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未婚夫考上大学后跟我退婚,未曾想第二天就有人来我家提亲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6 15:34 1

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我本以为命运会给我安排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林晓梅盯着窗外低声说。

"建国考上大学后,他说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那时我以为天都塌了,可有时候,塌下的天能砸碎旧的枷锁。"

"第二天有人来我家提亲,我没答应,选择了自己的路。"

"如今回想,那个夏天的选择,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01

辽阔的北方,黄土裹挟着记忆奔涌向前。1979年的夏天,比往年来得更加炙热,就像是整个中国的热情在这一年被彻底点燃。

高考恢复第三年,改革开放的风吹到了北方的小村庄里,吹乱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也吹散了一些人心中长久以来的迷茫。

林晓梅站在自家的院子里,望着那棵老槐树,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她的脸上。她今年二十五岁,在村里已经算是大姑娘了。

"晓梅,听说建国要回来了。"母亲从厨房探出头来,手上还沾着和面的白色面粉。

林晓梅抬头看了看天空,笑了笑:"嗯,他说今天下午会过来。"她的声音里带着掩不住的欣喜。

王建国是她的未婚夫,两家在他们十七八岁时就定了亲。那时候,村里的婚事都是这样,早早定下来,然后等到适龄就结婚。

林晓梅回到屋里,从柜子深处取出一个精心包裹的小布包。她轻轻打开,里面是一条手工绣的腰带,这是她给王建国准备的礼物。

腰带上的图案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鹰,那是王建国最喜欢的。林晓梅花了整整三个月的晚上,一针一线地绣出来的。

"他现在可是大学生了,不知道还会不会喜欢这样的东西。"林晓梅自言自语道,眼神里却带着期待。

自从恢复高考以来,村里就有不少年轻人开始埋头苦读,希望能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王建国就是其中之一。

他比林晓梅小两岁,但学习一直很好。去年,他参加了高考,成绩出来后,全村人都知道了这个好消息——王建国被省城的大学录取了

那一天,村里的人都来王家道贺,林晓梅站在人群中,看着王建国被众人簇拥着,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她也为他感到骄傲。在众人的祝贺声中,她悄悄地站在一边,默默地为自己的未婚夫祈祷着美好的未来。

"晓梅,你说建国读完大学回来,会不会当官啊?"母亲一边揉着面团,一边问道。

林晓梅笑了:"妈,哪有那么容易。不过他肯定会有出息的,到时候咱们的日子也会好起来。"

"是啊,你爸常说,咱家晓梅有福气,找了个有出息的。"母亲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喜悦。

林晓梅望向窗外,心里却有一丝不安。自从王建国考上大学后,回村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

以前每个星期天,他都会来看她,两个人坐在村口的大树下,说说笑笑。可自从去了大学,这一年里他只回来过两次。

第一次是在春节,他回来匆匆忙忙的,只待了三天就走了,理由是学校还有任务。

第二次是五月,他回来拿些换洗的衣物,只待了一个下午,甚至没有多留一晚。

林晓梅记得他离开时的背影,和以前似乎有些不同了。不仅是穿着变得时髦,连走路的姿势都变得挺拔自信。

"建国变了。"当时她心里这样想着,但很快又自我安慰,"人总是要变的,变得更好是好事。"

下午三点,村口传来了动静。林晓梅赶紧整理了一下衣服,跑到门口张望。

王建国穿着一身城里人的打扮,白衬衫,西装裤,手里还提着一个皮质的公文包,在村路上显得格外醒目。

"建国!"林晓梅欣喜地喊道,想跑过去,却又害羞地停住了脚步。

王建国看见她,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他走到林家门口,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进门,而是站在门外,显得有些拘谨。

"晓梅,有事跟你说。"他的声音低沉,眼神飘忽不定。

林晓梅心里一紧,但还是笑着说:"进屋说吧,我妈蒸了你爱吃的小米糕。"

王建国摇了摇头:"不了,就在这说吧。"

他的态度让林晓梅感到一丝不安,但她还是点了点头:"好,那咱们去槐树那边坐坐?"

王建国沉默地跟着她来到了院子里的老槐树下。这棵树见证了他们许多的回忆,小时候一起爬树捉知了,长大后一起在树下纳凉聊天。

"晓梅,"王建国深吸了一口气,终于抬起头直视她的眼睛,"我觉得咱们可能不太合适了。"

林晓梅愣住了,她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

"我是说,"王建国的声音变得有些僵硬,"我想退婚。"

这句话像一块巨石,重重地砸在林晓梅的心上。她感觉自己的呼吸变得困难,仿佛空气中的氧气一下子被抽空了。

"为什么?"她轻声问道,声音微微发颤。

王建国低头看着地面,像是在寻找合适的词语:"我去城里念大学,接触了很多新的人和事。我发现,我们的世界太不一样了。"

"不一样?"林晓梅重复着这个词,感觉它是那么的陌生而刺耳。

"是的,不一样。"王建国的声音变得坚定起来,"我以后是要在城里发展的,可能会留在那边工作。而你,你从来没离开过这个村子。"

林晓梅感到一阵刺痛:"所以,因为我没有上过大学,没有去过城里,所以我们就不合适了?"

