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行动27项举措!中山市属媒体深入推进系统性变革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1 23:18 3

摘要:今日上午,中山市属媒体系统性变革动员大会召开。会上,《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型主流媒体平台构建多场景运营和新圈层媒体生态——中山市属媒体系统性变革总体方案》发布。

今日上午,中山市属媒体系统性变革动员大会召开。会上,《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型主流媒体平台构建多场景运营和新圈层媒体生态——中山市属媒体系统性变革总体方案》发布。

9月1日,中山市属媒体系统性变革动员大会召开。

在前期组建中山文旅集团等改革动作的基础上,中山市属媒体继续深入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提出推进十大行动及27项具体改革举措,通过“三个一”的核心变革:即打造一个自主核心传播及服务平台、做大一个国有文化集团、融合一支采编播发全媒体队伍,配套六大体系、十个行动具体措施,探索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逐步增强自我造血机能,形成事业引领产业、产业反哺事业的良好局面,全力打造具备区域引领力、传播力与影响力的高质量新型主流媒体平台。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朱江指出,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既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重大战略任务,更是主流媒体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机遇。市属媒体必须拿出自我革 命的勇气,扎实推进自身系统性变革,通过聚合效应放大传播效能,推动正能量实现大流量,不断提升新型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更大贡献,为中山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舆论支持。

实现“三个一”核心变革

融媒与文旅

“一体两翼”跨界聚力

“以系统性变革为契机,我们要打造一个自主核心传播及服务平台‘中山+’客户端,做大一个国有文化集团——广东中山文旅集团,融合一支采编播发全媒体队伍。”中山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中山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广东中山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伍学标在动员讲话中,明确了市属媒体“三个一”核心变革路径。通过这一变革,中山市属媒体将探索“新闻+政务”“新闻+服务”“新闻+商务”运营模式,逐步增强自我造血能力,最终形成“事业引领产业、产业反哺事业”的良性循环,实现融媒与文旅“一体两翼”的跨界聚力。

“中山+”客户端是在中山市委宣传部指导下,由中山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山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支持,中山市属两媒负责建设,是中山唯一官方新闻客户端、城市全场景综合服务平台。

8月16日,“中山+”客户端9.0焕新上线。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中山市属媒体将整合报、台优质内容资源,把“中山+”客户端打造成政策解读、凝聚共识的刚需入口,让主流声音在移动互联网的主阵地上“立”得更稳。同时,“中山+”客户端将全面对接“数字中山”建设,聚合全市各类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生活服务、商务服务事项,逐步实现“一APP畅享全城服务”。此外,“中山+”客户端还将深度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政府、数字产业建设,在移动互联网再造一个新中山。

“中山+”政民互动聚合平台建设启动。

而于2025年6月30日组建成立的广东中山文旅集团,作为中山市属一级国有文化企业,将承担起文化、旅游、教育、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驱动角色。依托市属媒体资源,该集团将以传媒为纽带,深度推动传媒与文化、旅游、教育、体育等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在做精传媒业务的同时,开拓文化产业新赛道,着力打造湾区西岸文旅新高地。

中山影视拍摄地图线上平台启动。

重构六大体系

系统再造主流媒体

生产运营机制

系统性变革离不开机制支撑。《中山方案》明确,将通过构建六大体系,系统全面再造主流媒体生产运营机制。

在内容生产端,全员融入“移动优先”的媒体产品体系成为核心准则。以往“按传统媒介生产、再转互联网传播”的模式将被打破,市属媒体将统合新闻策采编发全链条资源,以移动端首发重构内容生产传播机制,让媒体“主力军”全面挺进移动互联网“主战场”。

传播体系上,打造全媒体、多矩阵、多圈层的传播体系,推动新媒体矩阵向“专精深”网络化转型,做强两张报纸、一份刊物、一个电视频道、一个广播频率。同时,联动市镇村三级资源,共建“线上全媒体+线下多场景”的“主流媒体+”共融生态圈。

内容创新方面,夯实“内容为王”的创新体系,将继续强化“政、经、文、评”等报台端核心优势,着力“改文风”,打造有思想深度、时代厚度、情感温度的“破圈”产品。开展全链条智库和舆情服务,让民生互动和问政、智库成为内容新增长点。

