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30日,来自中国各地的印侨挥舞印度国旗欢迎莫迪。高举的宣传纸上写着“从菩提伽耶到凯拉萨:朋友的号角声”,意思是从佛教诞生地到我国冈仁波齐峰,两国拉开友谊新篇章。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本文共4452 字
阅读预计10 分钟
作者 | 梦回糊涂本期编辑 | 何佳蔚
本期审核 | 江怡
8月30日,来自中国各地的印侨挥舞印度国旗欢迎莫迪。高举的宣传纸上写着“从菩提伽耶到凯拉萨:朋友的号角声”,意思是从佛教诞生地到我国冈仁波齐峰,两国拉开友谊新篇章。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印日将“海上威胁”明确写在联合声明中,明目张胆地表明两国外交关系的基础之一,就是“应对中国”。而这些,就发生在访问我国之前。中印关系改善符合我国现实利益,印美恶化、印度寻求强化与我联系是契机。但应清醒认知印度的“策略性”。
一、如何理解莫迪来华出席上合天津峰会
据我国外交部新闻稿,8月31日,我方领导人在天津会见来华出席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的印度总理莫迪。与莫迪前两天访问日本以及王毅外长访印的累累硕果相比,这次会面更多展示了两国关系大方向的定调。
我方指出,做睦邻友好的朋友、相互成就的伙伴,实现“龙象共舞”,应当是中印双方的正确选择。只要把准了是合作伙伴而不是对手、互为发展机遇而不是威胁这个大方向,中印关系就能纲举目张、行稳致远。中印都处在发展振兴的关键阶段,应该聚焦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要共同展现历史担当,坚持多边主义。
莫迪表示,印中是伙伴而不是对手,共识远大于分歧,印方愿从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两国关系。面对世界经济高度不确定性,印中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加强合作十分重要。印方愿同中方寻求公平合理、双方都能接受的边界问题解决方案。印中都坚持战略自主和独立外交,两国合作将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亚洲世纪。
8月31日,莫迪在其X账号上发布了关于中印会面的消息。陪同莫迪出访日本、中国的是多瓦尔和唐勇胜,没有苏杰生。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编者认为,中印关系改善符合我国现实利益,印美恶化、印度强化与我联系是契机。但应清醒认知,印度只有“策略性调整”,种种根深蒂固的因素让它断无可能做“龙象共舞”、欢迎“一带一路”倡议等两国关系的战略性调整。中印不能共舞的关键始终是印度,过去数年印度坚持联美抗华是导致边境僵局、中印僵局的根本;数十年来印度对中国的或明或暗地抵触,是两国经济未能互帮互助、站到更高合作层面的根本原因。对于一贯主张两个发展中大国应当共谋发展、共同发声的我国,没有什么“轻视、敌视印度”方面好指责的。
我们应当以我为主,利用可以利用的机会促进印度与我国改善、发展关系,印度能像2024年10月搬开“边境撤军”的绊脚石、能像今年6~8月再次愿意实质性改善与我关系那样,我们应继续乐见其成,并积极促成实质性推动。但是该在边境发展的抵边村和军事建设还是发展,该防备印度的还是防备。而一旦印度再次与美国媾和,我国也不会束手无策,更不会吃大亏。
“中印友好”,这个时候应当说,无需指摘;但也只是先说说。毕竟,莫迪在访华之前与日本的联合声明中,明确以未点名方式列出中国的海上威胁是印日两国共同的关切和反对。毕竟莫迪还想在9月的联合国会议期间寻求与特朗普面对面。毕竟,印度对中国有太多负面考虑。
二、来华前先访日,强调“中国海上威胁”
8月29日,莫迪先访问了日本。在满满的日程中收获颇丰。