"不只是这样,"王建国抬起头,眼神复杂,"你是个好姑娘,晓梅,但我们终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我在学校认识了很多同学,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我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感觉到了不一样的生活。"

02

林晓梅静静地站在那里,阳光透过树叶,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阴影。曾经,她以为这些光影是他们共同未来的象征,而现在,它们只是即将逝去的过往。

"是有别的姑娘了吗?"她终于问出了这个藏在心底的问题。

王建国沉默了一会儿,最终点了点头:"她是我们系的同学,家里在省城,父亲是大学教授。她...懂我想要的生活。"

林晓梅苦笑了一下,没有说话。她想起自己为了让王建国能够专心学习,每天清晨四点起床,帮他挑水、劈柴,甚至不惜向邻居借钱,只为了能够给他买一本他需要的参考书。

"我知道你为我付出了很多,"王建国似乎看出了她的想法,"如果你觉得我欠你的,我可以..."

"不用了。"林晓梅打断了他的话,声音异常平静,"我没有强求过什么,也不会挽留不想留下的人。"

她从口袋里掏出那个精心包裹的小布包,递给他:"这是我给你做的腰带,本来想等你结束学业时送给你的。现在,就当作是分手的礼物吧。"

王建国犹豫了一下,伸手接过,打开看了看,眼中闪过一丝愧疚:"晓梅,真的对不起。"

"没关系,"林晓梅努力扯出一个微笑,"希望你在城里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王建国点了点头,转身走向村口。林晓梅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渐渐远去,直到消失在村口的拐角处。

直到这一刻,她才感到泪水涌上眼眶。但她没有哭出来,只是深深吸了一口气,将眼泪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晓梅,怎么了?"母亲从厨房出来,看到女儿一个人站在院子里,神情恍惚。

林晓梅转过身,挤出一个笑容:"没事,妈。建国回城里了,他说学校还有事。"

她没有告诉母亲实情,不是因为害怕,而是不想让父母担心。她知道,这个消息传出去后,村里的闲言碎语会像野火一样蔓延。

晚上,林晓梅躺在床上,望着黑暗中的天花板,回想着这么多年来和王建国的点点滴滴。

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一起上学,一起在田野里奔跑,一起数过夏夜的星星。这些记忆,曾经是那么珍贵,而现在,却像是被撕碎的画卷,再也拼不回原来的模样。

"终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她轻声重复着王建国的话,心里又酸又涩。

这一夜,林晓梅几乎没有合眼。她想了很多,关于过去,关于未来,关于自己的人生该何去何从。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屋内时,林晓梅已经起床开始干活了。她仿佛想要通过劳动来驱散心中的阴霾。

"晓梅啊,你这是怎么了?眼圈都黑了。"母亲关切地问道。

林晓梅摇摇头:"没事,就是昨晚没睡好。"

她不想让家人担心,也不想让村里人看到自己的脆弱。在农村,一个女孩子被退婚,往往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上午,林晓梅干完了家务,正准备去田里干活,忽然听到院外有人喊门。

"林家有人在吗?"一个慈祥的女声传来。

林晓梅走出门,看见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两个看起来很沉的袋子。

"您是..."林晓梅有些疑惑地问道。

"我是张家的,张志强的母亲。"妇女笑着说,目光慈祥地打量着林晓梅,"你就是晓梅吧?果然长得水灵。"

林晓梅更加困惑了。张志强她是知道的,是村里的煤矿工人,比她大三岁,为人老实本分,但两家并没有什么交集。

"伯母您找我有事吗?"林晓梅礼貌地问道。

张母笑着点点头:"有事,大事!我今天是特意来提亲的。我家志强一直很喜欢你,只是一直没敢说。"

林晓梅愣住了,完全没想到对方会说出这样的话。就在昨天,她刚刚被未婚夫退了婚,而今天,就有人上门来提亲?

"伯母,这..."林晓梅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这时,她的父母听到动静也出来了。张母见状,赶紧将手中的袋子递上前:"这是一点心意,还请林大哥林大嫂收下。"

林晓梅的父亲显得有些尴尬:"这...这太突然了。"

"我知道这有点冒昧,"张母诚恳地说,"但我家志强真的是个好孩子。他没什么文化,但他能吃苦,对晓梅是真心实意的。"

林晓梅的母亲犹豫了一下,看了看女儿,又看了看张母带来的礼物,最终还是开口道:"要不,先请进屋坐坐?"

