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眼里最可怕的中国制造:制裁八年仍居第1,怀疑内部军事化管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11:15 2

摘要:去年底,英国《金融时报》发布了一个题为“美国是否应禁止中国无人机”的视频。视频中大疆公司正在强制高管进行军事训练,一位受访者还控诉大疆要求员工必须参加军事训练营,以提升内部整体的纪律性和协作能力。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去年底,英国《金融时报》发布了一个题为“美国是否应禁止中国无人机”的视频。视频中大疆公司正在强制高管进行军事训练,一位受访者还控诉大疆要求员工必须参加军事训练营,以提升内部整体的纪律性和协作能力。

为了给大疆扣上“军事色彩”的标签,金融时报甚至煞有其事的介绍了相关资料的详细内容,污蔑大疆一直在公司内军事化管理。但事情真相却并非如此,从原图中可得知,金融时报宣传的军校,其实是广州的黄埔军校旧址入口。这只不过是大疆于2020年举办的一次团建活动而已,却在五年后再度被西方媒体拿来进行舆论误导。

同类事件在过去8年内可谓屡见不鲜,作为全球无人机之王,大疆究竟是如何开辟这座王国的?它又是如何在西方围剿下巍然不动,稳坐全球第一的?

无人机王国

大疆如今赢得了全球资本的赞誉和认可,红杉评价它是“会飞的苹果公司”;华尔街日报则略带刺耳的称其“先进的不像一家中国企业,这是一家全球都在努力追赶的行业领先者”。这些评价与客观市场表现,都印证了大疆是全球无人机的龙头霸主。

大疆创始人汪滔出生于1980年,自幼对航模、天空有着极致热爱。大三那年,他决定从华东师范大学退学,几经波折最终前往香港科技大学进修,并在此结实了李泽湘教授,做出了首个飞控原型。

2006年汪滔和其余两位创始人来到深圳,在一间面积不足20平米的小民房仓库创建了后来名扬全球的大疆公司。但传奇的开端总是曲折的,由于尚未建立起清晰的共同愿景,加上汪滔本人说一不二的极端个性,在公司创立后的短短两年内,大疆初创团队的多数人员都纷纷选择离开了。

后来回忆起此事时,汪滔都会苦涩一笑道:我可能是一个不招人待见的完美主义者。

最艰难的时期,公司账户上仅余两万不到。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汪滔父亲的朋友选择投资50万,李泽湘教授也来拉了大量投资和助手,给个苟延残喘的大疆一次续命良机。

恰逢无人机行业的兴起初期,世界各国都看到了该行业的发展机遇。2010年法国Parrot公司瞅准时机推出了首台消费级无人机AR.DRONE,它可以用手机操控,界面简洁简单,因此受到了市场追捧。但这也误导了Parrot的产品方向,之后Parrot公司一直发行更便捷、简单、有趣的航拍无人机,坚持向下兼容战略。

而大疆不同,2013年大疆发布全球首款航拍一体机精灵系列。它将影像与无人机相结合,构建起消费级航拍终端,对于产品的体积、镜头、材质都有着严苛的门槛要求。

正如汪滔本人所述:竞争对手从玩具角度出发,给飞行器加了个摄像头。而我们则是将专业影像设备的成本、售价,拉低到了消费者普遍可以接受的水平。

市场最终验证了大疆的思路完全正确,在精灵系列首款产品发布的四年后,法国Parrot的无人机部门收入因远不及预期,被迫宣布裁员1/3,并逐渐退出了无人机市场。此外还有像德国的MikroKopter公司,同样是无人机领域的先行者。不过他们的产品需要消费者自行组装,有较高的入手门槛,因此市场热度也不如大疆。

2016年9月,大疆将旗下产品阵营细分化,推出“御Mavic”系列,并加大在工业、农业领域的产品布局,均收获了可观的市场效果。

后来DJI Mini 2、DJI Air 2S、DJI RSC 2、DJI OM 5、DJI Pocket 2、DJI Action 2、DJI Ronin 4D等不同产品的推陈出新,帮助大疆在无人机、稳定器、影响领域做到了多点开花。

截止2024年,大疆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领域的市占率高达70%以上,工业级无人机领域的市占率则为62%左右。自2006年成立以来,大疆目前手握专利1.2万件,其中国内8342件,国外4871件,且主要分布在中美、欧日四个国家地区。这展现了大疆对核心技术的创造力。整体大疆公司的理念一般:创新分两次,一是想出来,二是做出来。

进入全球视野的大疆,很快引起了美国的关注,而真正令美国痛定决心对其下手的原因,则要从2015年1月开始说起。

美国失败的围剿制裁

自911恐怖袭击后,美国安保对白宫周边的布防管控堪称严密。他们以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为圆心,构建起了方圆19千米的禁飞区,连一只鸟路过都要经历雷达的三遍扫描。但有一台来源未知的无人机,却悄无声息的闯入了禁飞区,并安然降落在草坪上。

事后经过辨别,这位不速之客的型号正是大疆制造的精灵系列。之所以误入白宫,是当地一位政府工作人员醉酒后操作不当,导致无人机坠落所致。尽管没有造成任何安全风险,但堂堂白宫竟然被一架民用无人机大摇大摆的公然侵入,此事在全球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争议。

一年后,美国白宫便对大疆发动了前所未有的围剿攻势。2016年以数据安全为由,提议对大疆采取限制措施;2017年则因怀疑其存在违法行为,FBI公然介入对大疆进行调查。

2018年五角大楼一纸禁令,全面禁止军方采购任何大疆产品。2019年继续加码,禁止任何联邦资金采购中国无人机,并同步对大疆加征关税。2020年,将大疆列入实体清单,与华为并成为美国天字号制裁对象。

2024年6月,美国众议院再度通过新法案,如果通过,大疆未来的所有产品都无法在美国市场售卖。但在短短一个月后,美国参议院又紧急撤回了该禁令,表示未来不会禁止大疆无人机的正常销售。这也是美国为何连续八年制裁,却依然无法撼动大疆全球霸主地位的原因——因为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任何一个欧美国家,大疆都是无可取代的。

农业方面,截止2023年美国41个州的370万英亩农田,几乎百分之百都是由大疆无人机完成药物喷洒工作的。在公共安全领域,大疆在美国商用无人机市场更是享有58%的市场份额,且是美国执法机构广泛认可的专业无人机。

尽管白宫方面想方设法打压大疆,想为本土无人机企业腾出市场空间,但目前美国州市的消防、灾害、应急、土地规划、高校科研等诸多领域中,大疆的市占率依然长期超90%以上。

skydio是美国最大的无人机企业,但其全球市场份额却只有6%左右,无论是稳定性、产能还是专业水平,都无法与大疆站在同一水平线。在俄乌战争中,skydio的旗下产品经常被乌克兰士兵吐槽为“飞行垃圾”。甚至在俄军干扰下,都无法做到正常起飞!

在中国制造影响力日益扩大的今天,大疆的故事就像是中国科技出海的样本。它不靠财政补贴、不靠资本宣传、不靠低价倾销,只是靠着多年来的技术沉淀与市场深耕,最终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认可,完成了对西方国家的产业颠覆,这才是中国企业最应该静心学习的一课。

来源:说宇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