8月30日傍晚到达天津之前,莫迪会见了日本都道府县的知事。之后与石破茂一道乘坐新干线从东京到仙台,并参观了东京电子工厂。29日,莫迪与石破茂举行第15届印日年度峰会,制定了两国发展的未来十年路线图,把强化安保、推进经济合作、加强人员交流列为优先项。莫迪出席了两国商业精英的一场发展论坛,还与日本前首相、日印协会主席菅义伟、前首相岸田文雄、众议院议长额贺福志郎等会面。
(一)
强调中国海上威胁
在印日联合声明中第15条,两国以未点名的方式强烈指明我国的海上威胁。提到,“两位总理对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的局势表示严重关注。重申强烈反对任何危及航行和航空安全和自由、并试图通过武力或胁迫来改变现状的单方面行动;严重关切相关争议岛屿的军事化;重申海洋争端必须根据国际法,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平解决。”
这些都是明确针对我国海上军警力量对东海和南海主权范围的巡逻,对南海诸岛的建设,以及与日本、菲律宾的海上争端。
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二)
采用新干线新型列车
印度与日本就合作推动印在建高铁项目采用东日本铁路公司开发的新干线新型列车“E10系”以及日式系统达成一致。
我们知道,安倍晋三时期推动的印度高铁项目屡遭挫折,进展不顺利。而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在印度收款是最大的挑战之一。继续看会是谁“坑”谁。
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三)
印将在未来五年派5万人才赴日交流
两国达成的“印日人力资源交流与合作行动计划”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实现超过50万的人员双向交流。其中,印度将派遣5万名技术型人员和后备人才输出到日本。包括印度的①工程专业专家和学术人员、②学生、科学家和研究人员、③日本所需专门技术工人等。
标志着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将在人才培养方面给予印度较大的帮助。
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莫迪此行,被视为加深与日本战略联系的机会。印外交部新闻稿指出,这“再次明确了两国之间长期存在的特殊友谊”。印度对于日本有重大的现实战略需求。《德干纪事》(Deccan Chronicle)8月7日就提到,“这两个民主国家都对中国的地区军事强硬感到担忧”。而将“海上威胁”明确写在联合声明中,更是明目张胆地强调两国外交关系的基础之一,就是“应对中国威胁”。而这些,就发生在今天访问我国之前。
8月27日,印军海军参谋长特里帕蒂(Dinesh Kumar Tripathi)就曾未点名地强调我国的海上威胁。他说,“灰色地带行为者”依赖技术的发展,可以在不引发军事冲突的情况下对海上秩序施加压力。配备卫星通信和远程传感器的渔船作为其国家战略的延伸,它们在海上停留,实时传输位置和监控情报。而“表面上从事科研的”科考船越来越多地配备了先进的声呐和电子系统,能绘制海底地图和收集水文情报,显然具有军事价值。
他补充说,技术进步到小型渔船可以发射对空和对海导弹,看似无害的渔船在不久的未来将来可能进行重大攻击行动。这样的平台体现了模糊性,外观是民用的,但功能是军事的。
总之,对于国际政治不应抱有太多幻想。
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三、2024-2025中印关系恢复大事记
在印美嫌隙加大的窗口期,通过积极举动加快中印关系的恢复,是我国利益所在。但我国对于中印关系应当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并坚持“以我为主”。大可不必吹什么“龙象共舞”。充满敌意而“狡黠无下限”的印度,对于综合实力数倍于己的巨龙,怎么安心?
