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有同事说她想把闲钱拿出来去投资白酒类企业的股票。我感觉挺好奇的,毕竟她也从来不喝白酒,怎么会想到这个赛道呢。虽然说目前各种利息走低,也不太能冒着这个风险去投下降趋势明显的赛道。总觉得隐隐约约有些不妥。
最近,有同事说她想把闲钱拿出来去投资白酒类企业的股票。我感觉挺好奇的,毕竟她也从来不喝白酒,怎么会想到这个赛道呢。虽然说目前各种利息走低,也不太能冒着这个风险去投下降趋势明显的赛道。总觉得隐隐约约有些不妥。
于是稍微地去查了些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人口结构目前已经在骤变的前期,很快大家就会体会到这个骤变带来的各项影响。
首先可以想到的,就是中国最爱白酒的那批人,快接近退休年龄了。这个可以看看一下的统计:
2022年开始,中国迎来了60后退休潮,而60后正是白酒消费的主力群体之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为414.5万千升,同比下降1.8%,已经连续9年下降。这背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60后退休后,应酬减少,对白酒的需求大幅下降。想象一下,曾经在酒桌江湖上呼风唤雨的60后们,如今已经逐渐淡出江湖,白酒的销量也跟着“退休”了一部分。
第二个方面,就是如今年轻人消费习惯的改变。这个毋庸置疑,年轻人一直是消费的主力群体。但是目前看来,对于白酒文化的理解是很不一样的。甚至很多年轻人认为酒桌文化是一种畸形的职场PUA,会有很大的心里抵触。
90后们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但他们的消费习惯与上一代有很大不同。他们更注重品牌和品质,对传统白酒的接受度相对较低。
而且,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更加多元化,健康、时尚的饮品更受青睐,白酒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并不稳固。对于他们来说,酒不仅仅是酒,更是“颜值担当”“故事大王”和“口感艺术家”。一句话,白酒的特点上并不突出。
还有一点,虽然是互联网代驾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酒驾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酒驾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很多企业都是这么宣传“【集团纪检再次提醒:请全体干部员工严格遵守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严禁酒驾醉驾等违法违纪行为。如果有干部员工酒驾醉驾被查的,要第一时间上报。”无形中对酒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最终就会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上述的原因,白酒企业营收变化的现状就变得不容乐观了。
1. 整体营收增长放缓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销售收入达到7963.84亿元,同比增长5.3%;行业利润为2508.65亿元,同比增长7.76%。虽然仍有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行业面临较大的压力。曾经风光无限的白酒企业,如今也感到了一丝“凉意”。
2. 企业业绩分化明显
头部企业凭借品牌优势和高端产品线,仍能保持一定的增长,但中低端品牌市场空间逐渐缩小。比如,舍得酒业2024年年报显示,营收53.57亿元,同比下降24.41%;净利润为3.46亿,同比暴跌80.46%。这反映出在人口结构变化的背景下,白酒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就像一场马拉松,有些选手还在稳步前进,而有些则已经落后了。
3. 渠道库存压力增大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一些白酒企业加大了渠道库存,但随着市场需求的下降,库存压力逐渐显现。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也对品牌形象和市场信心造成了冲击。库存就像一座“大山”,压得企业有些喘不过气来。
面对这些结构性的问题,很多白酒企业也是打算做出相应的对策。不过有些企业的动作也是匪夷所思,比方说舍得酒,直接走出中国,试图寻找在国外的增长点。真心有点病急乱投机了。
但是老外对于中国白酒的认同是非常低,基本上看了都是摇头。当然可能当年买酒文化的领路人,老毛子算是例外。
很多时候,成功失败,都是在于运势。如果整个运势都在往下沉,那么瞎折腾,可能往下沉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来源:傻瓜的两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