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图书馆成为暑期热门场所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2 08:04 1

摘要:自治区图书馆、包头市图书馆、通辽市图书馆、昆都仑区图书馆等涵盖省市区三级、覆盖全区多地的多家公共图书馆在暑假期间延长自习区等区域的开放时间。自治区图书馆除延长闭馆时间外,如遇门口排队等候读者较多、天气炎热、突降大雨等情况还酌情提前开馆,每日开放时长最高可达近1

内蒙古暑期各大图书馆成市民“充电”首选

服务效能提升:空间扩容与设施升级

自治区图书馆、包头市图书馆、通辽市图书馆、昆都仑区图书馆等涵盖省市区三级、覆盖全区多地的多家公共图书馆在暑假期间延长自习区等区域的开放时间。自治区图书馆除延长闭馆时间外,如遇门口排队等候读者较多、天气炎热、突降大雨等情况还酌情提前开馆,每日开放时长最高可达近15小时,并且保障空调的全天候使用及直饮冷热水的供应,引入“AI馆员”智能问答设备,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旺盛的学习需求。同时各大图书馆充分利用走廊等闲置空间,增设阅览坐席,缓解馆内“一座难求”的现象。

特色活动开展:品牌矩阵激发参与热潮

全区公共图书馆利用暑假,积极筹措“北疆文化”主题阅读推广活动,从古籍活化到非遗体验,从语言学习到科学探索,让读者多维度参与阅读活动,了解北疆文化。自治区图书馆组织开展“古籍保护进校园”、“外教面对面 夏日英语行”英语沙龙、“诵古今经典 传中华文化”交流活动暨第十届全区少年儿童诗歌朗诵活动、第三届“儿童阅读那达慕”、“歌从天上来·内蒙古民歌鉴赏会”、北疆文化系列讲座之《长城内外皆故乡:民族交融与当代共同体意识》等活动,受到读者的热情参与和广泛好评。通过仿古纸张补缺、线装书制作等,让读者亲身感受文献保护技艺;通过组织少儿体验射箭文化、表演情景剧等,让读者在游戏中读懂家乡;通过开发文创产品、参与文博会等形式,让读者爱上“图书馆搭子”,体会“书生万物”的深厚底蕴;通过馆院联动,实现“图书馆+博物院”资源互嵌。

志愿服务优化:社会实践赋能文化传播

全区公共图书馆积极引入社会力量赋能图书馆工作,通过招募暑期志愿者、吸纳文化志愿者、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与大中学校合作等方式,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进入暑期以来,图书馆内随处可见身穿红色马甲的学生志愿者,他们跟随工作人员了解、学习图书的上架及排序工作,协助完成书架整理。一些文化志愿者利用暑期来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如面向残障读者的“讲电影”活动就是文化志愿者们参与完成的。作为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自治区图书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长期与内蒙古师范大学合作,已连续三年在暑期开展“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行动”,为古籍普查工作贡献了社会力量。今年自治区图书馆已有1500余名读者参与了暑期志愿活动,部分读者取得社会实践认证,全区各盟市公共图书馆和部分旗县公共图书馆也通过招募志愿者的形式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2025年暑期,自治区图书馆以“空间场景化”、“活动IP化”、“服务数字化”等为核心突破,联动全区各级公共图书馆和分馆等场所开展活动、共享文化资源,有效激活馆藏资源与社会需求对接,进一步深化“阅读北疆”品牌打造,吸引了广大市民朋友在暑期走进图书馆避暑纳凉、享受文化滋养。

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附本文链接并标明“来源于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