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绿幕退居幕后,LED屏成为“造梦画布”;当漫长搭景被实时渲染取代,AI与XR技术重构创作逻辑,中国影视工业正迎来虚拟数字影棚掀起的革命。本文聚焦国内十大顶尖虚拟数字影棚,拆解背后的技术密码,揭示这场从“想象表演”到“即时成片”的产业革命。
当绿幕退居幕后,LED屏成为“造梦画布”;当漫长搭景被实时渲染取代,AI与XR技术重构创作逻辑,中国影视工业正迎来虚拟数字影棚掀起的革命。本文聚焦国内十大顶尖虚拟数字影棚,拆解背后的技术密码,揭示这场从“想象表演”到“即时成片”的产业革命。
作者 | 朱嘉(三川汇文化科技主编)
编审 | 时光
在传统拍摄中,一场雨戏可能需要等待数日,一个宏大场景可能耗费数百万搭建,而今天,这些都可以在虚拟影棚中一键实现。当LED屏幕取代绿幕,当“所见即所得”替代“想象表演”,当AI与虚拟技术深度融合,中国影视创作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
本文带你走进国内十大顶尖虚拟数字影棚,揭秘它们如何用科技重塑创作,以及背后蕴含的行业变革密码。
本文盘点的国内十大顶尖虚拟数字影棚是:
1. 腾讯深圳CDD虚拟影棚
2. 浙江德清博采AI 虚拟影视基地
3. 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
4. 青岛东方影都5号摄影棚
5. 爱奇艺横店虚拟制作影棚
6. 粤港澳超高清数创产业园虚拟摄影棚
7. 上海报业集团XR 影棚项目
8. 重庆永川科技片场
9. 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虚拟拍摄基地
10. 洲明浙江横店1号虚拟影棚
腾讯互娱内容生态部(CDD)于2021年在深圳坪山区建成了占地3000平方米的LED虚拟影棚。该影棚配备了40米长、6米高的240°弧形LED立面屏和一块可升降的100余平方米LED天幕,点间距仅2.3毫米,可支持高速摄影机拍摄。影棚还配置了先进的实时渲染系统和摄像机追踪系统,实现了“所见即所得”的拍摄体验——LED屏幕上的背景随镜头实时变化,无需后期绿幕抠像即可让演员与虚拟场景完美融合。
△腾讯CDD虚拟影棚的大型弧形LED屏幕设置
腾讯CDD影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VP+XR双系统快速切换能力,以及与NVIDIA、Epic Games等国际顶级技术公司的深度合作。这使得腾讯能够将游戏引擎技术无缝迁移至影视创作领域,实现从游戏到影视的跨界融合。
腾讯CDD影棚自建成以来,已服务于游戏宣传、综艺拍摄等多个项目。例如,在某手游推广拍摄中,团队利用虚拟影棚在5天内完成了3条创意短片的拍摄 + 后期制作,将游戏内的森林场景实时呈现于LED屏上,让演员与游戏角色同框互动。整个拍摄过程中,通过实时渲染和远程协同技术,实现了高效率、高品质的内容产出。
2025年7月,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LED虚拟影棚在浙江湖州德清县正式启用。这座由博采传媒打造的博采AI虚拟影视基地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包含5座LED虚拟影棚和2座实时高速预演棚,以及可支持15亿像素实时渲染的算力中心。其中最大的270°环幕LED屏,直径达50米、高12米,屏幕总面积约1700平方米,相当于4个标准篮球场。如此巨大的环形屏由6亿像素点组成,刷新了全球单屏像素数量纪录。
除了规模惊人,博采基地还引入了无缝拼接水下全包裹LED技术,在一个影棚中打造出全包围的数字海洋场景,演员无需真的下水,就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完成高难度的水下戏份拍摄。
△博采AI虚拟影视基地双引擎发布会上的大型弧形屏幕
博采AI虚拟影视基地的启用,标志着我国虚拟拍摄设施建设迈向新的高度。其超大尺寸的LED影棚可满足史诗级影片和大型综艺的拍摄需求,而水下虚拟拍摄技术更是填补了国内空白。基地还配备了先进的AI算力中心,可实时渲染超高分辨率画面,为创作者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是国内最早布局数字影视拍摄的基地之一。园区内建有15座专业摄影棚,包括3座国内领先的水下特效棚、3座3000平方米的国际标准棚和2座6000平方米的超大影棚。这些影棚均具备智能拍摄、虚拟拍摄、3D拍摄、同期录音等功能。
