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业务员日记》:内外交困中勉力杀出重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1 20:33 3

摘要:传统媒体影响力日渐萎缩,新媒体格局又在转型中迎来一浪高过一浪的变革,这些对于我这样年过不惑仍坚守在报纸阵地上的媒体人来说,每过一年都要面对极具风险的挑战。未读推出的“五十岁打工人”书系中,《广告业务员日记》和我的工作类型最为接近,面对的风险和挑战也很相像,读罢

传统媒体影响力日渐萎缩,新媒体格局又在转型中迎来一浪高过一浪的变革,这些对于我这样年过不惑仍坚守在报纸阵地上的媒体人来说,每过一年都要面对极具风险的挑战。未读推出的“五十岁打工人”书系中,《广告业务员日记》和我的工作类型最为接近,面对的风险和挑战也很相像,读罢这本书,说不尽的苦涩一发涌上心头,心态甚至在崩溃边缘游走。

现如今,媒体的影响力是个很玄幻的存在,附加于其上的媒体市场影响力更是下滑十分明显。广告依托媒体而存在,在中国其实已经为大的网络平台和各方自媒体号瓜分殆尽。在日本等国家,由于阅读习惯和网络信号等问题,报纸、电视的衰落还不像中国这么明显。饶是如此,作者福永耕太郎在这个需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中,50岁+“高龄”还能坚守阵地,我在满满的佩服中还是替他挤出一丝苦笑。

作者的岗位是广告公司的外联人员,和我们搞经营的同志身兼多职不同,他的任务主要是对接客户和媒体,而创意和设计工作另有人负责。于是,就有了开篇那充满压抑感的一幕——对外,自己需要看甲方的脸色;对内,主要负责创意的工作人员也想超然于他们之上,把业务员当成牛马。

正如封底上简介所述,作者的工作的确是一体两面。这份工作有面子——与广告公司和媒体打交道,在记者和编辑之间建立起关系网,很多事情可以提前知晓,很多事情可以找熟人搞定,隐形福利就有不少。更何况,这份工作还有里子——本身业务员的收入就不算低,再拿着公司发放的“公关费”,陪着客户夜夜笙歌,这种自豪感是前所未有的。作者在不少地方着重提到,自己在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面前总是挺直腰杆,应该说工作给自己带来了莫大的满足感。

不过,这份工作说到底也是服务人的。为了金钱,自己需要面对的又是各种混乱乃至屈辱。对内,创意部的工作人员可以对自己指手画脚,同行还面临着你死我活的残酷竞争,感觉书中逼近大打出手的桥段不可胜数。对外,面对甲方爸爸各种无理甚至刁难性的要求,自己还需要与之斗智斗勇,在接受各种“丧权辱国”的要求的同时,还要尽可能从字典中挑选合适的语句,对于金主无法实现的要求给予便于理解的解释。

内外交困中,自己既要尽快学会各种灰色的本领,以应对层出不穷、五花八门的状况;又要练就喝酒、熬夜、超时工作、自我修复等看似无关实则一锤定音的能耐,方能在觥筹交错、纸醉金迷中全身而退且不耽误正经事。这样的局面,对于年轻人来说已是一团乱麻,身为中老年人的福永还多了一项考量,那就是家庭。整部作品突出的是实实在在的混乱,一桩桩接踵而来的难题,让身为读者的我已经抓狂,作者竟然能抓大放小,身处乱世仍能勉力杀出重围,我实在不知道是该为他的坚守而鼓掌,还是该为他的坚守而感到不值。

推己及人,再看看自己当下的处境。同样是行业处于勃兴期的时候躬身入局,也经历行业最辉煌的时段,又同样在“人到中年百事哀”的时候面临各种挑战,相比作者,我其实缺少直面困难的勇气。封面上那句“没有什么比下跪更好用了”,对于作者的行业来说还算有用,轮到自己,怕是连下跪的对象都找不到了。想想作者还比我大10岁有余,我在羡慕和佩服的同时,是不是也要更具体地考虑一下该如何转型呢?

来源:泽洋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