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开学第一课”,开讲!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2 08:04 4

摘要: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指导,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南京市关工委主办的南京“生态文明教育开学第一课”,带领南京市姜家园小学的同学们走进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以下简称红山动物园),开启了一场生态探

南京:把课堂搬进自然

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指导,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南京市关工委主办的南京“生态文明教育开学第一课”,带领南京市姜家园小学的同学们走进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以下简称红山动物园),开启了一场生态探索之旅。

“亲爱的大朋友、小朋友们,开学啦!”随着主播梦婷的开场,这场贯穿昼夜的生态探索之旅在红山动物园本土物种保育区正式开启。

“丛林寻宝”环节,学生们来到红山动物园本土物种保育区,围绕农田、湿地、丘陵三大特色生态板块,精心设计了线上“生态课堂”,不同老师在城市各个“角落”解读“自然密码”,发现了许多野生动物朋友。

来自红山森林动物园的高原老师通过在园区布设的红外相机,带领同学们认识了貉、獐、狗獾等“城市野生动物邻居”,还现场演示红外相机原理,揭秘科研人员不打扰动物的保护研究方式。“原来我们身边藏着这么多‘野生朋友’,以后再也不会把它们当成‘陌生来客’了!”一位学生感慨道。

夜晚的红山动物园,呈现出另一番生机。“很多动物是‘夜行者’,白天休息、夜晚活动,只有了解它们的习性,才能更好地保护它们。”专家导师的轻声讲解,让孩子们明白“生物多样性”不仅是物种的多样,更是生存方式的多样。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还通过生态环境部、江苏生态环境等平台直播,吸引了众多网友在线观看。直播间里,无法到场的孩子和家长跟着镜头“云探园”,这种“线下体验+线上直播”的模式,让“生态文明教育开学第一课”的影响力突破活动现场,也让“从课本到自然”的生态教育理念深入更多家庭。

从“长江传奇”号上的生态之旅,到走进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上的自然课堂,近年来,南京“生态文明教育开学第一课”走进“山水林田湖草”等南京特色的自然场所,通过沉浸式、体验式学习实践,让同学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深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无锡:云端赴 “绿” 约

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文明教育开学第一课”——“生态无锡 绿韵未来”全市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课堂,在“云”端温暖相约。本次活动由无锡市生态环境局与无锡市教育局联合主办,以创新互动、虚实结合的方式,将绿色种进心田,让生态融入成长。

课堂伊始,一抹灵动的身影掠过太湖烟波——环保志愿者“锡小鹭”化身生态向导,带领同学们沉浸式体验《锡小鹭的生态奇遇》。

随后的“云游无锡”环节,影像诗篇《无锡“生态+”漫游》徐徐展开,书写出一幅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交相辉映的城市画卷。

“对话少年”访谈中,科学与青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极电光能副总裁姜伟龙博士以钙钛矿光伏为例,为同学们描摹出一幅“彩色能源”点亮未来的美好图景;无锡市太湖碳普惠绿色发展中心副主任万浩则从一片竹林、一江水说起,将“碳汇”“碳普惠”这些专业词汇,化作可触可感的生活行动。

“生态实践进行时”则带领大家走进身边的绿色现场——东林中学人民路校区打造出会“呼吸”的“海绵校园”,让雨水也成为资源;市北高级中学打破课堂边界,在自然中求知、于实践中成长;硕放机场中,光伏设施、智慧控碳系统与中水回用技术,静默而有力地诠释着“科技与生态共生”的现代理念。

清澈童声重新唱响《太湖美・少年韵》,经典旋律流淌出新时代的绿色情怀;而全市学子齐诵《太湖少年誓词》的场面,更将整场活动推向高潮。未来,无锡将继续深耕生态文明教育,鼓励更多青少年成为绿色生活的倡导者、生态无锡的筑梦人,以实际行动共同书写“强富美高”新无锡的青春篇章。

镇江:在这里读懂自然的生态智慧

近日,镇江市生态环境局与镇江市宝塔路小学联合开展2025年生态文明教育开学第一课活动。通过“专家授课 + 户外研学 + 实践创作”的多元形式,在南山绿道的生机与课堂的智慧碰撞中,开启一场兼具知识与实践的生态研学之旅。

