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许多外卖、骑手来说,电动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更是他们谋生的“伙伴”,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需要通过租赁方式获得电动车,这也催生了很多租车平台的出现。然而,扫码换电柜用了一次电池就被自动扣了一个月租金、租车仅两天也按月结算……隐藏在租赁合同中的“霸王条款”让他们苦
对于许多外卖、骑手来说,电动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更是他们谋生的“伙伴”,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需要通过租赁方式获得电动车,这也催生了很多租车平台的出现。然而,扫码换电柜用了一次电池就被自动扣了一个月租金、租车仅两天也按月结算……隐藏在租赁合同中的“霸王条款”让他们苦不堪言。
杨先生表示,自己刚到无锡找工作,当时没有电动车,就通过699元/月的价格租赁了一辆电动车,然而由于过年前天气比较冷,他只坚持干了6天就回打算不干了。没想到一个月以后,租赁公司扣了他699元,他认为自己租赁的电动车明明只使用了6天,为何要扣满一个月,他感觉自己吃亏了,要求退回多余款项遭拒。于是打电话向当地市场监管局投诉。
无锡市梁溪区市场监管局广益一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类似小杨这样的案例并非孤例,他们在受理投诉和举报过程中发现,去年以来本地区外卖小哥与电瓶车租赁公司的纠纷有近50例,内容涉及租车费用高昂、退费困难等问题,且租赁合同存在加重消费者负担的情况,众多外卖骑手深受其扰。他们发现很多类似“霸王条款”往往隐藏在冗长的用户协议中,小哥稍不注意就会“中招”。由于电瓶车租赁属于新兴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加上小哥群体普遍缺乏法律意识,维权难度较大。
无锡市梁溪区市场监管局广益一分局局长王林峰告诉记者,外卖骑手作为新就业社会群体,选择租车的人群中不少是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他们社会经验也相对欠缺。为破解小哥群体的维权困境,梁溪区市场监管局广益一分局、广益司法所、广益派出所和律师事务所四方联合成立了工作专班,通过召开“护航者联盟”会议,联动磋商的方式建立针对疑难消费纠纷的共商共议机制,形成的“行政监管+法律调解+刑事侦查+专业诉讼”全链条闭环,由此探索解决类似问题的有效对策。
某电动车租赁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律师针对协议里的一些内容提出了修改建议,诸如“起租期为一个月”需要作为重点内容在条款上加深突出显示,“最终解释权归我们甲方所有”不合乎规定。最终,电瓶车租赁公司对用户协议进行了修改,删除了不合理条款。将在协议里会去掉。
无锡市市场监管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副处长陈波表示,“护航者联盟”旨在为疑难消费纠纷还有新业态新场景的消费纠纷出谋划策,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也为管理部门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化解处理消费纠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板。这种有利于快速厘清责任主体,提高纠纷解决效率的模式将推广到直播带货等新消费领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季娜娜
校对 盛媛媛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