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Flyme Auto 2在成都车展一亮相,就把“换车才能升级”的老规矩撕了个口子。
老车直接变AI,吉利这次把同行逼到墙角
Flyme Auto 2在成都车展一亮相,就把“换车才能升级”的老规矩撕了个口子。
吉利把23.5 EFLOPS的云端算力、70亿参数的端侧大模型、五层原生AI架构一次性塞进老车,OTA推送就能用。
这一招,等于告诉车主:你不用掏十几万换新车,今晚睡一觉,明早车就比你儿子还懂你。
为什么敢这么干?
吉利算过账。
市面存量吉利车超过600万辆,哪怕只有三成符合算力门槛,一次OTA就能激活200万块屏幕,比任何新车销量都来得猛。
同行卖车赚钱,吉利直接赚“车机税”——系统更新一次,导航、音乐、应用商店抽成滚滚而来。
老车主觉得捡了便宜,吉利悄悄把用户锁进生态,手机党换机也离不开这辆车。
再看手机兼容。
HiCar、CarPlay、Carlink、Flymelink一口气全吃,连苹果工程师都没想到吉利敢这么开放。
表面上是方便用户,实际是吉利把入口攥在手里:无论华为还是苹果,最终都得把数据过一遍Flyme Auto 2。
手机厂想抢车机地盘?
先问过吉利再说。
最狠的是超拟人智能体Eva。
它不靠关键词,直接读空气:车外35℃,你刚下班,它自动把空调调到26℃,座椅通风打开,播放你常听的歌单。
这不是程序,是提前算好的“情绪账单”。
每一次贴心,都在收集你的作息、路线、消费偏好,反哺吉利的广告和保险业务。
车主以为得了个管家,吉利得了一整座金矿。
同行现在进退两难。
跟进OTA,老车升级等于砍掉新车利润;不跟进,用户直接流向吉利。
吉利用一次系统更新,把“买新车”变成“换皮肤”,顺带把对手逼成“硬件供应商”。
这一步,比任何降价都致命。
老车主今晚记得把车停在信号好的地方,明早醒来,方向盘后面可能坐着一个比你还懂你的“人”。
你觉得这是福利,还是套路?
来源:馬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