几人进了屋,林母倒了茶,林父和张母坐下交谈。林晓梅站在一旁,心思却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

她知道,张志强在村里的确有着不错的评价。他家境虽然贫寒,但他为人踏实,有责任心,在煤矿工作几年来,从未出过差错。

"志强从小就喜欢晓梅,"张母热情地说道,"他常说晓梅是村里最勤快、最善良的姑娘。"

林父点点头:"志强确实是个好小伙,我在村里也听说过他的为人。"

听着大人们的交谈,林晓梅心里却异常复杂。昨天才被王建国以"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为由退婚,今天就有人上门提亲,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她一时难以适应。

"晓梅,你觉得怎么样?"母亲转过头,轻声问道。

林晓梅抬起头,看了看热切期待的张母,又看了看自己的父母。她知道,在农村,一个二十五岁还未婚的女孩子,已经算是大龄剩女了。

03

如果此时答应张家的提亲,或许能够平息村里的闲言碎语,也能给父母一个交代。

但她的心里却有一个声音在呐喊:难道我的命运就是这样,从一个男人的手中转到另一个男人的手中吗?

"我..."林晓梅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我现在还不想考虑婚事。"

屋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没想到她会这样回答。

"晓梅!"父亲皱起眉头,语气中带着不满,"张家是诚心来提亲的,你怎么能..."

"爸,"林晓梅打断了父亲的话,声音坚定,"我不是因为失婚就随便嫁人。我想靠自己的双手,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她的话让屋内所有人都愣住了。在这个年代,在这个小村庄里,一个女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无疑是惊世骇俗的。

"晓梅,你这是说的什么胡话!"母亲着急地责备道,"村里哪有姑娘自己出去闯的?再说了,你能去哪里?能做什么?"

林晓梅没有退缩:"妈,现在不比从前了。听说县城的纺织厂在招工,我想去试试。"

张母见状,轻轻叹了口气:"林大哥,林大嫂,看来晓梅丫头心意已决。这样吧,我先回去,等晓梅想通了,咱们再谈。"

送走了张母,家里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父亲坐在炕上,一言不发地抽着烟,母亲则在厨房里忙活着,不时传来碗碟碰撞的声音,明显是在发泄不满。

林晓梅知道,自己的决定让父母难以接受。但她也知道,如果此时妥协,她可能会后悔一辈子。

"爸,妈,"晚饭后,林晓梅终于开口,"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但我真的想出去看看。"

"胡闹!"父亲重重地放下碗筷,"你一个姑娘家,能去哪?能做什么?"

"爸,时代变了。"林晓梅坚定地说,"现在不比从前,女孩子也可以出去闯一闯。我听说县城纺织厂在招工,我想去试试。"

"纺织厂?"母亲惊讶地说,"那可是远在县城啊,你一个人怎么生活?"

"我会想办法的,妈。"林晓梅轻声说,"我不想一辈子都被困在这个村子里,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父亲沉默了许久,最后叹了口气:"晓梅,你是不是因为建国的事情,心里不痛快?"

林晓梅摇了摇头:"不是的,爸。这是我自己的选择。"

那天晚上,林晓梅又一次辗转难眠。她知道,自己的决定会让父母担心,也会让村里人议论纷纷。但她已经下定决心,要走出这个村子,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

第二天一早,林晓梅就开始收拾行李。她的东西不多,一个布包就装下了全部家当。

"真的要走?"母亲站在门口,眼中含着泪水。

林晓梅点点头,走过去抱住了母亲:"妈,我会常回来看你们的。等我在县城站稳脚跟,就接你们过去。"

父亲站在一旁,脸上的表情复杂。最终,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钱,递给林晓梅:"带上吧,路上小心。"

林晓梅接过钱,眼眶湿润了:"爸,我一定会好好的。"

告别了父母,林晓梅背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去往县城的路。村口,几个妇女正在闲聊,看到她这副打扮,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晓梅这是要去哪啊?"一个妇女问道。

"听说是去县城找工作。"另一个妇女答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揶揄,"可不是嘛,被大学生甩了,心里不痛快呗。"

林晓梅装作没听见,加快了脚步。她知道,自己的选择在很多人眼中是不可理解的,甚至是可笑的。但她已经不在乎了。

路边停着一辆拖拉机,准备去县城。林晓梅付了钱,坐上了拖拉机的车斗。车上还有几个同样要去县城的农民,他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独自出行的年轻姑娘。

"姑娘,去县城干啥?"一个中年农民问道。

"去找工作。"林晓梅简短地回答。

"一个人?"对方显得很惊讶。

林晓梅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她不想解释太多,因为她知道,无论怎么解释,这些和她一样生长在农村的人都很难理解她的决定。

拖拉机缓缓启动,林晓梅回头望了一眼渐渐远去的村庄。那里有她生活了二十五年的家,有她熟悉的一切,也有她想要逃离的过去。

县城比村里繁华得多,街道上人来人往,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林晓梅目不暇接。她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一时间竟有些茫然。

按照在村里打听到的地址,林晓梅找到了县纺织厂。厂门口贴着招工启事,林晓梅深吸一口气,推开了厂门。

"同志,我是来应聘的。"她对门卫说道。

门卫上下打量了她一番:"村里来的?有介绍信吗?"

