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朋友们,出大事了!美国一纸禁令,直接给三星西安工厂、SK海力士无锡工厂和英特尔大连工厂戴上了“紧箍咒”。简单说,就是120天后,这些工厂再想从美国买芯片制造设备,每一台都得单独打报告申请许可证,等上好几个月还不一定批。
朋友们,出大事了!美国一纸禁令,直接给三星西安工厂、SK海力士无锡工厂和英特尔大连工厂戴上了“紧箍咒”。简单说,就是120天后,这些工厂再想从美国买芯片制造设备,每一台都得单独打报告申请许可证,等上好几个月还不一定批。
最吓人的是,三星西安工厂是全球最大的NAND闪存生产基地之一,占了全球产量的15%。SK海力士无锡工厂则生产了全球12%的DRAM内存。这要是生产受影响,咱们的手机、电脑说不定都得涨价。
美国嘴上说是为了“国家安全”,实际上就是逼着这些企业把产能迁出中国。但这可苦了韩国企业,三星和SK海力士在华投资巨大,现在成了夹心饼干。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的设备商,比如应用材料、Lam Research,每年从中国赚走几十亿美元,这下订单也要黄了。
这事儿现在闹得沸沸扬扬,中国商务部已经明确表态反对,韩国政府也急得跳脚。120天后,这些工厂会不会真的瘫痪?数万工人会不会失业?咱们一起来看看。VEU就是个“快速通道”,有了它,三星、SK海力士和英特尔在大连的工厂(现在其实归SK海力士了)从美国进口芯片制造设备,不用每次都申请许可证,很方便。现在美国把这个通道给关了。
120天后,这些工厂再想买美国设备,每一笔交易都得单独向美国政府申请许可证,审批过程会很漫长,而且充满了不确定性。美国人自己都说了,以后只会批准那些为了“维持现有工厂运转”的许可,想升级设备、扩大产能?门都没有。
三星在西安的工厂是它的命根子,生产全球15%的NAND闪存,占了三星自己全球NAND产量的四成。工厂2012年就建了,投了上百亿美元。SK海力士在无锡的工厂主要生产DRAM内存,占了全球产量的12%。英特尔之前把大连的NAND闪存业务卖给了SK海力士,所以现在大连工厂也是SK海力士在运营。
这些工厂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和本地供应链紧密相连。比如三星西安工厂就吸引了120多家上游配套企业落户西安。这些工厂的年产值高达千亿级别,背后是数万家庭的生计。
短期来看,工厂还能用现有的设备和库存材料维持生产,不会马上停工。但麻烦在于后续。机器总会磨损老化,需要更换零件或新设备。一旦某个关键设备坏了,新的又因为许可证问题进不来,生产线就可能被迫停工。比如三星西安正计划升级它的128层3D NAND生产线,现在这事儿基本泡汤了。
这些企业也在想办法。三星启动了“B计划”,打算把部分订单转回韩国本土的工厂。SK海力士则在努力和韩国、美国政府沟通,同时想办法多采购一些非美国品牌的设备。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些高精尖的设备,短期内很难找到替代品。
中国商务部已经明确表态,反对美方的这种做法,认为这是将出口管制工具化,会破坏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稳定。中方表示会采取必要措施,维护本国企业的正当权益。具体的反击手段可能包括使用“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工具。这事儿也给了中国本土半导体企业机会。存储国产化的窗口再次打开了。像长江存储、长鑫存储这样的国产厂商,可能会因此获得更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长江存储已经在积极和本土设备制造商合作,比如中微公司(蚀刻设备)、北方华创(沉积和蚀刻设备)、拓荆科技(沉积设备),加速替换外国设备。据说长江存储的128层3D NAND闪存良品率已经超过了90%。长鑫存储也能量产19nm的DRAM芯片了。一些国产的半导体设备,比如中微公司的5nm蚀刻机、北方华创的沉积设备,在国内工厂的使用率已经在提升。
来源:智科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