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度总理莫迪参加完上合组织天津峰会,返回印度前,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感谢中国。这是莫迪罕见的重要的姿态,极具象征剧:今后,印度或许将以比较务实的态度看待中国,中国不是印度的对手,而是伙伴,印度真正的对手是美国。
印度总理莫迪参加完上合组织天津峰会,返回印度前,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感谢中国。这是莫迪罕见的重要的姿态,极具象征剧:今后,印度或许将以比较务实的态度看待中国,中国不是印度的对手,而是伙伴,印度真正的对手是美国。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这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作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印度总理出席了天津峰会,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莫迪在中国郑重表态称:“印中是伙伴而不是对手,共识远大于分歧,印方愿从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两国关系。面对世界经济高度不确定性,印中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加强合作十分重要。”
莫迪的这一表态预示着印度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对抗转变为友谊,有助于中印两国的往来与合作。
这令美国媒体感到酸溜溜的,有线电视新闻网(CNN)9月1日报道称,多年来,美国通过QUAD等机制来拉拢印度对抗中国,但现在外界普遍认为,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战,以及对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的施压,可能会破坏美国一直以来的努力。
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9月1日报道称,中印在经贸、外交与安全领域的互动正展现出“新的建设性势头”。
其实,印度终于不再把中国视为对头,而是伙伴,应该归功于美国总统特朗普——正是美国对印度的欺负、霸凌,最终迫使印度醒悟了,并重新审视了中印关系,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
莫迪与特朗普是怎么闹翻的?
第一、莫迪拒绝提名特朗普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6月17日,特朗普和莫迪通电话,他对莫迪夸口说,是他调停了印巴冲突,并暗示莫迪,印度应该像巴基斯坦一样,提名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莫迪不仅否认特朗普调停印度停火,还对提名特朗普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一事不以为然,这令特朗普非常不满,导致他与莫迪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第二、美国对印度征收50%的关税。
美国与印度的关税谈判没有谈成,特朗普7月31日签署行政令,美国从8月7日起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25%的关税。
8月6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以印度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印度额外加征25%的关税。
第三、美国对印度征收50%的关税,彻底激怒了莫迪,莫迪不仅拒绝了特朗普向他发出的访问美国的邀请,而且四次拒绝接听特朗普打来的电话。
第四、莫迪拒绝和特朗普说话,令特朗普颜面扫地,自尊心受伤,记恨在心,《纽约时报》8月30日报道,特朗普已经决定不去印度参加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四方安全对话”会议。
莫迪2014年首次当选印度总理,他的外交政策的一个特点就是印度抱紧美国的大腿,充当美国对抗中国的战略支点。印度被美国驱使了十年后,美国不仅不仅把印度当作棋子,而且不停地欺负印度,就像欺负西方盟友一样。
美国的霸凌不仅影响了印度的出口、经济,还削弱了莫迪在国内的地位,这令莫迪情何以堪?
在美国的欺负下,莫迪和印度人终于醒悟了:美国不是印度的盟友,而是对手;中国不是印度的对手,而是伙伴。
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不过,亡羊补牢尤未晚也。
莫迪8月29日在日本表态称:“鉴于全球经济的波动,印度和中国携手合作,对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至关重要。印度愿意本着相互尊重、互利互惠、相互体谅的原则,从战略和长远的角度推进双边关系。”
分清谁是朋友谁是对手,这对于印度同样重要,欢迎莫迪和印度人的醒悟。
来源:飞狼观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