林晓梅摇摇头:"没有,我是自己来的。"

"那不行,"门卫摇摇头,"没有介绍信,怎么能进厂?"

林晓梅一时不知所措。她没想到,来厂里工作还需要介绍信。在村里的时候,她只是听说县城的纺织厂在招工,却没有详细了解具体的要求。

04

正当她准备转身离开时,一个穿着工装的中年女性从厂里走出来:"小刘,怎么回事?"

"李主任,"门卫解释道,"这个姑娘说是来应聘的,但没有介绍信。"

李主任看了看林晓梅,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

"我叫林晓梅,是从北山村来的。"林晓梅诚实地回答。

"为什么想来纺织厂工作?"李主任继续问道。

林晓梅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说实话:"我想靠自己的双手,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李主任似乎被这个回答打动了,她沉思片刻,点点头:"行吧,厂里正好缺人手。你跟我来吧,先试用一个月,看看你的表现。"

就这样,林晓梅成为了县纺织厂的一名工人。厂里给她安排了一个床位,在女工宿舍里。宿舍条件简陋,一间房住着八个姑娘,但对林晓梅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你是新来的?"一个和林晓梅差不多大的姑娘问道。她叫王芳,是宿舍里的老工人了。

林晓梅点点头:"嗯,我叫林晓梅,刚从村里来。"

"村里来的啊,"王芳笑了笑,"我也是,不过已经来了三年了。怎么想着来厂里工作?"

林晓梅不想多说自己的经历,只是简单地回答:"想出来看看世界。"

王芳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没有再多问。她热情地带着林晓梅熟悉宿舍环境,介绍了一些厂里的规矩和注意事项。

第二天,林晓梅正式开始了在纺织厂的工作。她被分配到了纺纱车间,负责操作一台纺纱机。工作虽然辛苦,但林晓梅没有抱怨,反而觉得充实。

在这里,没有人知道她的过去,没有人知道她被未婚夫退婚的事情。她可以重新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夜晚,当其他姑娘都在聊天、看书或者早早睡觉时,林晓梅会坐在宿舍的小桌前,借着微弱的灯光学习文化知识。

她从王芳那里借来了一些书籍,从最基础的语文、数学开始学起。林晓梅知道,如果想要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站稳脚跟,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你还真是用功,"王芳看着林晓梅熬夜学习,不禁感叹道,"大家下班都累得要命,你还有精力看书。"

林晓梅抬起头,笑了笑:"我想多学点东西,这样将来的路才会更宽广。"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林晓梅在纺织厂的工作逐渐得心应手。她的勤劳和认真也得到了李主任的认可,试用期结束后,她被正式录用,成为了厂里的一名固定工。

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林晓梅都会留下一小部分给自己买书学习,剩下的全部寄回家里。她知道,父母虽然不理解她的选择,但他们永远是她最坚强的后盾。

三个月后的一天,林晓梅正在车间忙碌,门卫找到她,说有人找。

"是谁啊?"林晓梅疑惑地问道。

"说是你们村的,姓张。"门卫回答。

林晓梅心里一惊,立刻明白了来人是谁——张志强。自从离开村子后,她没有再见过张志强,也没有听到过关于他的消息。

走到厂门口,林晓梅看到张志强正站在那里,手里提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一些鸡蛋和蔬菜。

"志强哥,"林晓梅喊了一声,"你怎么来了?"

张志强看到林晓梅,脸上露出了笑容:"晓梅,我来看看你。这是家里的鸡下的蛋,还有菜园里种的蔬菜,我想着你在外面一个人,可能吃不好,就给你带来了。"

林晓梅有些感动,也有些尴尬:"这...太麻烦你了。你专门从村里跑一趟,多辛苦啊。"

"不辛苦,"张志强摇摇头,"我正好休假,就过来看看你。你在厂里还习惯吗?"

两人找了个厂附近的小茶馆坐下,林晓梅简单地介绍了自己在纺织厂的工作和生活。张志强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

"你妈...还好吗?"林晓梅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她知道,张母当初上门提亲被拒,可能会对她有些不满。

"我妈很好,"张志强笑着说,"她还常问起你呢,说你一个人在外面,不知道过得怎么样。"

林晓梅有些惊讶:"她没生我的气?"

