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宇右眼失明,两次自杀未遂,精通三种外语,十年翻译22本书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2 08:07 2

摘要:三年前,偶然之间,我从《杭州日报》读到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杭州男子从殡仪馆打来电话:能不能写写我们的天才儿子》。文章写的是一对相依为命的金姓父子,如何与生活和命运抗争的故事。

我已经很少被一篇文章感动了。

三年前,偶然之间,我从《杭州日报》读到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杭州男子从殡仪馆打来电话:能不能写写我们的天才儿子》。文章写的是一对相依为命的金姓父子,如何与生活和命运抗争的故事。

意外的是,这对父子是我老乡,浙江桐乡人。

因为是老乡的关系,我对他们的故事格外感兴趣。

文章很长,也很煽情,虽然没有潸然泪下,但也看得我这个大男人眼睛潮湿了。

金性勇与老伴曹美藻自小就认识,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两家是住在桐乡小县城梧桐镇同一个门堂的邻居,曹美藻的父亲是桐乡一中的第一任国文老师,母亲也是老师,而金性勇就是曹母的学生。

金性勇的父亲是桐乡一所小学的校长。后来时代变迁,家道中落。到了初高中,金性勇靠哥哥姐姐每月接济五块钱的生活费读书,一路省吃俭用,考进了嘉兴一中。

1954年,金性勇考进了华东化工学院,这所学校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是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

由于从小一起长大,金性勇与曹美藻兴趣爱好相同,所以三年后,曹美藻以优异的成绩被南京大学化学系录取。

1957年,金性勇大学毕业,被分配至天津化工研究院工作,几年后,曹美藻从南大毕业,也分配制天津工作。

1967年,金性勇和曹美藻结束爱情长跑,在天津成家立业。过了几年,大儿子金晓天、小儿子金晓宇先后出生。

四口之家其乐融融,岁月静好。没想到,一场飞来横祸降临到了小儿子金晓宇身上。

晓宇6岁的时候,跟邻居小伙伴一起玩耍时,被同伴用玩具手枪打瞎了右眼。从此,厄运缠身,彻底改变了晓宇的人生未来。

八十年代初期,因思乡心切,金性勇全家从天津迁至离桐乡近一点的杭州。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金性勇和曹美藻在杭州民生药厂从事科研工作。

这是金性勇一家四口的名片:

金性勇(父亲),1957年华东化工学院毕业,先是分配至天津化工研究院工作,1984年人才引进至杭州民生药厂工作。

曹美藻(母亲),比金性勇小3岁,南京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1984年随丈夫人才引进至杭州民生药厂工作。2021年11月过世,享年82岁。

金晓天(长子),毕业于复旦大学,现定居澳洲。

金晓宇(次子),1972年生,浙江树人大学肄业,翻译家,浙江省翻译协会理事,会员。

金晓宇因为右眼失明,自然产生了自卑情绪,成年后导致性情大变。原本在高一尖子班读书的他,突然跟父亲说不想读了,而且放弃了考大学。

渐渐地,晓宇患上了躁狂抑郁症,也叫双相情感障碍,病症发作见东西就砸,推倒家里的冰箱,砸了三台电视机,桌子、书架、房门,都是他发泄的对象。

甚至,发展到自残,两次自杀未遂。

就是这样一个被病痛折磨的人,高考成绩离一本线差3分,填报杭大外语系因档案里有不守纪律、缺课的不良记录而被退回。后来晓宇通过自学拿到了浙江大学英语系的自考毕业文凭。

上帝为他关闭了一扇门,又为他开了一扇窗。晓宇的自学能力很强,他通过自学掌握了多门外语,精通日语、德语和英语。

2010年起,晓宇从事翻译十多年,英译中图书有《船热》、《诱惑者》、《写作人生》、《嘻哈这门生意》、《剧院里最好的座位》和《十首歌里的摇滚史》等。

日译中图书有《和语言漫步的日记》、《飞魂》和《丝绸之路纪行》等。

十年时间,晓宇一共翻译了22本书。

《杭州日报》的这篇文章刊发后,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一个如此弱小又如此强大的生命如此顽强地生活,感动了无数人。

父子俩一夜之间成了名人,过了知天命之年的金晓宇,更是被冠以“翻译天才”的美誉。

“我并不是什么天才,翻译只是一份工作,每一门外语,平均下来都要花十一二年时间学的。”

金晓宇如此说道。

2022年6月24日上午,浙大二院眼科中心,金晓宇右眼恢复了视力,这是金晓宇44年来,受伤的右眼第一次看得这么清楚。

2023年1月18日,金晓宇父亲金性勇离世。

2023年5月,金晓宇签遗体捐赠志愿书。

2023年7月,金晓宇荣获2022年度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人物。

2025年4月,金晓宇获第13届春风悦读榜-春风金翻译奖。

-完-

PS:金晓宇1972年出生于天津,并在津门度过了坎坷的童年。12岁随父母迁往杭州,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直至今天,他依然生活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祖籍、他的根在桐乡,在梧桐镇。因此,我将此推文归于“桐乡往事”系列。

来源:桐城一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