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深度讲解(八十)法轮殿院(19)东配殿(3)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6-22 00:24 1

摘要:下面说说大黑天信仰在藏地的传承。藏地大黑天信仰的起源是非常明确的,可以准确到年,就是公元1000年。当时,是后藏地区的古格王朝,下路弘法那一支,它由它的僧人引入了大黑天信仰。

2.六臂永保护法(大黑天)

A

B

胸前二手持钺刀、颅碗,右持人骨佛珠、颅鼓,左持三叉戟、绳索。胸前挂有滴血的人头项蔓。穿着法衣看不见。

下面说说大黑天信仰在藏地的传承。藏地大黑天信仰的起源是非常明确的,可以准确到年,就是公元1000年。当时,是后藏地区的古格王朝,下路弘法那一支,它由它的僧人引入了大黑天信仰。

最先第一个崛起的藏传教派萨迦派,就信奉了“大黑天”,由于萨迦派的八思巴法王是忽必烈的国师,所以,“大黑天”的这个战神信仰,就由藏族人传给了蒙古人。然后,后来是蒙古人又传给了满族人。(以下可以忽略)

公元十一世纪的时候,大黑天信仰从后藏古格王朝传入西藏,十三世纪再由八思巴传给了元世祖,他为元世祖塑造了一个纯金的大黑天战神像,此后,元军只要出征,就带着这个神像。这个神像就作为“战神”像随军,历代辗转,一直传到了最后一位蒙古大汗,叫林丹汗。这个时期,东北的女真族就兴起了,那,他就跟蒙古发生了直接矛盾了。

公元1632年,皇太极联合内蒙的喀尔喀部击溃了林丹汗。在这一战役里,就获得了这个“大黑天”的金像。

林丹汗信奉的是藏传的萨迦派。而满人信奉的是萨满教,但满人一直跟藏区的格鲁派有联系(例如,皇太极在攻打土默特地区时,唯独对黄教寺庙予以保护)。当萨迦派给元朝的战神传到了满族人的手里这件事情被格鲁派视为天命所归,就把“大黑天”封为了格鲁派的守护神。所以,它成为了格鲁派四大护法的第一个。皇太极为了笼络藏区,就把这尊金像迎回了盛京,特建了一个寺,实胜寺来供奉这个战神。这是一尊纯金佛像,高约40厘米,重达64.2斤,被视为常胜神灵。然而,1946年,这尊金佛像突然神秘失踪,最终金佛的下落仍然成谜‌。

C

“大黑天”的造像,常见的呢,有三种!就是——两臂造像、四臂造像、六臂造像。因它的臂不同,它谓“派”也不同!两臂造像,多为萨迦派;四臂造像,多为嘎玛噶举派;而六臂造像,主要是格鲁派所信奉。因为六臂造像又分成两支:一支叫白六臂玛哈嘎拉;一支叫黑六臂玛哈嘎拉。在琺輪殿东配殿这尊六臂永保护法,是黑六臂玛哈嘎拉。在藏区叫“救怙主”

天空正中是主尊神金刚萨埵,金刚萨埵右方是宜帝护法,左方是尊亲护法,周围五位护法神是他的侍从神,下方中间是大黑雄威护法骑黑马,右为护国护法骑黑熊,左为吉祥天母骑黄骡。

白玛哈嘎拉:富神秘护法

白六臂玛哈嘎拉,也被称为白如意珍宝依怙主(Shadbhuja Mahakala),其名字中的“Shadbhuja”意味着“六臂”,是十一面观音菩萨的化身。

观音菩萨目睹众生困于痛苦,尤其是求不得之苦,便化身为白六臂玛哈嘎拉,以大悲心消除众生的贫穷与灾厄,满足他们的愿望。因此,它被誉为最灵验的财富与智慧护法。

玛哈嘎拉有五种颜色:白色、黄色、红色、绿色和黑色,被称为五色怙主。虽然称白色玛哈嘎拉有些特别,因为梵文“玛哈嘎拉”意为“大黑天”,而白玛哈嘎拉的意译是“白色大黑天”,在语法上有些奇怪。因此,在西藏,它通常被称为“白智慧怙主”或“白色满愿如意智慧怙主”。

下图展示了布达拉宫中的白六臂玛哈嘎拉,它是财富与智慧的象征。

D

待续未完……

有意见与建议赶紧提,欢迎之至,小编将于半年后再出一篇修订版,希望里面有你们的批评与建议,小编对采纳之处会标以文字说明。

烦请收藏本文的,点个赞再走不迟。

转发的,请标明出处。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