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血液到实体瘤:CAR-T疗法的“中国方案”与全球突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6 18:02 1

摘要:近年来,中国在CAR-T细胞疗法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在血液恶性肿瘤治疗中屡获突破,还在实体瘤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从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到国际会议上的惊艳亮相,中国CAR-T疗法正以强劲的势头走向世界舞台。本文将聚焦中国CAR-T疗法的最新进展,揭示其在

编者按:近年来,中国在CAR-T细胞疗法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在血液恶性肿瘤治疗中屡获突破,还在实体瘤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从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到国际会议上的惊艳亮相,中国CAR-T疗法正以强劲的势头走向世界舞台。本文将聚焦中国CAR-T疗法的最新进展,揭示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独特价值与未来潜力,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之光。

CAR-T疗法,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是一种新兴的精准靶向肿瘤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与改良,该疗法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展现出精准、快速、高效的特点,甚至有望实现癌症的治愈。在中国,CAR-T细胞疗法的发展尤为迅猛,尤其在血液恶性肿瘤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逐步拓展至实体瘤及其他疾病领域。

血液恶性肿瘤领域的应用

中国在血液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CAR-T细胞疗法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目前,已有五款CAR-T细胞疗法获批上市,主要针对血液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等。这些产品的成功上市,标志着中国在CAR-T细胞疗法领域的快速发展与技术突破。

1

阿基仑赛注射液:

2021年6月22日获批上市,是中国首个获批的CAR-T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一线免疫化疗无效或在一线免疫化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成人大B细胞淋巴瘤(LBCL)等血液恶性肿瘤。

2

瑞基奥仑赛注射液:

2021年9月3日正式获批上市,是靶向CD19的CAR-T产品,用于治疗经过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成人患者的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LBCL),是国产第二款获批的CAR-T产品。

3

伊基奥仑赛注射液:

2023年6月30日正式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既往经过至少3线治疗后进展(至少使用过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及免疫调节剂)。伊基奥仑赛注射液是国内首款获批的靶向BCMA的自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产品。

4

纳基奥仑赛注射液:

2023年11月8日正式获批上市,是中国原研具有全自主知识产权CD19 CAR-T细胞治疗产品,也是首款中国白血病治疗领域CAR-T细胞治疗产品,主要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

5

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

2024年3月1日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这些患者在至少3线治疗(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后病情仍出现进展,是中国第二款获批上市的BCMA靶向CAR-T细胞产品。

实体瘤领域的探索

尽管CAR-T疗法在血液恶性肿瘤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实体瘤中的应用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近年来,中国在实体瘤领域的CAR-T疗法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胃癌和胰腺癌:2021年公布的数据来看,Claudin18.2靶向的CAR-T疗法显示出较高的客观缓解率(ORR),胃癌客观缓解率高达57.1%,胰腺癌客观缓解率高达48.6%。

卵巢癌:2021年,中国的创新性的CAR-T细胞疗法治疗实体瘤的治疗成果刊登在《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该疗法是通过CAR-T细胞分泌PD-1抗体延长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期。

肺癌:此前,国内展开了针对肺癌的对应CAR-T细胞疗法临床试验,目标人群限定于EGFR表达强阳性(EGFR表达超过50%)的晚期难治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结果显示11名患者中,2名肿瘤明显缩小,5名患者疾病稳定。

肝癌:2021年的ASCO年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针对GPC3靶点的CAR-T疗法在复发/难治性肝细胞癌患者中显示出78%的疾病控制率。

结直肠癌:靶向GUCY2C的CAR-T疗法在不可切除的胆管癌患者中取得3例疾病控制的结果。

胆道系统恶性肿瘤:靶向EGFR的CAR-T细胞疗法在EGFR强阳性(>50%的癌细胞表达EGFR)的不可切除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了4个月,有1名患者的肿瘤完全消失,并且截止到第22个月时,仍旧保持治疗后缓解的状态。

甲状腺癌:用以治疗难治性/复发性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腺癌患者的CAR-T细胞疗法,使得1名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另1名患者在治疗后肿瘤缩小超过70%,接近完全缓解。

实体瘤领域的潜力靶点

伴随着中国CAR-T细胞治疗技术不断地向实体肿瘤进发,越来越多的实体肿瘤有了新的治疗方式,并在CAR-T细胞治疗中切切实实帮助患者延长了生存期。而在这些CAR-T疗法的研究中,目前被认为最有潜力的靶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

Claudin18.2:

国际上首个针对Claudin18.2的CAR-T细胞,已在胃癌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肿瘤中展现出显著疗效。例如,CT041作为针对Claudin18.2的CAR-T疗法,自2019年首次亮相以来,其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其对消化系统肿瘤具有良好的治疗前景。

2

GPC3:

GPC3是另一种在多种实体瘤中高表达的靶点,尤其是在肝细胞癌中。多项研究表明,针对GPC3的CAR-T疗法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3

MSLN(间皮素) :

MSLN在多种实体瘤中表达,包括卵巢癌、胃癌和胰腺癌等。目前,针对MSLN的CAR-T疗法也在多个临床试验中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4

HER2:

虽然HER2在血液瘤中是经典靶点,但在实体瘤中也有一定的研究基础。HER2在某些实体瘤(如乳腺癌、胃癌)中表达较高,因此成为潜在的靶点之一。

5

EGFRvIII:

EGFRvIII是一种突变型EGFR亚型,在多种实体瘤中表达,包括脑肿瘤和头颈部肿瘤。研究表明,针对EGFRvIII的CAR-T疗法在这些肿瘤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6

GD2(神经节苷脂):

GD2在多种实体瘤中表达,尤其是在神经母细胞瘤等儿童肿瘤中。尽管其在成人肿瘤中的表达较低,但仍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7

EpCAM(上皮细胞抗原):

EpCAM在多种上皮来源的肿瘤中表达较高,因此成为实体瘤CAR-T疗法的热门靶点之一。

8

NKG2D配体:

NKG2D配体(如MICA/B)在多种实体瘤中表达,能够激活NK细胞和T细胞,因此也被认为是潜在的靶点。

总结

CAR-T细胞疗法作为一种革命性的肿瘤治疗手段,近年来在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从血液恶性肿瘤的突破性应用到实体瘤领域的积极探索,CAR-T疗法不断拓展其临床应用边界,为众多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对靶点的深入研究,CAR-T疗法有望在更多肿瘤类型中实现突破,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然而,CAR-T疗法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高昂的治疗成本、复杂的生产工艺以及在实体瘤中的疗效提升等问题。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靶点的深入挖掘以及临床研究的持续推进,CAR-T疗法有望克服现有瓶颈,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重要支柱。我们期待CAR-T疗法在未来能够为更多患者带来治愈的曙光,开启肿瘤治疗的新篇章。

版权声明

本文由医悦汇整理发布。欢迎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医悦汇”。

来源:医悦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