"怎么会?"张志强摇摇头,"我妈很理解你。她说,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做父母的不能强求。"

林晓梅松了一口气,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没想到,张母竟然能够这样理解她的选择。

"对了,"张志强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递给林晓梅,"这是我妈让我带给你的。她说,虽然你没答应婚事,但她一直把你当闺女看。"

林晓梅接过信封,打开一看,里面是五十元钱。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这...我不能收。"林晓梅连忙要把钱还回去。

张志强摆摆手:"你就收下吧。我妈知道你一个人在外不容易,这是她的一点心意。"

最终,林晓梅还是收下了这笔钱,心里既感动又惭愧。她知道,张家虽然不富裕,但张志强和张母对她的关心却是真心实意的。

送走张志强后,林晓梅回到宿舍,心情复杂。她没想到,自己离开村子三个月后,第一个来看望她的,竟然是曾经上门提亲被她拒绝的张志强。

"那是你对象啊?"王芳好奇地问道。她刚好看到林晓梅和张志强在厂门口交谈。

林晓梅摇摇头:"不是,就是村里的一个哥哥。"

05

王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有再多问。但林晓梅知道,在王芳眼里,张志强的行为无疑是带着特殊含义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林晓梅在纺织厂的工作越来越顺利。她不仅在车间里表现出色,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不少知识。

李主任看到她的进步,特意找她谈话:"晓梅,你表现很好。厂里准备提拔几个年轻人到技术岗位,你愿意试试吗?"

林晓梅惊喜地点点头:"谢谢李主任,我愿意!"

这对林晓梅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机会。技术岗位不仅工资更高,工作环境也更好,更重要的是,她可以学到更多的技能。

就在林晓梅准备迎接新的挑战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乱了她的计划。

那天,她正在车间操作机器,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还没等她反应过来,整个人就晕倒在了地上。

等她再次醒来时,已经躺在县医院的病床上了。医生告诉她,她是因为劳累过度加上贫血而晕倒的。

"你这姑娘,也太不注意身体了,"医生责备道,"年纪轻轻的,怎么能这么糟蹋自己?"

林晓梅虚弱地笑了笑:"我没事,休息一下就好了。"

医生摇摇头:"不行,你需要好好住院观察几天。"

林晓梅很担心,住院意味着不能工作,不能工作就没有收入。更重要的是,她刚刚得到提拔的机会,如果因为生病而耽误了,可能会失去这个难得的机会。

她正发愁时,病房的门被推开了。林晓梅抬头一看,竟然是张志强,他满头大汗,显然是匆忙赶来的。

"志强哥,你怎么来了?"林晓梅惊讶地问道。

张志强走到床前,关切地问道:"我听说你病了,就赶紧过来看看。你感觉怎么样?"

林晓梅不解:"你怎么知道我病了?"

"王芳给村里打电话了,"张志强解释道,"说你晕倒了,在县医院住院。我一听就赶紧过来了。"

林晓梅这才明白,原来是王芳告诉了村里的人。她有些感动,也有些担忧:"你别告诉我爸妈,我不想让他们担心。"

张志强点点头:"我知道。你放心,我没有告诉叔叔阿姨。"

接下来的几天,张志强一直守在医院里,照顾林晓梅。他每天早上去市场买新鲜的蔬菜和肉,亲自下厨给林晓梅做饭。

"志强哥,你不用这样的,"林晓梅感到有些过意不去,"你还要上班呢,不能一直在这里照顾我。"

张志强摇摇头:"没关系,我请了假。你一个人在外面生病,我不放心。"

林晓梅沉默了,心里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她从未被人这样细心地照顾过,尤其是在她最脆弱的时候。

第三天晚上,林晓梅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医生说,再观察一天,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出院了。

张志强坐在病床边,轻声问道:"晓梅,你出院后有什么打算?"

"回厂里上班呗,"林晓梅笑了笑,"李主任说要提拔我到技术岗位,我可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张志强沉默了一会儿,最终深吸一口气:"晓梅,我想和你说一件事。"

林晓梅看了他一眼,从他严肃的表情中,她猜到他要说什么,心里顿时紧张起来。

"你先别急着拒绝,"张志强仿佛看透了她的心思,"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支持你。"

林晓梅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我知道你想靠自己闯出一片天,"张志强继续说道,"我尊重你的选择。但我希望你知道,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我。"

这番话让林晓梅心里一暖,但她还是摇了摇头:"志强哥,谢谢你的好意。但我现在还不想考虑婚姻的事情。"

张志强笑了笑:"我明白。我不急,可以等你。"

林晓梅看着张志强坚定的眼神,心里有些动摇。她不得不承认,这几天的相处,让她对张志强有了新的认识。

他不像王建国那样有文化、有抱负,但他踏实可靠,真诚勇敢。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是他不顾一切赶来照顾她。

但林晓梅很快又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她不想因为一时的感动就做出决定,她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志强哥,"林晓梅轻声说,"我真的很感谢你这几天的照顾。但我现在想专注于工作和学习,暂时不想考虑其他事情。"

张志强点点头,没有表现出任何失望:"我理解。你好好休息吧,明天我来接你出院。"