课堂上,来自专业领域的植物专家为孩子们带来了生动有趣的 “植物微课堂”。一个个贴近生活的知识点,搭配专家幽默易懂地讲解,让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微课堂结束后,孩子们开启了南山绿道的“徒步研学” 环节。漫步在满目苍翠的绿道上,植物专家化身“自然向导”,为孩子们现场讲解植物们的辨别特征与生态价值;孩子们则化身“小小探索家”,沉浸式感受家乡自然生态的魅力。

绿道徒步研学后,孩子们随即投入到生态瓶制作与植物观察笔记评比环节。通过分组合作,发挥创意制作生态瓶。同时,将绿道研学中记录的植物特征、观察感悟整理成笔记,互相学习借鉴。

镇江市生态环境局相关人员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主题班会、课外实践和社团活动,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在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为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镇江贡献青春力量。

泰州:跨学科学习落地实践

全国首套生态文明跨学科学习丛书——《江苏省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开学第一课:生态文明跨学科学习》(小学版)正式发布。近日,该丛书的课程分享活动在泰州市凤凰小学拉开帷幕。

当天的课堂实践展示中,6堂基于丛书内容设计的跨学科课程同步开展,生动诠释了丛书在教学中的灵活应用。

在“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海报”课堂上,教师依据丛书“垃圾分类”主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垃圾混放问题,并借助 AI 技术生成创意海报,让垃圾分类知识在实践中自然渗透;“发烧的地球妈妈”课程围绕丛书“双碳”行动内容,以泰州本地生态变化为切入点,通过“感知局部变暖—关联全球影响—探寻解决办法”的递进式设计,帮助学生建立对气候问题的认知闭环,完美呈现丛书“螺旋上升的学习任务”设计思路。

活动现场,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尹荣尧、共青团省委二级巡视员施静芝、泰州市副市长孙群向13所项目学校代表赠送了丛书及配套资料,指导推动丛书在更大范围应用。

项目学校在丛书应用中展现出鲜明生态特色。泰州市凤凰小学将丛书内容与校园生态文化结合,打造蝴蝶园、本草园等实践基地,让学生在观察昆虫、培育植物中践行丛书“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南京市凤凰花园城小学借助丛书“国际交流”设计思路,开展“美丽中国,我先行”国际友好学校活动,让中英师生共演生态短剧,将课堂实践延伸至国际视野。

此次课程分享活动,是对丛书课堂实践成果的一次检阅,标志着江苏生态文明教育迈入“读本—课堂—实践”的全面发展阶段。随着丛书在更多学校的落地生根,将有更多的“生态小卫士”在实践中成长,为建设美丽江苏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宿迁:在学生心中“播下”生态文明种子

日前,2025年宿迁市生态文明教育“开学第一课”开讲,宿迁日报小记者、环保志愿者等走进江苏省宿迁环境监测中心,开启了一场“沉浸式”自然探索与生态文明学习之旅。

据了解,此次活动以“探索自然之美 发现环保奥秘”为主题,由市生态环境局和江苏省宿迁环境监测中心共同举办。

活动现场,来自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李成之工程师,围绕自然笔记创作等内容作专题授课。“我学会了如何创作自然笔记、如何观察记录一只动物。这是一次有趣的经历,我要把我学到的生态保护小知识分享给我的朋友。”宿迁经开区青海湖路小学学生王艺曈手中拿着在知识问答环节赢取的小奖品开心地说。

随后,大家共同观看了《感知环保奥妙共建绿色家园》科普短视频,了解环保设施工作原理、处理工艺等内容。紧接着,在江苏省宿迁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家又参观了大气VOC分析室、水土VOC分析室、超纯水制备室等实验室。“通过参加此次活动,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环境监测工作,更好地掌握环境保护基础知识。我们将持续创新开放形式,拓展体验内容,助力区域生态治理与公众环境意识进一步提升。”江苏省宿迁环境监测中心分析科负责人说。

南京市生态环境局 无锡市生态环境局 镇江市生态环境局

泰州市生态环境局 宿迁市生态环境局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