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液体介质损耗因数试验仪GB/T21216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6 12:16 1

摘要:设备采用工程级钣金成型框架,双层屏蔽隔离结构设计以消除电磁干扰。前置面板控制区包含:主控单元:24位高分辨率ADC模块结合PWM高频驱动技术,确保信号采样稳定性。电极接口:配备316L不锈钢同轴三电极体系(直径5±0.02mm),表面镜面抛光至Ra≤0.1μm

一、仪器结构设计解析

1.1 物理布局优化

设备采用工程级钣金成型框架,双层屏蔽隔离结构设计以消除电磁干扰。前置面板控制区包含:
主控单元:24位高分辨率ADC模块结合PWM高频驱动技术,确保信号采样稳定性。
电极接口:配备316L不锈钢同轴三电极体系(直径5±0.02mm),表面镜面抛光至Ra≤0.1μm。
温控组件:独立PID恒温腔(控温精度±0.2℃),内置冗余加热丝及多点PT100温度传感器。

北京中航时代仪器设备有限公司——DLR-120介质损耗及体积电阻率测定仪

1.2 功能性模块组成

变频信号源:1kHz至10MHz宽频激振信号输出,THD

参考电容阵列:温度补偿陶电容组(±10ppm/℃漂移系数),构成相控矢量检测网络。

介质损耗补偿器:自适应调节相位角偏差,消除边缘场干扰引起的计算误差。

二、关键性能指标

(实测数据来源于第三方CMA认证实验室)

三、标准化操作规程

3.1 预处理阶段

环境准备:强制湿度控制≤50%RH,配置独立稳压电源(接地阻抗

电极标准化

依次采用石油醚-丙酮(体积比3:1)循环超声清洗30分钟;

干燥箱恒温80℃烘烤2小时(仅限耐高温电极)。

3.2 执行测试流程

步骤1:装样规范
通过真空注液器注入试样液,静置消泡不少于15分钟,消除界面张力气泡影响。

步骤2:参数配置

使用频率滑差法消除谐振点(推荐设置扫频步进50Hz);

采用补偿电流法对边缘电容进行自动归零(操作菜单C21)。

步骤3:稳态测试
分别记录升压阶段(0.5kV→3kV,步长0.5kV)及退压过程的极化电流曲线,启用油流滞后补偿算法。

步骤4:抗污染处理
完成测试后立即将电极浸入60℃热乙醇中活化15分钟,严禁使用含棉擦拭物接触工作面。

四、精度控制关键点

4.1 厂区级校准方案

季度极性反转测试:强制反转电压极性3次,检测极化误差是否超过标称值的0.5%;

累计测试时长超过300小时后分段更换参比电容组。

4.2 典型干扰排除

案例1:中频段tanδ值周期性跳变

检查可能性:环境电磁辐射超标(建议使用磁屏蔽筒复测);

解决方案:激活数字锁相环模式(DDS-FLL混合锁相)。

案例2:高温区体积电阻率偏离预期

重点核查:油样热分解产物对电极的污染;

处理程序:执行150℃强制排空循环3次,重置温度补偿参数。

五、禁忌性操作警示

禁用液态范围:禁止测试具有导电颗粒悬浮的液体(如含碳化硅纳米流体的变压器油);

有机溶剂限制:测试四氢呋喃等极性溶剂时需外接防爆仓装置;

密封失效诊断:发现仓门O型圈硬度值下降至60 Shore A以下时需立即更换。

来源:科技新观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