第二天,林晓梅顺利出院,张志强送她回到了宿舍。临别时,张志强递给她一张纸条:"这是我在煤矿的电话,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可以打给我。"

林晓梅接过纸条,轻声道谢。看着张志强离去的背影,她心里有些复杂,但更多的是一种坚定——她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回到厂里后,林晓梅很快投入到了工作中。李主任如约提拔她到了技术岗位,负责新型纺织机的操作和维护。

这份工作比以前更具挑战性,但也更有成就感。林晓梅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技术知识,很快就掌握了新机器的操作要领。

"林晓梅,你真是个难得的好苗子,"李主任赞叹道,"像你这样勤奋又聪明的姑娘,将来一定有出息。"

林晓梅谦虚地笑了笑:"这都是李主任给我机会,我一定会好好干的。"

06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半年过去了。林晓梅在县纺织厂工作得风生水起,不仅技术日益精湛,还被评为了"先进工作者"。

这天,林晓梅正在车间忙碌,突然听到有人喊她的名字。她抬头一看,竟然是王芳。

"晓梅,"王芳神色慌张,"你村里来人了,说是你母亲病了,让你赶紧回去。"

林晓梅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谁来的?"

"是个男的,姓张。"王芳回答。

林晓梅立刻明白了来人是谁。她急忙放下手中的工作,跑到厂门口。果然,张志强正站在那里,脸上写满了焦急。

"志强哥,我妈怎么了?"林晓梅着急地问道。

"阿姨突然高烧不退,已经送到乡卫生院了,"张志强解释道,"叔叔让我来叫你回去看看。"

林晓梅二话不说,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请了假,就跟着张志强赶回了村里。

一路上,她心急如焚,不停地询问母亲的病情。张志强尽量安抚她:"别太担心,医生说不是大问题,休养几天就好了。"

到了村里,林晓梅直奔乡卫生院。看到母亲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她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

"妈,"林晓梅握住母亲的手,眼泪在眼眶中打转,"你怎么样?"

母亲虚弱地笑了笑:"没事,就是有点感冒,发烧了。志强看见了,非要去叫你回来,我说不用,他就是不听。"

林晓梅转头看了看站在一旁的张志强,心里既感激又有些责怪。她知道,母亲的病可能没有那么严重,张志强之所以急着叫她回来,或许是因为其他原因。

但当她看到张志强关切的眼神,又忍不住心软了。无论如何,他是真心关心她和她的家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谢谢你,志强哥,"林晓梅轻声说,"谢谢你照顾我妈。"

张志强摇摇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母亲的病很快就好转了,医生说再观察一天就可以出院。林晓梅决定在村里多待几天,照顾母亲,顺便也看看许久未见的父亲。

回到家里,林晓梅发现,家里的一切都变得有些不同了。父亲似乎苍老了许多,家里的农活也明显比以前杂乱了。

"爸,您这是..."林晓梅心疼地问道。

父亲摆摆手:"没事,就是最近农活多,有点累。"

林晓梅这才意识到,自己离家这么久,家里的农活全都落在了年迈的父母身上。尤其是母亲生病后,父亲一个人更是忙不过来。

"爸,对不起,"林晓梅内疚地说,"我不该丢下你们不管。"

父亲叹了口气:"你有自己的生活,爸爸理解。只是希望你能够多回来看看我们。"

林晓梅点点头,心里决定,以后一定要多回家看看,不能让父母太过劳累。

晚上,林晓梅在厨房做饭,张志强来访。他带来了一些自家种的新鲜蔬菜,还有一些他从煤矿带回来的稀罕物。

"志强啊,来了,"父亲热情地招呼道,"快坐下吃饭。"

林晓梅看着父亲对张志强亲切的态度,不禁有些惊讶。看来,在她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张志强经常来家里帮忙,已经和父母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饭桌上,父亲不停地给张志强夹菜,时不时地表达谢意:"要不是志强帮忙,家里这些活我一个人哪能干得完啊。"

林晓梅低头吃饭,心里思绪万千。她没想到,自己离开后,张志强竟然默默地照顾着她的父母。

"志强哥,"饭后,林晓梅找到机会单独和张志强说话,"谢谢你照顾我爸妈。"

张志强笑了笑:"不用谢,我就住在村里,帮点忙是应该的。"

林晓梅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了心中的疑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已经拒绝了你的提亲。"

张志强沉默了一会儿,最终抬起头,直视林晓梅的眼睛:"因为我尊重你的选择,但这不代表我会放弃。我想用行动证明,我是真心对你好的。"

这番话让林晓梅心里一颤。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一个人对自己的真心。这种感觉,和当初王建国给她的完全不同。

王建国的爱是轻飘飘的,随着命运的变化而改变;而张志强的爱,却像是大山一样,无论风吹雨打,都坚如磐石。

"志强哥,"林晓梅犹豫了一下,"我真的很感动,但我现在还不能..."

