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易”到“交心”!京东和品牌的共创玩法,解锁打动用户的新姿势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1 18:28 1

摘要:面对品牌对“品销誉同步增长”的需求和消费者对“有温度体验”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跳出“单纯供货-平台卖货”的浅层合作,与平台携手打造深度定制的营销共创模式,实现从“交易”到“交心”的跨越。

● 作者 | 李东阳 来源 | 首席营销官

2025年,品牌与平台的深度共创,正成为市场增长的核心引擎。

如果你持续关注消费领域就会发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回归的不仅仅是“销量比拼”,品牌与平台的协同价值也在加速释放。

面对品牌对“品销誉同步增长”的需求和消费者对“有温度体验”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跳出“单纯供货-平台卖货”的浅层合作,与平台携手打造深度定制的营销共创模式,实现从“交易”到“交心”的跨越。

近期,笔者在深度洞察市场动态时发现,今年夏季,依托平台与品牌双方生态优势深度协同,京东接连打造京东618夏日歌会、HUAWEI Pura 80新品“红的会赢”、华为重磅新品周三场营销大事件,精准达成新品节奏、用户需求与品牌价值转化的同频共振。如今,华为以18.1%的份额重返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榜首,更让“买华为上京东”认知愈发牢固。

带着对这一合作的探究,笔者梳理了京东与品牌的共创逻辑,还原出平台助力品牌激活线下线上全域势能、拓宽用户增量、达成品销合一的成长动线,以期给行业带来参考。

以娱乐IP为支点
让平台成为品牌与年轻人的连接点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京东618大促的流量混战中,单纯的折扣信息已沦为用户指尖划过的背景音,难以打动消费者。真正有效的营销,需跳出“卖货思维”,打造能承载情绪共鸣、留存品牌记忆的沉浸式体验——而娱乐IP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载体。2025京东618夏日歌会,便验证了这一逻辑的有效性。

这场歌会没有走“流量堆砌”的老路,而是京东与品牌深度协同,以“合作、回忆、融合”为核心视角,串联起跨时代、跨领域的人文情怀叙事,用经典旋律勾起不同年龄段用户的共鸣。据笔者观察,不少用户在微博讨论华为手机“歌单里的青春”、在小红书分享用华为“现场打卡照”,不知不觉中,华为的品牌形象与“陪伴”“靠谱”的情感标签绑定在一起。

更关键的是,二者打破了大多数品牌营销“娱乐引流”与“销售转化”的断层。以京东618夏日歌会为载体,京东为华为构建了一条贯穿全周期的品效协同链路,为华为活动声量与品牌力完成蓄力。

从前期发挥社媒传播力接连二三波阵容竞猜到全阵容官宣,层层递进完成用户蓄水、“京东请全国人民看演唱会”以及发起粉丝云选歌互动;再到站内协同电商资源同步上线华为大额券、新品专属权益福利,让被歌会吸引的用户能直接“从种草到拔草”;同时更依托平台影响力在传播场高能造势,通过跨界联动,用华为新品nova 14点亮武汉地标摩天轮,强化品牌声量与产品曝光。

据公开数据,活动期间华为品牌手机类目商详UV同比大幅增长,京东站内总曝光量超5.9亿,这种“品-销-誉”同步跃升的效果,是单纯促销难以实现的。

不难发现,京东618夏日歌会跳出“流量堆砌”的营销惯性,依托于平台对娱乐内容的深度理解与IP资源,将华为的品牌营销曝光从商业场延伸至大众娱乐的范畴,让声量变成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度与好感度,为后续转化奠基。

深入年轻人文化:
让平台成为品牌与用户共创的舞台

当下社交传播场,一个普遍现象是,品牌精心设计的营销方案,有时也难敌网友的即兴玩梗。在笔者看来,当谐音、拆解等形式的明星名字梗在社交平台自然发酵时,它便不再是单纯的网络热词,而是成为品牌与用户深度沟通、沉淀品牌资产的宝贵契机。

能否抓住这一契机,核心在于品牌能否根据不同品类的定位与目标人群,制定差异化的转化策略,而非简单借势流量。京东与华为的新品营销,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第一,押注“红”梗:以三重符号绑定明星惠英红,差异化营销击中用户心智。

品牌扎堆请明星站台早已内卷成“表格大战”,用户对千篇一律的明星站台出现审美疲劳。笔者发现,京东显然是打破了这种惯性。

京东将“红”定为核心传播符号,并巧妙锁定明星惠英红,以其名字中的“红”、产品主推色的“红”、京东LOGO的“红”,构建起三重“红”元素交织的视觉与语义强关联,再借“红的会赢”话题点发力,让明星、品牌、平台不再是孤立个体,而是形成相互赋能的传播整体。

在京东的撮合下,惠英红“实力派”“敢拼敢赢”的个人标签,与华为高端机型追求“硬核性能”的产品调性高度契合并协同发力——二者皆以实力为内核,不依赖表面噱头,而这份“靠实力说话”的共鸣,更与京东LOGO的“红”形成深层绑定。京东的“红”不仅是视觉符号,更承载着平台对品质的保障、对用户需求的精准响应。

从明星人设、产品特性,延伸至平台服务的信任感知,让“红的会赢”不仅是谐音梗,更成为“靠谱明星 + 硬核产品 + 可靠平台”的三重实力背书,比脚本化的广告台词更具说服力,也彻底消解了营销的生硬感。

