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西游》打开想象的空间,取回自我的真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6 19:34 1

摘要: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这句话很多人都熟悉,貌似没有四大名著中红楼梦和西游记什么事,所以有好事者再加上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之说,当然书应该如何读是个人的事,每种说法都有对应的理由,只看自己如何判断罢了。

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这句话很多人都熟悉,貌似没有四大名著中红楼梦和西游记什么事,所以有好事者再加上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之说,当然书应该如何读是个人的事,每种说法都有对应的理由,只看自己如何判断罢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读书如同观景一样,站在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心态去读,也许就能读出不一样的风采来。

就拿《西游记》来说,央视经典版《西游记》共25集,自1986年首播以来,已经不知道被重播了多少次,已经成为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但是这个西游记和书中的西游记是一样吗?答案自不必说,但是不妨碍如此演绎成经典。

看电视是一种感觉,看电影是一种感觉,同样看小说的感觉则更是多样化,从世德堂本到李卓吾评本,再到朱本、杨本等等,每种都能读出不一样的感觉,如今曲黎敏老师的《细品西游》又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阅读西游,同样读出其中的惊艳和独到。

多年来,曲黎敏老师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强调的是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所以在这本《细品西游》(严格来说这本属于上部,期待下部推出)中,我们不难发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有机结合的影子,更是把人在集体中的智慧和定位,以及对于人性的分析和诠释,可谓幽微大义和入木三分。

《西游记》是章回体小说,这一次曲老师的解读同样以章回体进行分解,每一回挑选其中值得注意的点来解析,并且做到有始有终,每一种解析背后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比如在第一回中,石猴在祖师那里开始修行,同时也得到出生以来第一个正式的名字,估计才开始很多人并没有太在意,猴子被叫做孙悟空有什么寓意呢?

而曲老师给出的解释则是名不正则言不顺,当有名之后,命也顺了,同时悟空两字也大有深意,一个人真正达到“悟空”的境界估计也就成佛了,所以说是鸿蒙初劈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如此独到的解析在本书随处可见,读小说看到收八戒收沙僧估计也不会在意怎么个收法,反正把三大徒弟外加一个小龙马凑合齐全就成了,但是曲老师对于收徒弟这事也有很有意思的解释,收八戒很方便也很顺利,而收沙僧时反而有点曲折,最后还是观音派了木叉前去解决问题,一是各位都有点自大,另外也是有点揣着明白装糊涂,如此看来,沙僧可不是电视里那样只会说大师兄说得对二师兄说的对,其实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和为人处世之道的。

通读这上半部《细品西游》,曲老师对孙悟空是好感爆棚,在取经队伍中看得最清最通透的当属于这位,所以以前读西游时总感觉这猴子才开始战斗力如此强悍,怎么到了后边有点不出力的感觉,其实悟空是看明白了,取经只是一个过场,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打打杀杀,学会借力和沟通才是正理。

《西游记》应该怎么读,又能如何见识其中的微言大义,当我们从多个版本中慢慢走过,多多品鉴之后,也许正如曲老师期望的那样,找回那个那个勇敢精进的“孙悟空”,先有了自由的心灵,才能有自在的生活和另一种人生境界。

来源:丁明念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