"我明白,"张志强打断了她的话,"你不用给我答复。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一直在这里,等着你。"

林晓梅望着张志强坚定的眼神,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点点头,表示理解。

回到县城后,林晓梅的生活又恢复了正轨。她在纺织厂的工作越来越出色,甚至被厂里选为了技术骨干,参加了省里组织的培训。

这期间,张志强时不时会来看望她,带来一些家乡的特产和父母的问候。每次见面,他都很尊重林晓梅的工作和生活,从不干涉她的决定。

林晓梅也渐渐发现,自己对张志强的感觉有了微妙的变化。她开始期待他的到来,期待听到他讲述村里的新鲜事。

07

一天,林晓梅下班回到宿舍,王芳神秘地拉住她:"晓梅,我告诉你个消息,你可别生气。"

林晓梅疑惑地看着她:"什么消息?"

"王建国回来了,"王芳小声说,"他在厂门口等了你一下午,被李主任赶走了。"

林晓梅愣住了。自从那天退婚后,她和王建国再也没有见过面,甚至连他的消息都没有听说过。

"他找我干什么?"林晓梅冷静地问道。

王芳摇摇头:"不知道,他没说。不过,他说明天还会来找你。"

林晓梅沉默了。她以为自己已经忘记了王建国,忘记了那段痛苦的回忆。但此刻,她发现,那些记忆只是被埋在了心底,从未真正消失。

第二天,林晓梅刻意晚了一会儿下班。当她走出厂门时,果然看到王建国站在那里,穿着一身整洁的西装,手里还提着一个礼品袋。

"晓梅,"王建国快步上前,"你总算出来了。"

林晓梅冷淡地点点头:"有事吗?"

王建国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我...我是来看看你的。听说你在县里工作得很好。"

"谢谢关心,"林晓梅礼貌地说,"如果没别的事,我要回宿舍了。"

"等一下,"王建国拦住她,"我有话要和你说。能找个地方坐下来谈谈吗?"

林晓梅思考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她并不想和王建国多说什么,但她也想知道,他这次来找她到底是为了什么。

两人来到厂附近的一家小饭馆,找了个角落坐下。王建国点了几个菜,林晓梅则一直保持沉默。

"你...过得怎么样?"王建国试探性地问道。

林晓梅淡淡地回答:"还行,不好不坏。"

王建国似乎有些紧张,他喝了一口水,才鼓起勇气说道:"晓梅,我想和你道歉。当初...当初我太冲动了,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林晓梅抬起头,平静地看着他:"你不用道歉,那是你的选择。"

"不,"王建国坚定地说,"那是我人生中最大的错误。我和那个大学同学在一起后,才发现我们根本不合适。她嫌我土气,嫌我家里穷,最后...最后她和一个城里的干部儿子好上了。"

林晓梅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她不知道该为王建国感到难过,还是该为他的遭遇感到一丝快意。

"晓梅,"王建国深吸一口气,"我想重新开始。我知道我伤害了你,但我希望你能给我一次机会。我已经毕业了,分配到了县政府工作,可以照顾你。"

林晓梅有些惊讶,她没想到王建国会提出这样的请求。一年前,她或许会因为这番话而欣喜若狂;但现在,她心里却平静如水。

"建国,"林晓梅轻声说,"谢谢你的好意,但我不能接受。"

王建国显得很震惊:"为什么?是因为我当初的行为吗?我可以弥补..."

"不是因为你,"林晓梅打断了他的话,"是因为我已经不是当初的我了。这一年里,我学会了独立,学会了依靠自己。我不再需要其他人来定义我的人生。"

王建国沉默了,脸上的表情复杂。最终,他苦笑着说:"是因为那个姓张的吧?我听说他经常来看你。"

林晓梅摇摇头:"志强哥是个好人,但我和他现在只是朋友。我拒绝你,不是因为他,而是因为我自己的选择。"

晚饭后,林晓梅婉拒了王建国送她回宿舍的提议,独自一人走在回去的路上。夜色渐深,街灯的光晕笼罩着她,影子被拉得很长。

她突然想起了张志强,想起了他每次来看她时的那种踏实感。和王建国相比,张志强或许没有高学历,没有体面的工作,但他的真诚和坚定,却是王建国永远无法比拟的。

回到宿舍,林晓梅辗转难眠。她回想着这一年来的经历,从被退婚的痛苦,到独自闯荡的坚强,再到现在的成长蜕变。

她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依靠别人定义自己的女孩了。她有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生活。无论是王建国的回头,还是张志强的坚守,都不再能轻易撼动她的内心。

但同时,她也不得不承认,在内心深处,她对张志强有着特殊的感情。那不是因为感激,不是因为依赖,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尊重。

第二天一早,林晓梅决定回村一趟。她向厂里请了假,收拾好行李,独自踏上了回家的路。

到村子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林晓梅先回家看望了父母,然后,她鼓起勇气,敲响了张家的门。

开门的是张母,看到林晓梅,她惊喜地叫了起来:"晓梅!你怎么来了?快进来坐。"

林晓梅跟着张母进了屋,环顾四周,没有看到张志强的身影。

"志强呢?"她试探性地问道。

"他在煤矿上班呢,"张母解释道,"前两天矿上出了点事故,他们加班抢修。估计要晚上才能回来。"

林晓梅点点头,心里有些失落,但也松了一口气。她还没想好该怎么面对张志强,怎么表达自己的心意。

"伯母,"林晓梅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志强哥...他以前有没有机会上大学?"

