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日起标注AI内容强制执行。2025年9月1日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制定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正式施行。所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合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信息,均需强制添加“电子水印”,即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
9月1日起标注AI内容强制执行。2025年9月1日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制定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正式施行。所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合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信息,均需强制添加“电子水印”,即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分显式和隐式两种。
● 显式标识:在生成合成内容或交互场景界面中,以文字、声音、图形等呈现,能被用户明显感知。服务提供者提供生成合成内容下载、复制、导出等功能时,应在适当位置添加提示标识。
● 隐式标识:采取技术措施在生成合成内容文件数据中添加,不易被用户明显感知,包含生成合成内容属性信息、服务提供者名称或编码、内容编号等制作要素信息。
若发现未标识的AI合成内容,可举报。网站平台要提升检测鉴伪能力,加大监管。
自2025年9月1日起,《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正式施行,不标注AI内容会产生多方面后果:
行政罚款
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22条,不同的违规情形会面临阶梯式处罚:
● 未标注“AI生成”,相关主体会被要求限期改正,最高罚款10万元。
● 伪造/篡改AI标识,会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50万元。
● 传播未标识的违法AI内容,会被吊销许可,并处以100万元罚款。
平台及服务商面临的处罚
● 平台方面:可能面临限流、整改甚至下架的处罚措施。
● 模型服务商:其接入申请可能在行业准入和备案审批阶段直接被驳回。并且生成内容会被风控系统标记为来源不明,导致传播受限。
法律风险
一旦涉及诈骗合成、人脸替换、虚拟人误导等纠纷,若无法提供完整的内容来源和责任链条,相关主体将面临法律风险。
在国外,如西班牙政府通过的新法案规定,未对AI生成内容进行适当标注的行为将被视为 “严重违法”,最高可处以3500万欧元(约合3820万美元)的罚款,或者罚款额度将根据公司的全球年营业额的7%计算。
#Ai新规定# #Ai管理办法# #Ai作品需要注明#
来源:民间故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