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境“破冰”!14亿市场诱惑 3000家外企撤离教训,中企如何抉择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6 16:52 1

摘要:2025年3月25日,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司长洪亮同印度外交部东亚司联秘戴国澜在北京共同主持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33次会议,两国外交、国防、内政、移民等部门代表参加。

2025年3月25日,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司长洪亮同印度外交部东亚司联秘戴国澜在北京共同主持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33次会议,两国外交、国防、内政、移民等部门代表参加。

自诩亚洲霸主,世界超级大国的印度怎么突然放下身段变软了?

1. 增长放缓:GDP增速从2023年的8.2%降至2025年的6.3%,消费、投资双疲软;

2. 制造业崩塌:“印度制造”计划失败,制造业占比只剩下不到13%,本土产业链薄弱,60%电子零部件依赖进口;

3. 美国关税冲击:汽车、制药等出口遭高额关税,年损失超70亿美元,资本外流加剧;

4. 通胀与失业交织:高通胀迫使央行维持高利率,抑制经济活力,青年失业率突破20%;

5. 储蓄-投资失衡:家庭储蓄率从8%降至5.3%,依赖外资加剧金融风险。

6. 投资环境恶化:2022年以来超3000家外资企业撤离,富士康、纬创等缩减在印产能,2024年印度股市蒸发1万亿美元市值。

于是,钓饵来了,莫迪拆除对华贸易高墙,联手对抗美国威胁。

看看说得多好听[呲牙]印度近期对华政策调整:

1. 经贸松绑:拟取消2020年后对华关税壁垒,允许中企通过合资形式(中方为少数股东)进入印度市场,简化技术人员签证流程,部分中国应用程序恢复运营。

2. 外交转向:莫迪明确“对华只能谈不能打”,强调通过对话解决边境问题,释放缓和信号,试图平衡国内强硬派与务实派分歧。

3. 战略对冲:借改善对华关系向美国施压,暗示若美持续关税威胁,印或加强对华合作以增加谈判筹码。

4. 人文交流:中印同意恢复直航、西藏朝圣及跨境河流合作,但实际落实进度缓慢。

中国金鲤鱼还会上钩吗?

印度政府通过行政干预、税收审查、技术转让要求等手段,迫使中企将核心业务外包或本土化。

如小米、OPPO被要求任命印度高管、拆分供应链。

过去五年,超2700家外企因政策不稳定撤离印度,中企损失惨重。

如小米48亿资产被冻结、vivo工厂遭查封。

中企在钢铁、通信等领域的技术输出(如帮助印度建造全球最大高炉)反而培育了竞争对手,印度钢铁产能五年增长48%,钢材价格低于中国15%,抢占东南亚市场。

但架不住一些高喊商业无国界的殖子,比如某想如今只剩下骨头架子了,他的名誉老爹(老美)也没放过,要敲骨吸髓。

2025年3月,美国将联想子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爱立信指控联想违反5G专利FRAND条款,美法院裁决允许联想反诉,案件焦点转向“善意谈判”认定。

爱尔兰公司Longitude Licensing联合Marlin Semiconductor对联想等企业提起337调查,指控半导体器件侵权,涉及有限排除令风险。

但联想还是与英伟达合作开发AI技术,强化在美国市场布局,还美其名曰避免与华为在AI领域直接竞争(你也配)。

来源:光头老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