2023年,无锡产业园就与中影所合作建设国内首个“5G智慧虚拟摄影联合实验室”,探索5G网络下的虚拟拍摄应用。目前园区已累计承接了1200余部影视作品拍摄,并吸引了大量影视后期、数字科技企业入驻,形成了完整的数字影视产业链。
作为老牌影视基地,无锡数字电影产业园通过技术升级焕发新生机。虚拟拍摄技术的应用,使园区能够承接更多科幻、奇幻题材的大制作项目。例如,园区的虚拟棚曾用于拍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的部分场景,大幅提升了拍摄效率和画面效果。
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以“科技影都”著称,其5号摄影棚更是业内赫赫有名的虚拟制片平台。2020年,东方影都引入国内外最新的三维扫描、动作捕捉、虚拟拍摄等高端技术,耗时一年多打造出这座数字化摄影棚。5号棚配备了大型LED背景屏、高精度摄像机追踪和实时渲染系统,可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拍摄效果。其中,国内首套“穹顶光场”微米级超高精度面部扫描系统,可以完成角色的减龄或增龄处理,让换脸变得更加容易。
5号棚是园区首个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自建成以来已服务了多部大片拍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科幻喜剧《独行月球》。该片是东方影都虚拟影棚投入使用后的首部作品,拍摄中大量运用了LED虚拟背景和实时特效。例如,片中主角在月球基地与一只虚拟袋鼠互动的场景,就是在5号棚内通过实时渲染完成的。演员在LED屏前表演时,屏幕上实时显示月球地表和太空站的虚拟环境,再结合动作捕捉和后期特效,最终呈现出以假乱真的宇宙场景。这种创新拍摄方式让《独行月球》在视效和制作效率上都达到了新高度。5号棚的成功应用,也为青岛打造“东方电影之都”增添了底气。目前园区正与阿里大文娱合作建设“帧享数字影棚”,进一步深耕LED虚拟拍摄领域,为更多影视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作为长视频平台的先行者,爱奇艺早在2022年就在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园落地了2400平方米的虚拟制作影棚。这是国内首个由视频平台主导建设的虚拟拍摄棚,标志着虚拟制作从电影领域拓展到电视剧和网络内容生产中。爱奇艺虚拟棚配备了大型LED背景墙和实时渲染系统,可支持电视剧的日常拍摄需求。2022年7月起,爱奇艺先后在此拍摄了古装剧《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和武侠剧《云之羽》,将虚拟制作技术首次应用于商业剧集。
为了降低虚拟拍摄的技术门槛,爱奇艺还自主开发了“IQ Stage”虚拟拍摄系统,优化了实时预览和光影匹配等功能,让虚拟场景与实景完美融合。在拍摄《云之羽》时,爱奇艺团队针对正反打镜头和场景切换不便的问题,在棚内增设了美术置景电动旋转地台,大幅提高了拍摄效率。这些创新举措解决了剧组在使用虚拟棚时遇到的实际痛点,使虚拟拍摄从“能用”走向“好用”。
经过不断磨合,爱奇艺的虚拟制作已迈入“量产期”。据爱奇艺副总裁朱梁介绍,过去一年使用虚拟拍摄的项目数量同比提升了50%,横店2400㎡虚拟棚实现了常态化运转,甚至现实题材的剧集也开始尝试该技术。平台还宣布将虚拟制作系统的使用价格下调至每天3.5万元,以吸引更多中小团队参与。
粤港澳超高清数创产业园位于深圳市龙岗区,是华南地区首个8K超高清虚拟摄影棚项目。园区由深圳广电集团、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等联合打造,于2024年11月正式开园。园内建有一个400平方米的XR虚拟影棚,配备了先进的8K LED屏幕和虚拟拍摄系统。该影棚采用了视爵光旭公司最新研发的“硬屏技术”LED显示屏,不仅具备全方位防护性能,还实现了均匀的面发光效果,有效减少摩尔纹,呈现出更加清晰细腻的画面。据介绍,这是华南地区首座达到8K分辨率的虚拟摄影棚,可满足电影级超高清内容制作需求。
除了8K虚拟棚,产业园还建有1个800㎡的8K直播级演播厅和多个标准影视摄影棚,形成“8K+XR+虚拟制作”的综合性影视制作基地。园区以“AI+5G+8K”为核心技术支撑,提供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制作的全流程服务。例如,在8K虚拟棚中,通过实时渲染和5G网络,可将超高清画面即时回传,实现异地协同创作。
