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解锁种豆增效新路径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2 00:43 1

摘要:8月28日清晨,位于龙游县塔石镇勤裕村的何家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何家山农业”)毛豆种植基地内,60多名工人戴着草帽,弯腰在田垄间播撒豆种。“今年公司共种植4000亩秋大豆,从7月下旬开始启动播种工作,9月1日全部完成。”公司董事长李正泉一边查看播种进

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林敏 文/摄 通讯员 李诚永

8月28日清晨,位于龙游县塔石镇勤裕村的何家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何家山农业”)毛豆种植基地内,60多名工人戴着草帽,弯腰在田垄间播撒豆种。“今年公司共种植4000亩秋大豆,从7月下旬开始启动播种工作,9月1日全部完成。”公司董事长李正泉一边查看播种进度,一边向记者介绍。

作为浙江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何家山农业的“种豆版图”正不断扩大:不仅在龙游本地持续扩充种植规模,今年还首次跨出省界,在四川、河南、江苏三省建起大豆示范基地;接下来,该公司还计划把试验范围延伸到广东,通过在不同气候区试种,筛选出适配南方湿热、北方干爽等多样环境的大豆品种。“要是试种成功,我们就联合当地种植户搞长期合作,让各地都能种出好大豆,也给市场添份稳定供应。”李正泉说。

技术创新:破解种植难题,激活土地效能

今年58岁的李正泉是塔石镇勤裕村人,从事农业40年,种植过柑橘、食用菌等。2011年,他看准粮食种植的市场潜力,承包500亩土地转型粮食种植。2015年,为进一步提升种植效益,他又将目光投向种植大豆,从最初的50亩试种起步,一步步摸索着前行。

这些年,在相关部门的技术攻关下,种植中的一个个技术瓶颈被打破。李正泉的农田从最初的“稻豆”两熟模式,升级为“早稻-鲜食秋大豆-油菜”三熟轮作模式。如今,何家山农业通过“农户代管”模式(由企业统一提供土地、种子、肥料、农药,并承担人工工资),大豆种植面积已扩展至4000多亩,而整个塔石镇的大豆种植面积更是突破万亩。

为保障种植质量,何家山农业建立了完善的技术培训体系,关键岗位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内容涵盖打药、除草、排水等种植关键环节的操作标准;同时,该公司也为周边种植大户的技术人员提供培训,助力提升区域整体大豆种植水平。

“比起种晚稻,秋大豆的亩均效益更高,还能帮后续种油菜和水稻‘省不少事’。” 李正泉算了一笔账,种秋大豆能减少后续作物2次除草剂使用,每亩节省肥料20公斤至25公斤,折算下来每亩能降成本约200元,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双赢”。在他看来,三熟轮作就是稳粮增效、改良土壤的“创新密码”。

这一模式的“巧劲”还不止于此。“每年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旬,在大豆收获前10天,我通过飞播方式将油菜种子套种在大豆田里,利用大豆叶片的遮阴效果保持土壤潮湿,为油菜种子发芽创造适宜条件,同时延长油菜的生育期,实现了土地高效利用的目标。”李正泉说,该模式已在前两年成功验证,又因基地排水条件优良,具备广泛复制的潜力。

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何家山农业的大豆种植水平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平均亩产效益达1500元以上,丰年能突破2000元/亩。2021年、2022年,该公司连续两年创下四项“浙江农业之最”,其中1.5亩攻关田的早稻、鲜食秋大豆、油菜亩均产量分别达到679.8公斤、1169.53公斤、171.9公斤,亩产值高达1.04万元,成为浙江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而且,三熟轮作模式目前已经在省内多地推广应用。

产销联动:构建全链服务,拓宽市场版图

“搞农业不能光埋头种地,得抬头看市场,知道客户要啥才行。”李正泉相告,每年11月中下旬大豆集中采摘时,要安排采收、加工,又要对接收购,是公司最忙的时候。而平时相对空闲的时段,他就带着团队跑市场,每年走访10个到20个全国二级以上大型批发市场,把市场需求一条条记下来,回头再调整种植品种和田间管理方案,为下一季销售铺路。如今,何家山农业已经和全国90%的大豆销售商建立了联系。

为让大豆“卖得好、叫得响”,李正泉一直在不断探索。2019年,何家山农业就与海南一家企业合作,引入先进的加工技术、销售渠道和加工设备,建起“加工-保鲜-销售”的完整链条。从此,毛豆不再是“带着泥土味”直接上市,而是经过清洗、分级、保鲜等“梳妆”后,再销往全国各地,由此龙游毛豆的名气逐渐叫响。

“去年秋季,我们帮51个大豆种植大户做销售,覆盖了龙游、江山、衢江区、建德这些地方;平时每天能卖不少大豆,高峰期一天能走25万多公斤。”李正泉介绍,公司的大豆销售主要靠三大渠道:进超市满足家庭日常采购,上电商平台对接零散订单,送批发市场供商户批发,不同渠道各有侧重,能覆盖更多消费场景。2025年,何家山农业还计划在贵州、云南新增两个销售点,让龙游毛豆卖得更远。

“下一步,我们想和各地农科院深度合作,自主培育大豆品种,争取实现‘育-繁-推’一体化。”李正泉表示,待种植规模扩大、自主品种优势凸显后,公司可通过把控优质种子资源规范市场供应,避免因品种乱种、品质参差导致大豆价格下跌,从而让种豆农户稳定获益。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