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毛岸英一起牺牲的高瑞欣究竟是何来历?居然敢说彭老总长不高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2 20:45 2

摘要:高瑞欣,1927年出生于河北省安国市石佛镇高街村的一个普通农家。他的父亲高传德是当地一位兼具农业与石匠技艺的农民。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高瑞欣自幼养成了勤奋踏实的性格,他不仅帮忙照料农活,还跟随父亲学习石匠手艺。

高瑞欣,1927年出生于河北省安国市石佛镇高街村的一个普通农家。他的父亲高传德是当地一位兼具农业与石匠技艺的农民。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高瑞欣自幼养成了勤奋踏实的性格,他不仅帮忙照料农活,还跟随父亲学习石匠手艺。

1941年,14岁的高瑞欣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毅力,考入了冀中军区下属的抗属中学。这所学校专门培养革命后备力量,为高瑞欣提供了接受进步思想熏陶的机会。在校期间,高瑞欣刻苦学习,品学兼优,很快脱颖而出。他不仅掌握了扎实的文化知识,还锻炼出了过硬的军事技能。

1943年,抗属中学与抗大分校合并,高瑞欣随校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在这片红色热土上,高瑞欣进一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洗礼。他积极参加各项政治学习和社会实践,逐渐形成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同年,高瑞欣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此与党和革命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6年,他被分配到中央军委机关工作,担任文书和秘书等职务。高瑞欣以其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优秀的品德,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大家都认为,这个来自河北农村的青年,有着不凡的才华和光明的前途。

1948年,西北野战军成立,高瑞欣奉命调入西野司令部工作。在这个全新的平台上,他即将开启人生的新篇章,迎接更加艰巨和光荣的任务。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来自河北农村的普通青年,日后竟会与毛岸英一起,将生命永远地定格在朝鲜战场上,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不朽丰碑。

师生棋局结良缘

1948年,西北野战军成立,高瑞欣被调入西野司令部工作。在这里,他结识了彭德怀将军,并很快凭借自己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优秀的品质,成为彭德怀身边的得力助手。高瑞欣负责起草电文、传递文件等重要工作,成为彭德怀与各部门沟通联络的纽带。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高瑞欣与彭德怀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下象棋。两人虽然身份悬殊,但在棋盘上却是平等的对手。彭德怀将军为人和蔼可亲,他经常邀请高瑞欣一起下棋,切磋棋艺。

一次,高瑞欣与彭德怀将军在棋盘上大战三百回合,险胜一筹。彭德怀将军笑呵呵地说:"“小高!小高!棋艺是高!可惜个子长不高咯!"高瑞欣恭敬地答道:"首长您也是。"

除了切磋棋艺,彭德怀将军还常常与高瑞欣聊天,谈论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两人虽然年龄相差悬殊,但彼此却惺惺相惜,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彭德怀将军欣赏高瑞欣的才华和品德,时常给予他工作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关怀。

高瑞欣与彭德怀将军的交往,不仅仅局限于工作和下棋。在生活中,两人也常常互相调侃,增进感情。高瑞欣居然敢说彭老总长不高,这足以看出他们的情谊之深厚。

一次,高瑞欣不小心打翻了彭德怀将军的茶杯,彭德怀笑着说:"小高,你这是要把我的茶水都喝完啊!"高瑞欣忙不迭地道歉,彭德怀将军却毫不介意,还亲自给高瑞欣斟了一杯茶。

在彭德怀将军的悉心培养下,高瑞欣的工作能力和政治觉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他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军事人才,在西野司令部担任要职。高瑞欣深感彭德怀将军的知遇之恩,暗下决心要以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来回报首长的厚爱。

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军,西野司令部也开赴北平参加和平谈判。在谈判期间,彭德怀将军特意放了高瑞欣的假,让他回老家探亲。高瑞欣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归乡的路途。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别竟是生死诀别。