上海报业集团在2024年底打造了XR虚拟影棚,作为其媒体融合转型的重要里程碑。该影棚由深圳奥拓电子公司承建,采用了奥拓自主研发的LED显示屏作为背景墙和地屏,具有卓越的色彩还原、高对比度和广色域,能够实现虚拟与真实画面的无缝融合。同时,影棚应用了奥拓的全视角显示技术,确保在任何拍摄角度下屏幕的色彩和亮度保持一致,解决了广角镜头下可能出现的色偏问题,赋予创作团队更高的拍摄自由度。
2025年3月,集团旗下的澎湃新闻利用该影棚对2026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进行了虚拟制作直播报道。主持人置身于影棚中,背后的LED屏实时呈现比赛现场和战术动画,让观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沉浸观感。这场直播的虚拟场景效果极为逼真,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赞誉,被誉为媒体传播领域的一次创新尝试。
西部首个大型虚拟拍摄基地——重庆永川科技片场于2023年投入运营。片场一期占地约2万平方米,包含1个3000㎡的虚拟拍摄棚和1个3000㎡的实景棚,以及配套的化妆间、办公室等设施。棚内安装了环形LED背景屏和先进的实时渲染系统,摄像机拍到哪里,背景画面就随镜头实时变化,呈现高品质的虚拟场景。
△重庆永川科技片场虚拟影棚内,LED屏幕展示森林火灾场景
永川科技片场自运营以来订单火爆,拍摄档期已排到2026年第一季度。众多剧组慕名而来,利用这里的虚拟棚完成了沙漠、雪山、星空等各种宏大场景的拍摄。一年多来已有25个剧组完成拍摄,呈现出从沙漠奇观到小桥流水等截然不同的画面。虚拟拍摄让不同剧组共享数字场景资产成为可能:一个剧组用过的沙漠、城市模型,其他剧组稍作修改即可重复使用,极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永川片场还在规划建设二期工程,未来将拥有12个虚拟棚和多套虚拟拍摄系统,持续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2025年5月,北京经开区建成了一座4700平方米的电影级XR虚实融合数字生产基地。该基地由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打造,作为行业标杆级的虚拟制作平台,深度融合了世界领先的LED显示技术和虚拟摄制控制系统。基地采用“双棚协同”布局,包括一个1400㎡的大型VP虚拟棚和一个730㎡的小型XR棚。大棚配备了巨大的弧形LED屏和电动升降吊挂系统、摄像机追踪等设备,可瞬间将宇宙奇观、未来都市等宏大场景呈现在镜头前;小棚则拥有全景LED幕墙结合天幕和地屏,并配置专业影视灯光,实现“无绿幕”即时成片,非常适合新闻直播、广告拍摄等高效创作。
这座虚拟拍摄基地被形象地称为北京亦庄的“数字梦工厂”。在这里,创作者可以在短时间内“穿越”不同时空:上一秒还在草原纵马,下一秒已置身冰雪天地;既能漫步未来都市“赛博亦庄”,也能冲上太空与火箭并肩飞行。这些打破物理限制的奇幻场景,如今都能在影棚中触手可及。
浙江横店作为中国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也在近年引入了虚拟拍摄技术。横店1号虚拟摄影棚由横店影视城与数字影视科技公司时光坐标联合打造,于2021年正式对外开放。该影棚被称为横店的“第三代数字虚拟摄影棚”,由洲明科技旗下的高端LED品牌雷迪奥提供显示设备和整体解决方案。
棚内搭建了L型屏幕区和环形屏幕区两大演示区域:L型屏区面积约130㎡,可快速切换不同场景;环形屏区则由高5米、宽27米的弧形背景墙和12米长的LED天幕组成,总面积超过260㎡。洲明雷迪奥的LED屏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和宽视角,能够呈现出细腻逼真的虚拟场景。该影棚投入使用后,迅速吸引了众多剧组前来尝试。爱奇艺的虚拟制作团队就曾利用横店1号棚拍摄了多部剧集,如《云之羽》《大梦归离》等。
从以上十大案例可以看出,虚拟数字影棚正在中国大江南北遍地开花。无论是互联网大厂、传统影视基地,还是新兴科技园区,都在积极布局这一前沿领域。这些影棚规模有别、定位各异,但共同的特点是以技术创新驱动内容生产:通过LED屏幕+实时渲染,实现了场景的无限可能和制作流程的革新。
随着技术日趋成熟和成本下降,虚拟拍摄有望从“锦上添花”变为“常规武器”,渗透到越来越多影视项目中。可以预见,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中国的虚拟数字影棚建设将继续提速。未来或许每个大型影视基地都会标配虚拟棚,每部影视剧都会或多或少运用虚拟拍摄技术。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