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3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显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5年8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0%,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汽车流通行业景气度有
【汽车服务世界】第 1781 期早报
各位汽服同仁,大家早上好!
每天2分钟,新闻全掌握!
美好的一天,从汽服早报开始~
今日要闻:
1、流通协会:8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0%;
2、蔚来李斌:有30%-40%的用户担心公司倒闭不买蔚来汽车,四季度盈利是关键;
3、比亚迪上半年营收3712.81亿同比增长 23.30%,首超特斯拉,净利润155亿同比增13.79%;
4、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加大辅助驾驶投入,明年上半年冲击第一梯队;
5、小米汽车月交付超3万,2025年目标35万台;
...
行业动态
1、流通协会:8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0%
8月3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显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5年8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0%,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汽车流通行业景气度有所下降。(来源:智通财经)
大售后
(独立售后、车厂-4S店)
2、突发!吉利旗下公司裁员40%
8月29日消息,吉利旗下英国传奇跑车品牌莲花(Lotus Cars)突然宣布:裁减英国40%员工(550人),核心工厂沦为重点“瘦身”对象。
这是继4月裁员270人后的第二波“血洗”,赫瑟尔工厂几乎被抽干元气,美国关税重锤与豪华电动车需求崩盘,把这家76岁老牌车企逼入绝境。此次裁员覆盖英国所有部门,但历史悠久的赫瑟尔基地(Emira跑车产地)首当其冲。
新能源
3、蔚来李斌:有30%-40%的用户担心公司倒闭不买蔚来汽车,四季度盈利是关键
8月30日,据消息,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内部讲话中重申,公司计划在今年四季度实现盈利。李斌指出,用户对蔚来汽车、服务和技术的认可度很高,但有30%-40%的用户因担心公司倒闭而犹豫不决。他强调,实现盈利将增强用户信心,解决许多问题,并称四季度盈利是公司必须达成的目标。
财报显示,蔚来汽车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20.35亿元,同比增长21.5%,车辆销售收入99.393亿元,同比增长18.6%。然而,公司运营亏损64.181亿元,同比增加19.0%,净亏损67.5亿元,同比增长30.2%。蔚来首席财务官曲玉表示,公司已实施一系列成本控制措施,包括组织架构调整和提升效率,目标是从第二季度开始实现成本效率的结构性改善。
李斌还提到,蔚来新车型乐道L90自技术发布以来关注度极高,订单和热度高涨,被视为公司战略性产品,有望帮助蔚来实现四季度盈利。(来源:晚点AUTO)
4、比亚迪上半年营收3712.81亿同比增长 23.30%,首超特斯拉,净利润155亿同比增13.79%
8 月29日消息,比亚迪公布 2025 年半年报,营收 3712.81 亿元,同比增长 23.30%;毛利 668.66 亿元,同比增长 18.24%;净利润 155.11 亿元,同比增长 13.79%;每股盈利 1.71 元,同比增长 9.62%;研发投入 308.80 亿元,同比增长 53.05%。截至 6 月底,比亚迪集团雇用约 88.54 万名员工,员工成本总额占集团营业额约 17.42%。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半年收入首次超越特斯拉。特斯拉 2025 年上半年总收入为 418 亿美元(约合 2980.43 亿元人民币)。这一成就标志着比亚迪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巩固,显示出其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的强劲势头。比亚迪的持续增长得益于其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及相关领域的不断创新和投入。(来源:一电快讯)
5、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加大辅助驾驶投入,明年上半年冲击第一梯队
8月31日,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在成都车展上表示,公司在辅助驾驶领域投入加大,计划在全系列车型硬件上预埋,并在软件上不断迭代。曹力预计,零跑将在明年上半年达到辅助驾驶第一梯队水平,并暗示后续新车及OTA升级值得关注。
曹力强调,零跑坚持自研辅助驾驶技术,核心零部件全部自研,同时对外部合作持开放态度。零跑智能驾驶团队规模从去年的200多人增长至今年的500多人,团队成员90%以上来自985/211高校的硕博毕业生。
零跑计划今年年底推出无图城区领航功能,端到端模型预计2026年上车,VLM/VLA大模型也有望明年实现应用。(来源:一电快讯)
6、小米汽车月交付超3万,2025年目标35万台
9月1日,小米汽车官方微博宣布,2025年8月,小米汽车交付量持续超过30000台。此前,小米汽车7月交付量也超过了30000台。此外,小米汽车8月新增18家门店,全国105城已有370家门店;9月计划新增32家门店,预计覆盖唐山、泰州等14座城市;截至8月31日,全国已有189家服务网点,覆盖112城。
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在今年3月宣布,小米汽车一直在全力提升产能,已经取得一些进展,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提升至35万台。小米汽车于2024年4月3日开启首批交付,于2024年11月18日达成10万辆交付目标,用时七个半月。(来源:一电快讯)
7、捷达将组建独立公司,成都地方资本入局
8月28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一汽集团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捷达事业发展合作协议》,宣布将在一汽-大众成都生产基地的布局基础上,通过引入本地投资,成立捷达品牌新公司,捷达的电动化转型将随之加快。目前协议签署方尚未透露“本地投资方”的相关信息。新公司将全面整合捷达现有资源,并增加本地资本作为新投资方;捷达将继续作为大众汽车旗下子品牌运营,并最大化与大众汽车集团及一汽-大众的协同效应。到2028年,捷达品牌将推出4款面向入门级市场的新能源车型,配备“在入门级市场极具竞争力的电动化、数字化及高级驾驶辅助(ADAS)功能”。同时以中亚为起点,开拓海外市场。
8、奔驰EQE系列2026年停产,电动C级EQ和GLC EQ将接棒
9月1日,据外媒Autocar报道,梅赛德斯-奔驰计划在2026年停产EQE轿车和EQE SUV,作为电动车产品线调整的一部分。这一决定是基于公司对新电动车型布局的重新评估,发现EQE系列与计划中的全新车型在产品定位上出现重叠。现款EQE轿车及SUV将由基于全新800V MB.EA-M平台的电动C级EQ和GLC EQ间接取代,新平台将带来更合理的空间利用和更高的实用性,底盘技术水准也与EQE相当。
电动C级EQ轿车计划于2026年上市,技术上接近EQE,例如配备空气悬架和后轮转向等配置。另一款新车GLC EQ将于本月的2025慕尼黑车展首次亮相,拥有570升后备厢和128升前备厢,比EQE SUV的520升更大,拖曳能力最高可达2500kg。尽管奔驰尚未正式确认EQE将面临停产命运,但公司发言人确认电动E级EQ轿车正在研发,预计2027年推出,同样基于MB.EA-M平台。自2022年上市以来,奔驰不断改进EQE系列,包括新增热泵、电池容量升级至96kWh,并提升多个车型的性能。(来源:一电快讯)
来源:汽车服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