支持。

作为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HFpEF)的重要病因之一,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ATTR-CM)越来越受到关注。阿斯利康在多国联合开展的真实世界研究OverTTuRe、MaesTTRo将提升临床对ATTR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共病情况、诊疗 模式、患者结局的理解, 同时NEURO-TTRansform的亚组分析公布的心房结构与功能相关数据 ,将揭示ATTR与心脏损害的紧密关联。 这些数据将支持临床在面对病因不明的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房颤患者时,更加关注病因管理,包括及时进行ATTR疾病的早期识别等。

无论是高血压、心衰和慢性肾脏病患者面临的心肾共病风险,还是 ATTR患者常因多器官受累表现导致误诊,本质上都指向了传统单一疾病诊疗模式的局限,临床诊断亟需跳出单病种治疗的惯性,洞悉心脏、肾脏、代谢系统及罕见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源头上解患者之需。

以终为始,用科学创新驱动慢病共管

全世界范围内 , “三高三慢”的总发病率和患病率 呈 上升 趋势 ,患者往往一体多病,糖尿病、肾脏病、肥胖和心血管疾病四 病叠发。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5)》显示,慢性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全部死亡的80%以上。许多患者“三高“并存,导致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成倍增高 7

在慢病共防共治理念的引导下,阿斯利康结合其在慢性疾病领域的长期积累,将 “以终为始”作为药物研发与临床研究的重要指导原则,积极响应和落实相关政策方向。 这一理念的核心逻辑在于从疾病的根源即驱动机制入手,力求阻断共病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全新的靶点与思路,进而实现对患者的整体治疗与全面获益。

阿斯利康中国总经理,阿斯利康中国生物制药业务总经理林骁 表示: “ 共病不仅是紧迫的现实医疗诊治问题,也是对人群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长远重大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面对庞大的慢病共管需求,我们致力于在单一疾病领域纵深发展的同时,不断拓展慢病共治共管的 ‘横截面’,以重塑全球数亿慢病患者的生命历程。”

在心血管、肾脏和代谢领域(以下简称 “CVRM”),阿斯利康通过科学研究,深入钻研心脏、肾脏与胰腺之间潜藏的联系,基于这样“以终为始”的研发思路,构筑起丰富产品管线,覆盖高血压、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心衰、慢性肾脏病等疾病领域,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战略合作,进一步延伸至淀粉样变性、体重管理、肝脏疾病等更多领域。在阿斯利康的2030宏伟愿景之下,CVRM将以18种创新机制及复方制剂,应对不同的疾病靶点和未被满足的共病需求。

与此同时,面对慢病共管的漫长征程,阿斯利康持续携手政、产、学、研、医多方力量,共同推动诊疗变革,支持建立了多个覆盖全病程的慢病管理中心,包括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 MMC) * 、中国胸痛中心(CPC) * 等,通过提供一站式、标准化的疾病综合管理平台,实现 “ 筛 -诊-治-管 ” 全流程的长期、规范化管理。目前,仅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 MMC) * ,覆盖慢性肾脏病和ATTR等疾病领域,帮助更多慢病患者获得规范、连续的优质医疗服务。

从共病机制的研究和发表、到横跨多疾病领域的产品管线布局,再到覆盖全病程的疾病共管实践,阿斯利康的 “慢病共管”探索之路可以说是医药企业的缩影。聚焦患者未被满足的需求、深入探索疾病之间深层的关联机制、共同开发更具综合性的治疗和管理方案是整个行业的努力方向。唯有通过这样的全球合力与智慧交融,才能为世界范围内日益复杂的共病挑战,寻找到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共管之道。

声明:本材料仅供媒体使用,仅供疾病教育,不用于任何推广目的。如有任何问题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来源:左右图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