考核评价体系将以“内容+传播”为导向,让“流量和效果说话”,推动“大流量澎湃正能量”。此外,还将创新融媒工作室“逐浪”模式,建强垂类工作室,实施“个人IP培育计划”,鼓励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名编导在新媒体领域创新突破。

在应用场景维度,建设智媒传播技术平台,实现用户端全场景触达。在生态扩展维度,建设云数智服务平台,赋能市镇村机构联动与资源共享。

构建“传媒+”全链运营服务体系:聚焦文旅产业新赛道,计划打造文旅旗舰品牌,助力中山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知名的文旅目的地。

推进十大行动

开创中山市属媒体

系统性变革新局面

为加快推动系统性变革落地见效,《中山方案》聚焦平台升级、队伍建设、产业拓展等关键领域,提出推进十大行动及27项具体改革举措:

行动一:

“中山+”焕新升级为城市全场景综合服务平台

将“中山+”与“中山手机台”客户端合并升级,实现原创新闻“中山+”首发;聚合200余项政务、公共、生活服务事项,升级“直通12345”政民互动平台;打造集“短视频、看电视、听广播、直播、点播回看”于一体的全域视听平台,构建“平台共建、内容共制、传播共推、生态共融”新传播体系。

“中山+”与“中山手机台”客户端合并升级,实现原创新闻“中山+”首发。

行动二:

破局采编运作旧框架

重组内容采编部门,打破报台壁垒,构建“统筹-采编-制作-运营-视觉-垂类”一体化架构,实现资源共享与高效协同。

行动三:

垂类工作室成为“新主角”

强化政务内容生产,聚焦“时政要闻+深度报道+新闻评论+内参”四大核心,按“领域细分”组建垂类工作室,实施内容创作合伙人计划,共建“中山+”客户端专业领域号、镇村区域号及个人IP号。

行动四:

做强大号IP矩阵

中山+融媒合作伙伴签约仪式现场。

行动五:

宣推资源下沉镇街服务“百千万工程”

以片区为单位设立镇街联络站,选派精锐采编力量下沉,全方位讲好中山推进“百千万工程”中的镇街好故事,推动更多“接地气”的镇街实践获得“接天线”的广泛传播。

媒体采编人员下基层,全方位讲好中山推进“百千万工程”中的镇街好故事。

行动六:

以“专业人做专业事”引才育才

制定宣传领域事业单位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目录,为引入优秀编制人才提供支持。通过市场化方式,吸纳具有战略视野、熟悉文旅产业规律、擅长经营管理的优秀人才,助力文旅集团快速成长为带动中山文旅发展的核心力量。

行动七:

整合资产布局产业新赛道

文旅集团依托市属媒体资源,以“传媒+文旅”推动产业布局,在做精做深传媒业务、稳固基本盘的同时,探索文旅产业经营新赛道。

行动八:

挺进影视主业重塑中山影视IP

由文旅集团整合影视制作资源,联动孙中山故里旅游区形成“影视+红色旅游”经典线路,打造大湾区“可拍摄、可沉浸、可消费”的复合型影视文旅新地标。

8月31日,《千门风雨》在中山影视城开拍。

行动九:

以内容赋能中山文旅“流量”变“留量”

深入挖掘以孙中山文化资源为核心的中山文化内涵,用故事化传播展现城市文化底蕴;丰富文旅内容产品,优化旅游产品体系,提升游客体验,带动文旅经济发展。

行动十:

拓展“文化体育+传媒”新空间

打造“日间文化体验+夜间消费聚集”的全时段运营模式,力争将中山市文化艺术和体育空间,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公共空间市场化运营”的创新范例和新文化地标。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志安在接受《中山日报》专访时,这样解读中山媒体的改革基因:“中山始终浸润着孙中山先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低调务实又敢做大事,这一点在此次媒体改革中同样得以体现。”他指出,当前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面临平台建设、业务拓展两大核心难点,而中山直面挑战,以打造自主核心传播服务平台、做大国有文旅集团为“两翼”,明确了媒体变革进程中平衡“破与立”关系的清晰路径。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