张母愣了一下,随后叹了口气:"你知道了?"

林晓梅摇摇头:"我只是听村里人说过一些,不知道具体情况。"

08

张母倒了一杯水给林晓梅,坐下来缓缓讲述:"那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志强的成绩很好,村里老师说他考大学没问题。但那时候他爸刚去世不久,家里就靠我一个人种地维持生计,还有他弟弟妹妹要上学。"

"所以,他放弃了考大学的机会?"林晓梅轻声问道。

张母点点头:"他说他是家里的长子,有责任照顾家人。他主动放弃了考试,选择去煤矿工作,这样收入更稳定一些,能供弟弟妹妹上学。"

听到这里,林晓梅的眼眶湿润了。她想起王建国考上大学后的态度,再对比张志强的选择,两人的差距不言而喻。

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前途,可以抛弃曾经的承诺;而另一个人,却可以为了家人的幸福,放弃自己的梦想。

"伯母,"林晓梅鼓起勇气说道,"我想等志强哥回来,有些话想当面和他说。"

张母笑了笑,眼中闪烁着慈爱的光芒:"好,你就在这等他吧。我去做饭,今天你们好好聊聊。"

晚上七点左右,张志强回到了家。看到林晓梅坐在自家的客厅里,他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晓...晓梅?"他结结巴巴地问道,"你怎么来了?"

林晓梅站起身,走到他面前:"志强哥,我有话想和你说。"

张志强点点头,脸上的表情既期待又紧张。

"我听说了你为什么没去考大学,"林晓梅直视着他的眼睛,"我也明白了,为什么你一直默默地照顾我和我的家人。"

张志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都是小事,不值一提。"

"不,"林晓梅摇摇头,"那不是小事。你为了家人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这种责任感和担当,是我最尊敬的品质。"

张志强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等待她接下来的话。

林晓梅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志强哥,我知道我以前拒绝了你。但现在,我想对你说...如果你还愿意的话,我想和你一起,创造属于我们的幸福。"

张志强愣住了,眼中的惊喜让林晓梅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你是认真的吗?"张志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林晓梅点点头:"我很认真。这一年来,我经历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我明白了,真正的幸福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两个人一起创造的。"

张志强激动地握住了林晓梅的手:"晓梅,我...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我只能保证,我会用一生的时间,来证明你今天的选择是对的。"

林晓梅笑着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光。

就这样,林晓梅和张志强在众人的祝福中,举行了简单而温馨的婚礼。婚后,林晓梅继续在县纺织厂工作,而张志强则在煤矿辛勤劳作。

日子虽然不富裕,但两人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林晓梅在县城开了一家小裁缝铺,利用自己在纺织厂学到的技能,为当地人提供服装修改和定制服务。

张志强则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普通工人晋升为煤矿的技术骨干,收入也有了明显提高。

三年后的一天,林晓梅和张志强坐在自家的小院子里,看着夕阳西下。这时,林晓梅突然问道:"志强,你后不后悔当年没去上大学?"

张志强想了想,摇摇头:"不后悔。如果当时我选择了上大学,可能就不会遇见你,不会有今天的生活。"

林晓梅靠在他肩膀上,轻声说:"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当初建国没有退婚,我们会不会在一起?"

张志强笑了笑:"那我可能会孤独终老了。不过,我相信缘分这个东西。如果我们真的有缘分,无论经历什么,最终都会在一起。"

林晓梅点点头,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她知道,只要有这个man陪在身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有勇气去面对。

"志强,"林晓梅轻声说,"谢谢你一直等我。"

张志强握住她的手,温柔地说:"不,是我要谢谢你,谢谢你选择了我,给了我一个完整的家。"

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仿佛要一直延伸到未来的岁月中去。

在那个变革的年代,在无数人追逐梦想的浪潮中,林晓梅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那不是来自外表的光鲜,不是来自地位的高低,而是来自一颗真心的守护,一份执着的坚守。

这或许不是最轰轰烈烈的爱情,但却是最温暖持久的陪伴;这或许不是最耀眼的成功,但却是最踏实的幸福。

在1979年那个夏天,当未婚夫考上大学后跟她退婚,当第二天就有人来她家提亲,林晓梅做出的选择,改变了她的一生。而今天,她终于明白,那个选择,让她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来源:九申体育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