自2024年10月底中印重启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围绕恢复正常关系展开了持续而频繁地会晤、沟通;迄今已经十个月。与2020-2024年关系冷冻期相比,双方的互动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2020年至今,印方从自设“边境撤军”前提阻碍恢复关系,到寻求“和解”,到边走边看、纠缠中方各种让步与“维护”印方特别是本国产业利益,再到如今美国重压下,再次大大推进中印关系前行,意图“挟洋自重”。而中方,从可有可无地等待印方自悟,到接受“和解”作出适当让步,到反反复复语重心长地劝告印方“合则两利”的各种道理,到积极回应印方的主动,适当照顾莫迪的需求。
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在外交上“极端自我”“身段灵活”的印度,在对中印长期深层对立的立场不变的情况下,也许寻求的不过是一时的“策略性调整”。但对于两国关系来说,毕竟也是迎来了再一次的相向而行。而我国,自然也不再是“一厢情愿”,认为苦口婆心地劝告或者美国施压的残酷现实就能让“中印心连心”的。
两国关系阻碍的症结、两国经济交往无法升级的关键,无非都是印度。中方始终认为两国应该共谋发展,并一直在努力;而印方即使在2014-2016年、2018-2019年两国关系所谓“亲密”时期,也从未投入过真心。2015年站在兵马俑前面的莫迪,思索的肯定不是对悠悠中华文明的敬仰和对“龙象共舞”(A Dragon Elephant Tango)的期待,而是所谓本国制造业“巨龙阴影下的恐惧”吧。
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当前,中印关系的改善有利于我国国家利益,在印美嫌隙加大的窗口期,通过积极举动加快两国关系的恢复,是我国的利益诉求所在。但是,久经中印关系起伏历练的我国,对于我国利益和战略在中印关系中的地位,应当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并坚持“以我为主”的对印政策。可照顾印方关切的照顾,该坚持己方利益的坚持。
对“狡黠无下限”的印度,大可不必吹什么“龙象共舞”、“中印再次拥抱”之类。毕竟经济体量和综合实力数倍于大象的巨龙,怎么能让本就充满敌意的大象安心“共舞”?印度可以寻求改善中印关系,也同样可以转身再投美国。我方的每一个“让步”举措,都应当有“风险防范”手段。
这张图,把大象画大了。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一)
2024年
10月23日,在喀山会见印度总理莫迪。
1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部长王毅在里约热内卢会见印度外长苏杰生。
11月20日,国防部长董军在万象会见印度国防部长辛格。
12月5日,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司长洪亮同印度外交部东亚司联秘戴国澜在新德里共同主持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32次会议。
12月18日,国家副主席会见了印度国家安全顾问、中印边界问题印方特别代表多瓦尔。
12月18日,中方特别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同印方特别代表、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在北京举行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3次会晤,达成6点共识。
2025年
1月27日,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同印度外秘唐勇胜在北京举行中印副外长/外秘级对话,达成6点共识。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部长王毅在约翰内斯堡会见印度外长苏杰生。
3月25日,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司长洪亮同印度外交部东亚司联秘戴国澜在北京共同主持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33次会议。
3月26日,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同印度外交部东亚司联秘戴国澜在北京共同主持中印外交部官员磋商。
4月9日,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会见印度驻华大使罗国栋。
5月12日,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会见印度驻华大使罗国栋。
6月5日,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会见印度驻华大使罗国栋。
6月12日,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同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在印度举行中印副外长/外秘级对话,并会见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
6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京会见印度国家安全顾问、中印边界问题印方特别代表多瓦尔。
6月26日,国防部长董军在青岛会见印度国防部长辛格。
7月14日,国家副主席会见了印度外长苏杰生。
7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北京同印度外长苏杰生举行会谈。
7月14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在北京同印度外长苏杰生举行会谈。
7月23日,外交部边界和海洋事务司司长洪亮同印度外交部东亚司联秘戴国澜在印度新德里共同主持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34次会议。
8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部长王毅在新德里同印度外长苏杰生举行会谈,达成10项成果。
8月19日,中方特别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同印方特别代表、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在新德里举行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4次会晤,达成10点共识。
8月19日,印度总理莫迪在新德里总理府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
本文整合自“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2025年8月21日、8月31日文章,原标题分别为《【整理:2024-2025中印关系恢复大事记】》《【印日联合声明强调中国海上威胁、中印会面强调是伙伴而不是对手】》
本期编辑:何佳蔚
本期审核:江怡
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
来源:南亚研究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