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甲壳虫:81年传奇落幕,谁偷走了我的Dream Car?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2 09:40 3

摘要:2019年7月10日,墨西哥普埃布拉工厂,最后一辆甲壳虫缓缓驶下生产线。这意味着,这款历经81年辉煌历程的经典车型,正式告别历史舞台。

圆润的车身、萌萌的“大眼睛”,它是汽车工业史上最经典的符号,却最终难逃停产的命运。

2019年7月10日,墨西哥普埃布拉工厂,最后一辆甲壳虫缓缓驶下生产线。这意味着,这款历经81年辉煌历程的经典车型,正式告别历史舞台。

这辆最终版甲壳虫被送往当地大众博物馆永久展示,为一个时代画上了句号。从1938年诞生至2019年停产,甲壳虫全球累计销量超过2150万辆,曾是世界上销量最高的单一车型。

01 起源:希特勒的“国民车”计划

甲壳虫的诞生源于一个宏大的“国民车”构想。20世纪30年代,德国经济低迷,政府希望车企能设计一款便宜、耐用、好看的代步车供民众使用。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后,明确提出要生产一款经济实用的“国民汽车”(Volkswagen),要求能够容纳两名成人和三名儿童,最高时速达到100公里,售价不超过1000帝国马克。

这项重任落到了著名工程师费迪南德·保时捷的肩上。1938年,为了生产甲壳虫,大众汽车公司正式成立。

02 战后重生:英国军官的慧眼

二战爆发后,甲壳虫的生产计划被打断,工厂主要转向军用车辆制造。战后,德国经济复苏,这款小车的生产重新启动。

1945年,英国军队占领了大众汽车厂。英国少校伊万·赫斯特发现了一些尚可使用的发动机零件,便亲自动手组装了两辆甲壳虫。

英军对这款小车的性能和实用性大为赞赏,订单迅速涌来。赫斯特决定尽快恢复甲壳虫的生产线。战后汽车需求激增,甲壳虫凭借经济耐用的特性,迅速成为欧洲市场的畅销车型。

03 全球风靡:从欧洲到世界

甲壳虫在全球市场的征服之旅堪称传奇。1955年,甲壳虫总产量达到100万辆;1962年,第500万辆下线;1967年,第1000万辆下线。

1972年2月17日,甲壳虫以15,007,034辆的总产量,打破了福特T型车保持了45年的全球单一车型销量纪录,成为当时世界上产量最高的汽车。

1981年5月15日,第2000万辆甲壳虫在墨西哥Peubla工厂下线,创造了汽车工业史上的新世界纪录。

04 文化符号:超越汽车的存在

甲壳虫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成为全球流行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它代表了自由、个性与反叛精神。

在1960-70年代的美国,甲壳虫成为嬉皮士运动的精神图腾。许多年轻人用鲜艳的手绘图案、花朵、和平标志装饰车辆,表达他们的反主流文化立场。

甲壳虫在电影中也频频亮相,最著名的是迪士尼的《Herbie》系列电影(中文译名《爱情虫》或《金龟车贺比》),讲述了一辆拥有自我意识的甲壳虫赛车的冒险故事。

05 三代演变:从实用到时尚

甲壳虫在81年历史中经历了三次主要换代。

第一代(1938-2003)是最经典的型号,生产时间长达65年,采用后置后驱布局和风冷发动机。

第二代(1998-2010)被称为“新甲壳虫”,基于大众PQ34平台(与第四代高尔夫共享),改用前置前驱布局,定位从平民代步车转变为精致时尚的小型轿车。

第三代(2011-2019)设计更加硬朗,车头拉长,车顶到车尾的线条更加平缓,融入了更多现代技术。

06 告别时刻:销量下滑无奈停产

甲壳虫的停产主要是由于销量持续下滑。2014年全球销量仅为9.1万辆;2015年降至6.4万辆;2016年只有2.5万辆。

随着汽车消费趋势变化,消费者对小型两厢车的兴趣逐渐下降,SUV车型成为主流,大众的产品战略也随之调整。

2019年7月10日,最后一辆甲壳虫在墨西哥普埃布拉工厂下线,标志着这款全球经典车型正式停产,结束了长达81年的传奇旅程。

如今,甲壳虫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街头。偶尔能看到一辆保养良好的经典款,总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有传闻称大众可能推出电动版甲壳虫。在Netflix的一部动画电影中,出现了一款形似甲壳虫的电动车,保留了宽大的球形轮眉和圆形大灯等经典元素。

即便未来重现,那也是另一个故事了。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它属于那个不可复制的时代。

来源:电量满格小怪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