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碳”加“绿” 小院儿美了居民乐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6 15:34 2

摘要:宣传低碳环保知识、引进社区碳普惠驿站、设置碳积分兑换平台……为积极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健康、环保的生活环境,今年2月,太原市杏花岭区中车社区启动了以“绿色共生,‘碳’见未来”为理念的“零碳”社区建设。这是我省首个开展“零碳”建设的社区。

宣传低碳环保知识、引进社区碳普惠驿站、设置碳积分兑换平台……为积极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健康、环保的生活环境,今年2月,太原市杏花岭区中车社区启动了以“绿色共生,‘碳’见未来”为理念的“零碳”社区建设。这是我省首个开展“零碳”建设的社区。
何为“零碳”社区?开展“零碳”社区建设,中车社区有哪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居民是如何积极参与到社区的减碳行动中?3月25日,山西晚报记者来到杏花岭区中车社区进行实地探访。
打造碳普惠驿站提升居民减碳意识
3月25日,中车社区内格外热闹:滚动大屏幕上,持续播放着低碳环保海报,科普节水、绿色出行、节电窍门等画面,向居民传递着节能减排的相关知识;社区门口,刚建成不久的碳普惠驿站前围满了人,十余位居民排着队,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将自己从家中整理出的废旧衣服投递进驿站内一个名为碳普惠平台的操作机。
“大家不要着急,一个一个来。咱们驿站的这个碳普惠平台,可以通过你们投递的物品兑换碳积分,碳积分可以当钱花,能在平台上兑换全国各地特产。”看着前来投递物品的居民越来越多,工作人员不停地介绍着平台的使用方法。
记者仔细观察起这个近两米高的碳普惠平台。从表面上看,它与平时在别的社区内常见的绿色垃圾回收箱没有太大区别,但内部却大有乾坤。此时,一位居民向碳普惠平台投递了一包废旧衣服,平台上立刻显示出投递物品为可回收物,同时,显示出废旧物品的重量、可以兑换的二氧化碳排量等。“你好,你捐的衣服总共是1.1千克,能兑换2.5千克二氧化碳,我们今天现场有活动,2.5千克二氧化碳可以领取4个鸡蛋……”称量结束后,一名工作人员向居民认真地介绍着。
“可别小看了这个平台,居民投递物品后,它会通过传感器称重、传输、记录可回收物品的重量并上传至云端,平台经过远程图像识别和传感器技术自动识别物品属性,不仅可以预防其他不可回收物,屏幕还链接小程序,通过小程序与智能碳核算计量系统连接,居民就可以快速查看自己的投放记录、积分兑换等功能。”工作人员向山西晚报记者介绍。
中车社区书记兼主任薄丽娜介绍,为推动社区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向居民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理念,今年2月中旬,中车社区先行先试,联合山西元森绿色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了家门口的这间碳普惠驿站。目前,中车社区已成为我省首个启动零碳社区建设的社区。
采取碳减排和碳中和措施小区绿化面积达35%
中车社区,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解放北路,辖区面积0.72平方公里,常住居民5642户、9419人。社区拥有驻地单位7家,辖区门店216家。
近年来,社区一直致力于通过辖区居民的共同努力,减少碳排放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健康、环保的生活环境。
“所谓零碳社区,并不是不排放二氧化碳,而是在社区的建造、改造和运营的各个阶段,采取碳减排和碳中和措施,实现区域内二氧化碳净排放量小于或者等于零,从而达到碳的净零排放。”零碳社区项目负责人、山西元森绿色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瑞芳向山西晚报记者介绍。
为更好地实现区域内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社区除了广泛宣传节能环保知识、建立碳惠普驿站外,还在建造、改造和运营的各个阶段,采取碳减排和碳中和措施。
“一个社区的节能环保工作做得到不到位,物业部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从2024年开始,社区物业相关部门便形成责任制,要求不论寒暑假日,每日都安排专业人员对绿化区域进行维护,确保植物健康生长。”薄丽娜表示,为合理规划社区的绿化布局,从2024年起,社区全面采用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在保证植物健康生长的同时,进行环保性整改举措。
为鼓励居民绿色出行,提升小区整体安全性,2024年,社区还安装集中了充电桩。每周五,定期联合社区居民及辖区企业,开展“靓丽星期五”活动,清理辖区垃圾、摆放乱停放电动车,此举不仅改善了辖区环境,也成功打造了绿色、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薄丽娜表示,截至目前,不仅小区绿化面积大幅提升,已达35%,居民在参与社区组织的活动中,也潜移默化地减少了碳排放,有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中车广场小区凭借较高绿化率、活动区域丰富等优势,被评选为太原市“园林小区”称号。
从“衣食住行用”五个维度入手持续深化“零碳”社区建设
如何引导居民在生活和工作中,实现碳减排和碳中和措施,最终达到碳的净零排放呢?高瑞芳介绍,通过由碳普惠驿站内的碳普惠平台,居民可以从“衣食住行用”五个维度入手,旧衣回收、参与光盘行动、节水节电节气、选择绿色交通出行……通过链接智能碳核算计量系统产生的数据,获得对应的碳积分。
为提高居民节能降碳的积极性,该公司还在碳普惠平台打造碳集市。居民只要通过从“衣食住行用”五个维度积累下碳积分,均可利用积分,在碳集市平台兑换全国各地特产。“除了兑换生活物品,我们在微服务平台还开展了不少有意思的活动,比如,我们最近与部分商家策划了插画、茶道等活动,居民的积分如果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提前预约,这样不仅促动居民参与到更多低碳行动中来,也助推了居民自愿减碳的意识。”高瑞芳说。
与此同时,为持续深化“零碳”社区建设,中车社区还围绕“绿色共生,‘碳’见未来”理念,针对辖区居民、非公企业、驻地单位开展过各类公益活动,以此提升居民的节能环保意识:针对社区,通过开展“小宝赶大集暨图书捐赠”活动,使居民互通有无,让旧物“焕发新生”,减少资源浪费,孩子们也通过切身实践和体验,培养了勤俭节约品德、增强了爱心奉献意识;针对非公企业,通过开展过“绿色出行日”活动,鼓励企业员工在特定日期步行、骑车或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针对驻地单位,通过邀请专业人员为企业讲解低碳经济、碳足迹核算、节能减排技术知识,不仅有助于企业实现绿色转型,还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碳普惠驿站及碳集市的建设,也获得居民的点赞、好评。“只要加入这个平台,你看,我前几天用可循环塑料袋获得5积分、在超市购买可持续绿色商品获得100积分,今天在平台上一看,30积分就可以换个防晒头巾、368积分可换便携雨伞。现在,除了有了节能减排的意识,通过低消费也能有收益,真不错!”居民马老太太高兴地说。
“社区实现‘零碳’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零碳’社区,我们正在持续努力,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节能意识。”薄丽娜表示,接下来,将从多个方面,助力社区向零碳目标迈进:在能源结构优化方面,将引进太阳能板、光伏座椅等可再生资源设备,提高小区内清洁能源的自给率;在宣传与培训工作上,定期开展多样化零碳知识的宣传活动和讲座,组建自己的零碳志愿者团队,邀请专业人员为居民讲解零碳技术和理念,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继续开展旧物新生、零碳社区摄影比赛等创意活动,增强各年龄段居民对零碳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鼓励辖区内企业采用节能设备和环保材料,推动商业低碳化、绿色化转型,形成全面参与的良好氛围。”薄丽娜说。

山西晚报记者李婷

来源:山西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