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持续赋能产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2024年上海市企业管理创新成果颁证仪式举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6 14:00 2

摘要:2024年上海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颁证仪式于3月25日在市政协举行。今年共有148项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通过评审。其中一等成果13项,二等成果65项,三等成果70项。

2024年上海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颁证仪式于3月25日在市政协举行。今年共有148项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通过评审。其中一等成果13项,二等成果65项,三等成果70项。

近年来,上海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呈现主题更加鲜明、行业分布更加均衡、效益更加显著等特点。评选工作承办方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市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管维镛在颁证仪式上讲话指出,当前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科技革命加速、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等新形势,企业唯有坚持管理创新和科技进步双轮驱动,才能突破瓶颈、赢得先机。他希望本市企业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推动管理变革向纵深发展;以开放协同为路径,构建全域创新生态,通过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以人才赋能为根本,激发全员创新活力。各企业构建“人人皆可创新”的机制;同时,鼓励企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以更高水平开放提升管理能级。他表示,市工经联、市经团联在促进企业管理创新中肩负重要使命,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将坚持从四方面发力:一是搭建平台,组织经验交流、案例研讨,促进优秀成果“从盆景到风景”;二是强化服务,联合智库为企业提供定制化诊断,助力创新成果迭代升级;三是推动政策落地,积极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为管理创新工作营造更优环境。四是坚持多种所有制全覆盖,除了央企和地方国企参与管理创新工作外,还要积极发现、挖掘、培育广大民营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加强经验总结和提炼,积极参与管理创新活动,申报成果。还要动员广大外资企业参与这项活动传播先进管理经验,加强合作交流。要从社会组织的角度积极发挥资源优势提供支持,让更多“上海经验”喷涌而出,为企业提质增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和活力。

上海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审工作在市国资委、市经信委指导下,由市工经联、经团联具体承办。评审工作历经18年发展,在相关行业协会、集团公司支持下,累计已有2934个管理项目被审定为“上海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其中一等成果244项,二等成果1306项,三等成果1384项。

市工经联执行副会长史文军介绍说,2024年的获评成果从内容来看,呈现出创新驱动强、精益管理优、数智融合深、生态价值高的鲜明特征,多项成果成为全国行业标杆,具有很强的创新意义和推广价值。体现在:

第一、管理创新助推关键技术突破。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过管理创新助力关键技术突破,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提升产业自主可控能力。如上汽大众构建“一核三化”管理体系,成功破解汽车动力总成装备备件“卡脖子”难题,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8770万元。又如中船十一所首次系统构建了现代造船模式2.0框架体系,推动造船模式的升级变革,相比十二五末,大型船型建造周期平均压降30%。再如上海石化建设以“三个优化”为重点的石化企业新质生产力科技管理体系,突破了“飞扬”火炬、首套48K碳纤维等多项卡脖子关键技术,较好地完成了国家战略任务。又比如上海纳琳威科技打造“四平台多中心”全流程研发体系,建立微结构航空减阻膜等技术架构,实现国产替代,带动长三角膜产业链的完整与发展。

第二、精益管理助力综合效益提升。通过企业管理模式、机制创新,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大幅提高综合效益。如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通过组织、流程再造与协同机制建设,构建了“强前台、慧中台、大后台”的“扁平化”业务组织模式,提升了客户服务能力和运营效率,实现诉求工单降低18.8%、抢修复电时长降低6.6%。又如上海核工院创新建立“一机制、两模型、三清单”双重预防机制,作业一次合格率大幅提升,隐患数量大幅降低。再如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实施基于同理心流程设计与数字化赋能的用户触点服务管理体系,创建“线上全能办,最多跑一次”服务体系,营业厅、电子渠道公众满意度稳步提升。

第三、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融合,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管理效能和市场竞争力。如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建设数智化中国商飞商城,通过数智化采购平台规范采购标准,深化供应商管理,强化采购治理,年采购降本率下降10%,采购效率提升50%。又如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打造经济运行管理平台,建设核电装备制造高效运营管理体系,实现了“一屏观全局”,提升了运营数据的实效性和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再如沪杭铁路构建高速铁路智慧工地管理机制,通过“空-天-地-人”协同巡检、“数字孪生+”赋能等创新做法,实现工期大幅缩减,有效管控施工风险。再比如上药杏灵药业创建行业领先的数智化工厂,建立数智化生产管理体系,赋能核心产品,实现产品产量与质量双提升,年均净利润大幅增加。

第四、绿色低碳可持续协同发展。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通过绿色制造、节能减排,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如宝武集团建设重点环境风险监管平台,实现重点环境风险100%覆盖,助力绿色城市钢厂创建。又如上海城投构建“地产金融+ESG+数字化”驱动的租赁住宅运营管理体系,首创长三角国企第一单保租房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模式,以“ESG+信托”为导向开发建设管理租赁住宅,创建国际大都市租赁住宅高品质运营新模式,助力人才安居。

这些成果凝聚了广大企业的智慧与汗水,彰显了上海企业“勇立潮头、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也体现了上海企业以更开放的格局拥抱创新,以更务实的行动深化转型,以更协同的机制赋能产业生态,共同推动上海企业管理现代化迈向更高水平,助力产业创新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生动实践。

责编:顾舒徐

编辑:关乔

来源:陆家嘴金融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