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博思创“储能+X”破局同质化竞争:拓展细分场景,适应行业变局构筑新“护城河”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1 23:19 1

摘要:回望2025年上半年,国内储能系统装机量实现高速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从装机规模来看,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 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约29%,新型储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回望2025年上半年,国内储能系统装机量实现高速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从装机规模来看,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 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约29%,新型储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在市场高速扩容的同时,整个行业也正转向市场化竞争,低端产能加速出清。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明确,2025年6月1日以后投产的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要全部参与市场化交易;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这将重塑储能市场逻辑,行业将从原先的“规模扩张”转向要求更高的“质量提升”的新阶段,这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A

力推“储能+X”方案,深耕细分场景应用

在此背景下,各有特色的差异化竞争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很多企业已经有所行动。比如,华为推出构网型光储解决方案,从储能构网升级到光储构网;科力远联合中创新航成立储能产业基金,投资独立电站;昆工科技等新兴企业则通过成立新的子公司,切入在线能源监测、蓄电池租赁等专业化服务领域。

作为行业领先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供应商,海博思创面对行业转型带来的变化也给出了自己的应对思路。“未来,储能系统集成商面临的将是‘命题作文’——如何把储能电站的成本做到最优、把性能做到最佳。如果你的方案能够帮助客户实现收益最大化,那么你的方案就最有竞争力。”海博思创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张剑辉表示。

2025年4月,经过数月筹谋,海博思创对外推出了“储能+X”全场景解决方案,充分展示了构网型技术、光储融合、源网荷储一体化等储能技术解决方案,以及面向充电、油田、矿山、数据中心、台区、通讯基站、一般工商业、高耗能工厂等各类细分应用场景的储能全套解决方案。公司希望通过储能技术与多行业场景深度结合,避开同质化的“内卷”式竞争,抢占新的市场增长点,实现能源价值的最大化挖掘。“如果每一个细分场景的潜力能被充分挖掘出来,都能带来不亚于当前风电或光伏对储能的市场需求量。”海博思创联合创始人、运营总裁舒鹏指出,储能在细分场景的应用,本质上是打破了传统行业之间的信息差,一旦梳理清晰打包成资产包,收益率就会迅速上升,也将形成新的行业壁垒。

在“136号”文发布之前,海博思创就已经做了大量细分场景的调研,了解不同行业的诉求,现在,真正的市场机会来了。在6月的SNEC展上,公司的“储能+X”方案顺利开花结果。海博思创与华为数字能源、珠海科技集团、双登集团、汇川技术、宁德时代等合作伙伴,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实现了围绕储能的多场景生态布局。比如,在与华为数字能源的合作中,双方将共同探索光储融合解决方案,围绕智慧储能、数字新能源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与珠海科技集团的合作则是“储能+农业”的尝试,双方将重点推进珠海及大湾区农业用地开发“光伏+立体种植+智慧储能”一体化项目,打造一个土地复合利用率高、能源自给自足的农业示范区。与双登集团的合作,双方将共同推动能源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在“储能+数据中心”应用场景等方面深化合作。

“对于很多储能企业来说,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从设备制造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而这恰恰是我们的‘护城河’。”张剑辉说。

凭借在多个细分场景的深耕和新引擎“储能+X”方案的助推,海博思创在新一轮的行业竞争中或许已经走在了前面。

B

加码布局海外市场,欧洲业务或迎来爆发式增长

加码布局海外市场是储能企业应对转型、抢占高地的另一条路径。2024年,国内企业签约海外订单超150GWh。地域分布上,中东(沙特)、欧洲成为主战场。

“我们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和增长,也是我们有信心应对挑战的底气所在。”舒鹏说。根据公开披露的财报等信息,截至目前,海博思创已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新加坡、中东等全球主要地区布局营销及售后网点,储能系统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取得欧洲、北美、澳洲等主要储能市场的认证证书,可满足以上主要市场的产品准入和使用要求。公司已与美国头部储能系统集成商Fluence、法国独角兽企业NW、澳大利亚能源集团Tesseract、欧洲大型储能项目开发商Repono、新加坡能源基础设施开发商Alpina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顺利交付了德国柯尼希塞独立储能电站、芬兰分布式储能电站等海外项目。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境外收入达到5.4亿元,毛利率达42.14%,显著高于国内业务。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海外市场参与了多个电网侧储能项目及工商业储能项目,打造了多个典范案例。公司与Repono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2027年前共同推进总规模达1.4GWh的电网级储能项目落地计划,协助推动欧洲能源的转型步伐;与Alpina合作,在2025至2027年期间计划提供5000套充储一体机,开拓新加坡及亚太地区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充电市场的储能应用。

据舒鹏介绍,目前公司已经在欧洲、北美建立了本土化团队,业务遍及东南亚和中东市场。今年预计国外市场的增速会比国内高,欧洲市场或迎来爆发式增长,在东南亚市场的拓展也取得初步成效。公司计划用3—5年的时间让海外业务的规模达到与国内业务持平。

C

不止追求规模,更要追求质量

“总的来说,136号文发布后带来的转变,对我们是机遇大于挑战。”张剑辉说。

凭借敏锐的前瞻眼光和坚定的长期布局,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快速扩张后,海博思创描绘出了一条曲度亮眼的业绩曲线。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66%;实现归母净利润 3.1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05%。公司储能系统等核心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显著。根据标普全球(S&P Global)统计,截至2024年7月,在以累计装机和签约项目规模总和统计的排名中,无论以功率或容量单位计算,海博思创均位列中国大陆市场第一。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国内已投运电站装机量排名中,海博思创位居第一。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统计,2025年1月—6月,在储能系统集采/框采中标企业中,海博思创中标标段数位列第一。

在国内市场实现稳扎稳打之后,海博思创的目标不再是单纯的做大规模,而是寻求更稳健的发展目标。舒鹏表示,2025年公司仍有预期的业绩目标,也会全力去实现,但在过程中会尽量去多做纯市场行为的订单,减少纯粹的低价竞争。“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今年又成了上市公司,海博思创要更加注重高质量的发展。”

推出“储能+X”方案,将触角伸向智慧储能、农业、矿山、油田、数据中心等行业,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力求国内外业务尽早实现“双轨并行”,秉持长期主义的海博思创正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大道。 (金讯)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