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新耀的“百亿之旅”即将启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1 22:30 1

摘要:8月29日的中期业绩电话会上,云顶新耀管理层分享了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公司在研的EVER001,也就是希布替尼已经收到了一些机构的BD邀约,但感觉报价不能反映管线潜力价值,就没答应。

作者:西北哽

如今的创新药行业里,已经很少看到云顶新耀这样的公司了。

8月29日的中期业绩电话会上,云顶新耀管理层分享了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公司在研的EVER001,也就是希布替尼已经收到了一些机构的BD邀约,但感觉报价不能反映管线潜力价值,就没答应。

这年头,没BD合作都要硬发个预告;有现成机会却不急的,云顶新耀恐怕是第一家。

其实云顶新耀不是不想BD,而是一方面EVER001绝对优秀,只披露了1b/2a期临床部分数据就有高价询盘,未来会更有前景;二是云顶新耀本身销售能力足够,想找到一个拥有充足资源的合作伙伴强强联手,加快推进产品进度。

2025年上半年,云顶新耀创下绝大多数biotech企业难以企及的高度:仅是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就达到48%。

而且这还是在上半年公司核心品种“耐赋康”缺货的背景下完成的。8月4日,耐赋康的扩产补充申请被国家药监局批准,产能瓶颈突破。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罗永庆在业绩会上透露:8月单月耐赋康的销售收入达到5.2亿元。

一个月就卖出了上半年总额的1.7倍

如果把统计时间拉长到1-8月,云顶新耀可能是今年A+H两市的创新药销售增速之王。

1、

云顶新耀上半年销售快速增加,主要靠耐赋康的强劲势头。

耐赋康去年5月开出首张处方;11月谈判成功,今年1月份医保正式执行;今年开始销售快速放量。按照云顶新耀披露的信息,今年上半年耐赋康销售额3.03亿元,同比增长81%。

这么算有点取巧,毕竟2024年上半年耐赋康只销售了不到两个月。如果换成2024年下半年完整销售周期作对比,再叠加今年医保降价因素,2025年上半年耐赋康的实际销量环比增长

接近500%!

这只是云顶新耀供货的极限,并不是耐赋康市场需求的极限。

今年7月份,市场上传出耐赋康供不应求的消息。云顶新耀迅速在8月初完成了扩产批准。结果8月一个月销售就冲到了5.2亿元。

耐赋康是目前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今年5月被纳入《中国成人IgA肾病及IgA血管炎临床实践指南(预审版)》。凭借这些治疗优势,耐赋康在上市一年多时间里销售快速增长。

此前我们在《重估云顶新耀》中介绍过,耐赋康的推荐疗程是9个月,不像其他慢病药物有很大的销售长尾,维持销量主要靠新增患者。耐赋康的销量能在短期内大增,意味着新患数量的快速增加,反映出云顶新耀很强的商业化触达能力。

根据公司最新的数据:云顶新耀全国覆盖医院1000家,占市场潜力的80%以上;另外在双通道药房上也布置了大量销售渠道。上半年耐赋康惠及超过了20000名新患。

还有一个数据更能说明问题:2024年中报,云顶新耀披露的商业化人员共290人;到今年6月底时,商业化人员增加到了493人。在团队大幅扩充的前提下,云顶新耀今年上半年运营费用占收入比重大幅减少40.1个百分点。

运营效率的提升是biotech业绩根本性转变的基础。这意味着如今的云顶新耀,已经站在业绩变盘的拐点上。

云顶新耀能快速翻盘,这是产品属性决定的。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有约500万的存量患者,每年还有新增确诊患者超过10万人。目前耐赋康是首个且唯一获NMPA完全批准的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无蛋白尿水平限制,并将被正式纳入KDIGO新版指南及中国首部IgA肾病指南,已经确立了一线基石治疗地位。

云顶现在的销售渗透刚刚开始:算上8月份销售额对应的约3万名患者,目前的覆盖患者数也就约5万人,

只有500万存量市场的1%

耐赋康至少将领先竞争对手2个国谈周期,也就是说近两年医保内都不会有竞争品。8月份扩产获批后,已经解决了供应的问题,在各地的进院工作已无阻碍。到2026年,配套使用的Gd-IgA1无创诊断试剂将上市,极大提高确诊率,形成诊疗一体化闭环,促进耐赋康放量。

因此云顶新耀对耐赋康的销售信心十足。所以罗永庆在业绩会上表示:耐赋康今年全年销售额预计可达12-14亿元,

2026年预计将达到24-26亿元”

按此推测,云顶新耀应当不用等到2026年,公司预计今年下半年就能实现经营性盈利。

2、

云顶新耀另一款在售的药物依嘉(依拉环素)继续提供稳定的业绩输出,上半年销售额1.43亿元,持续稳健增长。

云顶新耀真正的重头戏还在后面。

29日的业绩会上,云顶新耀的管理层抛出了“双大单品”的业绩组合,除了耐赋康以外,另一个预期年销售额50亿的品种:维适平,通用名艾曲莫德。

艾曲莫德已在中国澳门、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获批,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也正式受理了这款药的新药上市申请。中国国家药监局是去年12月受理的上市申请,预计明年上半年获批。

这款药物敢喊出50亿的年销售目标,必然是有两把刷子的。

艾曲莫德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线药物,并且获得多个国际权威指南的强烈推荐。官方给出的临床数据:这款药物治疗一年可实现61%的内镜改善和51.9%的黏膜愈合。

从数据直观来看,艾曲莫德比JAK、IL-23、TNFα等靶点药物的表现都更好,而且是口服片剂,使用起来比需要注射的生物药方便得多。

据统计,2024年中国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数量约为80万人,预计到2031年将达150万人。这个病至今仍无法治愈,患者只能长期用药控制疾病进展,

“50亿”的逻辑体现在这里

耐赋康有很大的渗透率提升空间;艾曲莫德有长尾销售。云顶新耀的两大单品商业价值是十分明确的。

而且,云顶新耀这次做足了准备,嘉善工厂艾曲莫德生产建设项目今年3月启动,以支持产品的本地化生产,产品上市后应当不会遇到产能问题了。

云顶新耀对未来的预期是聚焦耐赋康与维适平‘双大单品’,凭借依嘉、头孢吡肟-他尼硼巴坦、EVER001希布替尼和更多引进品种,依托强大的商业化平台转化,冲击250亿元的年销售峰值。

云顶新耀还有很多早期管线,如重点推进的mRNA肿瘤治疗性疫苗、自体生成CAR-T等。目前自体生成CAR-T项目EVM18已完成多项非人灵长类动物(猴)试验;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6已在中国启动首次人体临床试验并完成首例给药;通用型现货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4的IND申请已获FDA批准和中国国家药监局的受理。

AI+mRNA技术的创新管线是云顶新耀潜心打造的自研品种,前景巨大。

这些前沿赛道尽管都在研发早期,但云顶新耀都有随时超越的可能。和已经被资本关注的EVER001一样,BD潜力也是巨大的。

目前云顶新耀现金充足。截至6月底,公司账面现金有16亿元人民币;8月1日又刚进行了一轮配股募资,募集了15.53亿港元已经到账。所以不像别的企业,需要靠BD回笼资金。

现在,就等着看下半年云顶新耀的业绩表现了。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