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由江门市司法局、江门市文化馆、蓬江区委政法委、区司法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法学会联合主办的“非遗进商圈·文化共传承——2025年蓬江区非遗嘉年华系列活动”走进蓬江区健威广场。活动以“非遗+普法”的创新形式,将传统文化传承与法治教育
日前,由江门市司法局、江门市文化馆、蓬江区委政法委、区司法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法学会联合主办的“非遗进商圈·文化共传承——2025年蓬江区非遗嘉年华系列活动”走进蓬江区健威广场。活动以“非遗+普法”的创新形式,将传统文化传承与法治教育深度融合,为市民带来一场兼具文化味与烟火气的春日之约。
非遗展演“活”起来
传统技艺对话现代商圈
活动主舞台区,一场周家拳的刚劲展演拉开序幕。省级非遗项目周家拳传承人弟子登场,一招一式间尽显南派武术的灵动与力量。“周家拳不仅是强身健体的技艺,更是承载着蓬江人‘忠勇仁义’的精神密码。”舞台上的参演人员一边演示,主持人一边向观众讲解拳法背后的文化内涵。围观市民纷纷举起手机记录,有家长带着孩子模仿起基础招式,现场俨然成为传统武术的课堂。
现场展示传统武术。
舞台附近的实物展览区同样热闹非凡。芝山纱龙、蛋雕、东艺宫灯、罗氏柑普茶制作、白沙古琴、蓬城传统萨其马、大理石画等非遗代表性实物展品,配以图文并茂的解说牌,勾勒出蓬江区非遗项目的立体图景。“原来蛋壳也能成为艺术品!”市民李小姐在蛋雕展位前驻足良久。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展品中有5件为首次公开展出,旨在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拉近非遗与公众距离。
芝山纱龙等非遗代表性实物展品。
法治宣传“潮”起来
答题闯关点燃参与热情
本次活动巧妙设置“法治宣传区”与“诚信宣传区”,通过互动体验让法律知识入脑入心。现场工作人员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保护条款以及诚信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互动体验让法律知识入脑入心。
最受年轻人追捧的当属“非遗传承·法润万家”法治互动答题小程序。市民扫描二维码进入H5页面,10道融合非遗知识与法律常识的趣味题目随即弹出。“个人是否可以将国家级非遗项目名称注册为商标使用?”“商家虚假宣传可能违反哪部法律?”……闯关成功的市民可现场领取限量版非遗主题书签明信片、贴纸或法治宣传精美礼品包。“既学了知识又拿了奖品,这样的普法方式我们愿意参与!”刚完成答题的大学生小陈兴奋地说。
跨界联动“新”起来
文化治理激活法治基因
活动现场,多部门协同发力的“大文化”治理格局清晰可见。市文化馆就非遗法律法规的问题进行普及宣传,区委政法委将诚信经营宣传融入非遗故事讲解,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区法学会则针对非遗传承人关心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提供法律咨询。这种“文化搭台、法治唱戏”的跨界合作,将非遗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既彰显文化自信,又为基层治理提供柔性抓手。
活动尾声,主办方组织20余名志愿者向商圈200余家商户发放诚信及普法资料,倡导商户们坚持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理念,严把商品质量关,增强商户诚实守信意识,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努力营造“重信用、讲信用、守信用”的社会氛围。
向商圈商户发放诚信及普法资料。
蓬江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场活动不仅让市民感受到非遗魅力,更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播撒下法治信仰、诚信文明的种子,为蓬江区探索文旅商法融合发展写下生动注脚。接下来,蓬江区将持续打造“非遗+法治”品牌,让传统文化成为传播法治精神、培育文明风尚的新载体。
编辑:蓬江政法
来源:蓬江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