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今年,临沂市创新实施乡村振兴“四雁孵化”工程,着力构建全周期全链条人才培育链条,力争年内育强百名头雁,育精千名归雁,育优千名鸿雁,育壮万名雁阵,到2027年锻造一支近5万人的复合型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临沂日报开设“实施四
编者按: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今年,临沂市创新实施乡村振兴“四雁孵化”工程,着力构建全周期全链条人才培育链条,力争年内育强百名头雁,育精千名归雁,育优千名鸿雁,育壮万名雁阵,到2027年锻造一支近5万人的复合型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临沂日报开设“实施四雁孵化工程 助推乡村人才振兴”专栏,全景展现“四雁工程”的创新实践,聚焦基层经验、讲述人才故事,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凝聚智慧力量。
国贺控股集团工厂规划图。
在临沂客户端讯“今天逛逛咱们公司新建的粮油智能工厂,到年底大家就能吃到花生油、五谷粉了。”春光洒在蒙山脚下的在建工厂,切割机的嗡鸣声中,一个戴着防尘口罩、身着工装的男子举着手机拍摄车间的装修进度,不时在镜头前介绍着工厂的各项规划。
这位在短视频平台小有名气的“乡情主播”,是临沂市归雁人才、平邑县柏林镇国贺控股集团总经理王俊晔。王俊晔是土生土长的平邑人,2008年在企服领域创业,2021年回乡成立国贺控股集团,投资3000余万元打造粮油生产和特色农产品加工项目。是老板,亦是主播,王俊晔执实干之“笔”,书写“诗与远方”,让家乡土特产走出大山、卖出好价。
王俊晔(左)与员工交流车间装修安排。
“我的老家有很多的优质农产品,我们也要生产农副产品,所以我尝试拍摄短视频,通过视频平台让当地优质农产品被更多商家、群众知晓,推动品牌农产品与市场对接,带动更多种植户、合作社加入供应链。”今年初,王俊晔正式“出道”,在镜头前分享自己的工作和日常。
“第一次面对镜头时特别局促,紧张得NG了很多次。”回忆起转型初期的窘态,王俊晔笑着说,“不过后来我发现,网友们要看的不是完美老板,而是带着泥点的创业者,这样才更接地气。”于是,他的镜头里出现的不是“霸总”日常,更多的是接地气的农业创业者,是农民的儿子,有老家的小院、劈柴的父亲、家养的鸡鸭鹅和黑山羊、山上捡的石头……
国贺集团新建的粮油智能工厂。
打开短视频平台,王俊晔给记者介绍了他的发展规划,“目前我们主要开设了‘返乡创业Vlog’‘工厂建设’‘人物生活’等系列,让粉丝能‘云参与’到工厂建设中,从而增加粉丝参与感和对品牌的认知。”为了增强粉丝黏性,他还建立了粉丝群,定期为粉丝发福利、赠送沂蒙特产,努力将粉丝转化为后期产品的首批客户。在他的用心经营下,短短三个月,账号粉丝数量已经突破了8万人,粉丝经常留言期待产品上市,这为他下一步的发展坚定了信心。
站在拔节生长的厂房前,王俊晔向记者勾勒了他的“诗与远方”:打造AI智慧工厂的同时,保留古法手工压榨生产线;产业链向两端延伸,发展“有机种植基地+农产品加工厂+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搭建“线上+线下”立体销售网络,让更多人看到、中意、选择沂蒙优质农产品;组建产业联盟,带动周边村形成协同发展产业带;力争5年实现年营收破亿,争创国家级绿色工厂/生态农场认证……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汤婷 通讯员 龚宜超
编辑:王玉婷
来源:在临沂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