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耕正酣时节,平川镇创新推行“地膜革命”,通过“发放+指导+回收”三位一体工作法,将厚度达0.015毫米的高标准地膜送入农户家中,为耕地穿上了可持续的“环保铠甲”。
春耕正酣时节,平川镇创新推行“地膜革命”,通过“发放+指导+回收”三位一体工作法,将厚度达0.015毫米的高标准地膜送入农户家中,为耕地穿上了可持续的“环保铠甲”。
在贾家墩村农资发放点,堆满地膜的库房前人头攒动。“我去年试种40亩玉米,用的都是镇上推荐的加厚地膜,这种地膜不仅保温、保湿、保墒,还更容易回收残膜。”种粮大户杨克中边清点新领的12卷地膜边说。
据悉,该镇今年统筹调配高标准地膜206吨,建立10个村级集中发放点,采用“以需定供、精准投放”模式,确保全镇春播作物地膜全覆盖。同时,10个村级“地膜银行”也在持续发力,严格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兑换”的原则进行以旧换新。
“现在不仅每卷地膜补贴35元,回收的旧膜还能变现”三二村党支部书记潘峯举着新旧地膜样本向村民算起经济账。
为调动农户使用加厚地膜的积极性,农技人员通过科普讲座、入户宣传等方式,向农户详细讲解传统地膜残留的危害,以及加厚地膜在抗老化、可回收性上的优势。
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希刚介绍,“加厚地膜的应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多重效益,其保温保湿性能和抑制杂草生长功能,能够有效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提升作物产量;其抗拉伸特性不仅延长了覆盖周期,实现“一膜多用”的集约化种植模式,还显著降低地膜破损率,使田间残膜更易回收。此外,通过这种“农户收集-站点归集-企业再生”的闭环体系,可将回收地膜加工为再生塑料颗粒,既为塑化产业提供绿色原料,又能有效解决传统地膜产生的“白色污染”问题。”(宋玺)
来源:临泽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