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伦敦帝国学院的一项研究,把“生命起源”的难题,活活变成了“拼作文”的地狱难度:要让没生命的分子随机组合,变成能装遗传物质、能催化反应、还能自己复制的“原生细胞”,概率比你闭着眼乱敲键盘写出一篇满分作文,还低1000亿倍。
最近伦敦帝国学院的一项研究,把“生命起源”的难题,活活变成了“拼作文”的地狱难度:要让没生命的分子随机组合,变成能装遗传物质、能催化反应、还能自己复制的“原生细胞”,概率比你闭着眼乱敲键盘写出一篇满分作文,还低1000亿倍。
研究作者罗伯特・恩德斯用信息论算了笔“明白账”——原生细胞得有三层“刚需”:裹住内部的膜(像作文的“封面”)、能干活的酶(像“段落逻辑”)、存遗传信息的RNA(像“中心思想”)。少一个,这“作文”就“不及格”。恩德斯说,越复杂的结构,随机出现的概率越低——拼个“我爱你”可能要试几十次,但拼个“能自己写续集的作文”,得试10后面加几十个零次,低到连“天文数字”都不够形容。
更扎心的是热力学第二定律:自然规律总让系统往“乱”里变——奶茶会凉,房间会乱,可生命刚好相反,是越变越“整齐”的复杂体。这相当于你把一堆碎纸扔地上,它们自己拼成了一本《红楼梦》,还能自己再拼出一本《西游记》。恩德斯的计算显示,光靠地球早期的化学反应,根本攒不出这么“反自然”的结构——地球早期就几十亿年,这点时间不够“试错”。
但研究没说“生命是外星塞的”——它是说,现有理论漏了“关键拼图”。比如深海热泉里可能有“微环境”帮分子“排队”,或者某种“自组织机制”让分子“主动”凑成结构。就像你往水里滴墨,本来会散开,可如果有电流,墨会拼成奇怪的图案——生命说不定就是靠这种“看不见的力量”,跳过了“随机试错”。
还有人提过“外星播撒生命”的假说——比如有人把“种子”撒到地球。但这逻辑有漏洞:外星文明自己又是从哪来的?总不能无限套娃“找爸爸”吧?科学家更愿意相信,是我们漏了某种“自然机制”——比如某种化学过程让分子“互相吸引”,主动拼成复杂结构。
其实这研究最棒的地方,不是“泼冷水”,而是“开脑洞”。恩德斯说,数学能帮我们看清“现有理论的边界”——以前我们总说“生命是奇迹”,现在才知道,“奇迹”背后可能有更深刻的规律。就像苹果掉下来不是“奇迹”,是万有引力——生命的“奇迹”,说不定也是某种“没被发现的引力”。
你看,连数学都在说“生命是个谜”——不管是“随机拼出来的作文”,还是“有人写好的剧本”,能坐在这刷手机的我们,本身就是个“不可能的奇迹”。
你觉得生命起源是“随机的幸运”,还是“有预谋的安排”?
评论区聊聊,说不定你的脑洞,就是下一个“解开谜的钥匙”~
来源:Science科学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