另外,笔者发现,平台的巧思更体现在全周期的节奏把控与多场域联动上:预热期发布“都让让你的红来了”主题海报造悬念提前勾起用户好奇;由惠英红亲自下场官宣强互动,引发粉丝热议,快速强化认知;同时联动京东电脑、电竞、服饰等16大场域官号矩阵,以“红的会赢”大字报玩梗,形成全域传播声势;以及惠英红参与微博电影之夜策划探班Vlog,趁势延展HUAWEI Pura 80 Pro首销日明星合照热度,同步在站内发起“红运新品1元抽”活动,持续拉动用户参与。

最终,“红”不仅是贯穿全程的视觉锤,更演变为用户自发传播的“好运符号”。笔者发现,这场营销成功霸榜全网多平台热搜,其中 #红的会赢# 微博话题阅读量破亿,更登顶今日头条热榜首位,让HUAWEI Pura 80系列的高端形象深入人心,也让用户记住了“买华为高端机,上京东有惊喜”。

第二,玩转“萌”梗:以场景化体验圈粉,抢占年轻人流量。

如果说“红的会赢”瞄准的是华为高端用户,那么聚焦更广泛的大众市场主推HUAWEI Pura 80与平板新品,京东在制定策略时并没有延续高端机型的“硬核”路线,而是围绕华为“鸿蒙操作系统5”卖点,嫁接萌主IP玩转出圈谐音梗,打造“萌的有一套”华为重磅新品周,重构品牌与年轻群体的沟通方式。


线上,营销玩法深度贴合年轻用户互动习惯:从“萌主价到”专属活动释放独家限量“萌主”礼盒,以晒单赠礼撬动用户自发传播;到打造“萌机直播日”,通过多场域主题直播打破传统带货边界,让新品体验更具场景感。线下,则将营销融入年轻人生活场景:联动京东旅行推出“自由采风”福利,买平板赠双人游;发起“萌店体验日”,在全国24城超体门店落地“痛楼”创意,用视觉冲击力激活线下打卡热情。

不止于场景渗透,京东更以“萌”为核心打造系列用户参与节点:“花粉萌聚日”强化社群归属感,“萌运抽签日”用福利抽奖提升用户粘性,“萌宠送货日”更直击养宠青年痛点,为首批收货用户拍摄宠物大片——每一个环节都精准嵌入年轻人的兴趣喜好。

这套打法恰好戳中当代年轻人的消费心理:对“硬广”天然抵触,却愿意为“有趣味、有情绪价值”的品牌活动买单。数据显示,在小红书平台,用户自发晒出“萌宠与华为平板的同框照”,形成二次传播热潮;京东采销直播间内,“萌机体验”让观看人次环比暴涨,助推华为流量与热度双丰收。

在笔者看来,京东与华为新品营销破局核心在两点:一是符号深度绑定,“红”梗联动明星、产品、平台,“萌”梗对接IP与年轻人兴趣,让梗成为承载品牌认知与用户情感的核心符号;二是场景精准适配,“红”梗主打高端市场的实力信任,“萌”梗聚焦年轻市场的情绪共鸣。二者依品类、人群差异化发力,实现高端心智与大众流量双丰收,印证玩梗是起点,梗与品牌、用户、场景共生才是关键。

共筑深度共创生态
品牌与平台的“双赢法则”

纵观京东为华为定制的三场营销大事件,最核心的破局点清晰可见:“跳出交易,走向共创”。

第一,平台精准锚定“连接者”身份,靠双重深度理解打通价值链路。

作为品牌与用户之间的关键枢纽,京东的核心能力从不是“中间商”的简单撮合,而是对双方需求的深度洞察——对华为,早已跳出“卖货”思维,从契合品牌节奏、强化高端调性到承接战略目标,深度嵌入品牌战略与产品生命周期;对用户,基于圈层洞察将需求落地为营销动作,打破硬广抵触,适配场景需求、激活参与感,让品牌价值精准触达用户心智。

第二,从“单次合作”到“陪伴式成长”,沉淀差异化竞争壁垒。

值得关注的是,双方深度共创绝非偶然。从2015到2025华为进驻京东10年的长期陪伴,到 2024年联手打造年货节《新年有你 龙年有为》主题活动,传递新年温情;推出“下一 Part 没得怕的”“少点班味儿,逛京东买办公平板”超级趋势项目,直击用户需求痛点;再到HUAWEI Mate首发时,以“靠得住的Mate信得过的京东”建立深度信任联结等一系列合作的落地,这种持续的养成式合作,正是京东甩开其他平台的关键。

而长期合作的核心,在于双方生态优势的持续耦合升级:一方面是京东“场”与华为“核”的深度绑定,另一方面是共创模式的不断迭代。在笔者看来,这不是 一次性营销,而是长期陪胖成长下的心智养成;不是单纯的资源叠加,而是双方生态的协同进化。

对行业而言,京东和品牌的共创尝试也给出了明确答案:品牌与平台的高阶双赢,从来不是短期销量爆发,而是以长期主义为底色,靠平台精准践行“连接者”角色,让品牌价值与用户需求持续同频,最终沉淀为不可复制的优势。

来源:首席营销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