1949年,彭德怀将军特意放了高瑞欣的假,让他回老家探亲。高瑞欣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归乡的路途。阔别多年的家乡,一切都显得那么亲切和熟悉。高瑞欣首先来到了父母的墓前,向他们汇报了自己这几年在革命道路上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接着,高瑞欣去看望了多年未见的弟弟妹妹们。尽管天各一方,但手足之情依然浓烈。大家围坐在一起,畅谈着各自的生活和工作。弟弟妹妹们都已经长大成人,有的已经成家立业,有的正在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高瑞欣感到无比欣慰。

就在这次探亲期间,高瑞欣的生活发生了一个重大转折。他与本村一位名叫李翠英的姑娘订下了婚约。李翠英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心地善良,热爱劳动。两人一见倾心,很快确立了恋爱关系。高瑞欣向组织汇报了自己的婚姻大事,得到了组织的祝福和支持。

1950年2月,高瑞欣迎娶了李翠英,两人举行了简朴而热烈的婚礼。亲朋好友纷纷前来道贺,祝福这对新人白头偕老,永结同心。婚后,高瑞欣带着妻子返回了工作岗位。夫妻俩互敬互爱,共同为革命事业奋斗。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党中央和毛主席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高瑞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军事干部,毅然响应党的号召,请缨参战。然而,此时李翠英已经怀有身孕,眼看就要临盆。

面对家庭和革命的双重责任,高瑞欣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一边是需要自己照顾的妻子和即将出生的孩子,一边是党和国家的召唤。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高瑞欣最终作出了选择。他决定将个人的家庭幸福暂时搁置,投身到保卫祖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中去。

高瑞欣的决定得到了妻子李翠英的理解和支持。李翠英虽然舍不得丈夫离开,但她深知丈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她表示会好好照顾自己和腹中的孩子,等丈夫凯旋归来。夫妻俩依依惜别,高瑞欣告诫妻子要保重身体,自己一定会完成任务,早日回到她的身边。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入朝作战,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者。高瑞欣作为志愿军的一名作战参谋,与毛岸英等战友并肩战斗在朝鲜战场上。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一次次艰巨的任务,用智慧和勇气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1950年11月初,志愿军司令部驻地大榆洞遭到美军飞机的多次袭扰。为了保证指挥部的安全,部队决定转移到附近的防空洞内。11月24日,两架美军飞机再次出现在大榆洞上空侦察,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11月25日凌晨,志愿军司令部的指战员们陆续撤入防空洞。由于担心工作受影响,毛岸英和高瑞欣商议后决定留在办公室继续工作。上午10点左右,空袭警报再次响起。毛岸英和高瑞欣与其他两名参谋一起,紧急撤离办公室,向防空洞转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4架美军飞机突然从天而降,对大榆洞进行了疯狂轰炸。毛岸英、高瑞欣和徐亩元3人不幸遭遇美军燃烧弹袭击,英勇牺牲。另一名参谋成普幸免于难,目睹了这一悲惨的场景。

高瑞欣牺牲时,年仅23岁。他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事业献出了一切。他的牺牲,让妻子李翠英和全家人都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之中。高瑞欣牺牲后,志愿军总部为他颁发了特等功奖章。这是对他英勇奋战、舍身取义的高度评价。

高瑞欣的遗孀李翠英含辛茹苦地抚养着女儿高彦坤长大。为了让女儿能够健康成长,李翠英选择了再婚。在女儿的追问下,她总是支支吾吾,难以启齿。久而久之,女儿也就不再多问,父亲高瑞欣渐渐成了一个遥远而模糊的影像。

1997年,中央电视台重播了电影《毛泽东和他的儿子》。影片再现了毛岸英和高瑞欣的感人事迹,勾起了无数观众的回忆。远在河北老家的高瑞欣亲友们,终于从影片中了解到了高瑞欣牺牲的真相。他们无比悲痛和自豪,决心要为烈士正名,传承他的精神。

高瑞欣虽然牺牲得如此年轻,但他的精神和品格,却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敬仰。他是革命先烈的优秀代表,是志愿军战士的光辉典范。他用自己的热血,为新中国的诞生和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抒写了气壮山河的篇章。

来源:湖北电视台-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