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病大虫、病关索、病尉迟“病”是什么意思?可不是生病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31 18:44 2

摘要:咱们常说,给人起外号,千万得小心。有的外号听着热乎,实际上扎心;有的外号看着难听,背后却大有来头。偏偏《水浒传》里,外号比真名还出名,七拐八绕的,老百姓听着乐,读书人也能咂摸出点来。可你说,“病大虫”“病关索”“病尉迟”这些外号,咋一看像说人哪不对劲,真正意思

水浒传的“病大虫”和“病关索”,到底是好话还是骂人?这外号里真有门道

咱们常说,给人起外号,千万得小心。有的外号听着热乎,实际上扎心;有的外号看着难听,背后却大有来头。偏偏《水浒传》里,外号比真名还出名,七拐八绕的,老百姓听着乐,读书人也能咂摸出点来。可你说,“病大虫”“病关索”“病尉迟”这些外号,咋一看像说人哪不对劲,真正意思,还真得掰扯掰扯。

其实,水浒传这本书,你要想完全读懂,光认字还不行。得嗅出来那点“土腥味”。明朝那会儿,南腔北调谁都占点便宜,《水浒传》最早就靠着说书人传开,不同地方一传,再添点本地词儿,外号这玩意自然天南地北都能长出新花样。你比如说阮小五,人送“短命二郎”,你别真以为这名是咒人家活不长。

讲个身边的,山东、江苏一带,偷抢杀人在方言里就叫“短路”。阮小五这“短命二郎”,其实就是“要命的主”,遇上他,留神命都搭进去。你瞧,外号里带的不光是本领,还有点吓人的味道。

可说回“病大虫”这些外号,不能光看字面意思。你搁现在,谁见了外号前头加个“病”,还不得琢磨两下:这人是不是身子虚、面黄肌瘦、不顶用?“大虫”那是老虎,凶得很;可前边挂上“病”字,啥意思,是不是说这只老虎病殃殃的?

要真这么理解,可就走远了。梁山那帮兄弟,哪有闲心跟你作对,明晃晃的绰号,要骂人还不如直接刀子砍去。再说,江湖上混饭吃,最讲个“面子”。哪怕喝酒抡碗,也得论个先来后到。叫“生病的大虫”“病猫”似的外号,搁哪也算掉价。

那“病”字到底是啥意思?咱们小时候,听老人说话,时不时冒出点怪词:“这小子,可病猴了!”“病”,是逗你玩?不是。在江苏、浙江一带,“病”字就是“比”“赛”的意思。你要是夸人会唱戏,直接说“病梅兰芳”,意思就是:能耐像梅兰芳!压根不带生病那档子事。

可为什么给薛永叫“病大虫”,孙立叫“病尉迟”,杨雄叫“病关索”?除了“比”之外,还跟江湖讲究有关。你别以为见面喊名字多敞亮,其实越是带把的,越爱讲虚名儿。鲁智深,人前叫“鲁提辖”;武松,人背地都喊“武都头”。说白了,绰号用法里,既有敬重,也有点江湖趣味。

咱说孙立,有一张“淡黄面皮”,八尺块头,外貌在那摆着。可要说这“病尉迟”,还真不是往脸色上扯。你想,尉迟恭是什么人物?隋唐英雄里头排得上号的骁勇将军,骑马提刀,横扫千军。给孙立起这个外号,大伙其实是把他比作尉迟恭,带着点认同——“你是我们这帮兄弟里头的尉迟,赛尉迟!”“病”字实际上是加持,不是贬低。

同理,“病大虫”的薛永,别看文里没大写他长啥样,给他挂上“老虎”名头,那是真把人当猛兽看待。再有“病关索”,这“关索”,你翻翻三国演义,那是关羽的儿子,又是英雄后代。杨雄身上也许真有两分“将门虎子”的影儿,才得了这绰号。你说外号是骂人的?其实人心里乐滋滋,外号起得威风,大概都得明着恭维一句:“杨二哥,那才是人中关索!”

再说点冷门的。其实,这些人皮肤黄点、黑点,跟生不生病没啥关系。江湖里头,风里来雨里去,日头底下“炙烤”,这样上色不是病相,反而是顶天立地的标志。你看古时候的病,讲究得紧,只有真正趴下了才叫“病”,小毛病那都叫“疾”。扁鹊治病那段,先说“疾”,后来病情重了,才说“病”。你随便拿“病”给大汉挂上,容易招人反感,除非那词儿本不是骂人的。

说到这,你再回头琢磨外号,有时候真得把脑筋拧两圈。世上最怕较真,同一个字,在南方是敬重,北方也许是调侃。水浒传里“病大虫”,别把自己拽沟里——薛永压根没有什么生病模样,就是个横冲直撞的好汉。

再问一句,“大虫”碰到过没?老一辈总说,大虫到村边转转,那就是老虎。其实很早以前,唐朝有过奇葩规定,老虎叫“大虫”,是为避李姓皇帝“虎”字名讳。大家都怕撞到龙颜,传着传着,这“大虫”俨然成了正经名儿。以后哪怕讲到宋朝、元朝,好汉们嘴里不带“老虎”,全按“大虫”叫,咱们后人一听,反而觉得亲切。

这里还得八卦一句,避讳这事,古今通用。你看《红楼梦》里,黛玉碰“敏”字不写全,写成“密”。屋里丫鬟带个“玉”字名儿都得改—这一字之差,说轻了是礼数,说重点脑袋都不值钱了。皇上姓啥,给动物、地名、人名都得绕着走,动不动就来个“毫不相干”的叫法,这才是古人智慧。

外号究竟是怎么来的,问一百个读书人,能记住正确开头的没几个。反正流传到今天,“病大虫”还挂在嘴边,哪怕城里娃不懂方言,“赛过”的意思也藏着点儿光。那江湖上走横了的外号,半真半假,其实也跟我们小区里老张头叫“炮仗张”差不多,一听就知道是啥人。

想想真有趣,一本书成百上千的外号,让人记了几百年。你说这“病”字,搁今天还有人挑刺儿,可梁山大汉真要碰见,估计哈哈一笑,反正是夸我。到底是哪个说法最靠谱?也许你我都没见过真正的“病大虫”,但借着这绰号,猛虎的影子倒还真留了下来。

谁说外号不能成传世的名号?不过话又说回来,真把自己的脾气写进外号,多少有点胆气和豪气。咱们今儿聊着,想起水浒那些人来,也想问一句——要是咱给自己起个浑身带劲的外号,会不会也有几分江湖气?

来源:小蔚观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