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万到12人!这个国家如何创造病毒防控奇迹?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6 11:51 2

摘要:持续两年的疫情,致使超2.8万人感染,2013年就有超1.1万人死亡。当时几内亚公共卫生体系问题重重,没有正式应急系统,追踪人员稀缺,缺乏快速检测手段与边境筛查,也无许可疫苗,民众毫无抵御之力。

在人类对抗病毒的漫漫征途中,埃博拉病毒堪称最为致命的劲敌之一。一旦感染且未获有效治疗,约半数患者会被无情夺走生命。

其传播途径极为刁钻,几乎涵盖人体所有体液,血液、汗水皆能成为媒介,甚至死者在传统葬礼上也可能致使病毒扩散,给防控带来极大挑战。

2013年12月26日,几内亚南部一个两岁男孩突发疾病,两天后离世。当地医疗团队与国际力量合作,历经四个月才确定病因是埃博拉病毒。

此前该病毒从未在中非以外出现,认知匮乏导致排查艰难。这四个月里,病毒肆意传播,引发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埃博拉疫情。

持续两年的疫情,致使超2.8万人感染,2013年就有超1.1万人死亡。当时几内亚公共卫生体系问题重重,没有正式应急系统,追踪人员稀缺,缺乏快速检测手段与边境筛查,也无许可疫苗,民众毫无抵御之力。

痛定思痛,在那次惨烈的疫情过后,几内亚在来自美国以及其他众多国际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下,痛下决心对其国内的疫情应对系统进行了一场彻头彻尾的改革。

从顶层设计到基层执行,从人员培训到物资储备,从检测手段到防控策略,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与完善。

2021年1月,改革后的系统迎来首次考验。几内亚南部一名护士出现头痛、呕吐、发烧症状后去世,家人按传统丧葬习俗料理后事,随后其丈夫等家庭成员出现相似症状。

卫生官员迅速怀疑埃博拉病毒,并果断下令进行检测。检测呈阳性后,几内亚次日启动疫情警报系统。 紧接着,一系列防控举措高效开展。

几内亚国家卫生安全局充分发挥其统筹协调作用,在短时间内激活了38个区级应急行动中心以及一个国家级应急行动中心。流行病学家和追踪团队全力排查,从最初23名密切接触者,很快扩展到超1100人。

疫情爆发城市快速建立检测能力,边境对200多万旅客进行筛查。大规模疫苗接种运动展开,900 多名社区动员者积极奔走在各个角落,向广大民众发出疫情警报,普及疫情防控知识。

同时,他们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推荐一些既能够被社区民众接受,又能有效降低埃博拉病毒传播风险的替代性丧葬做法。

最终,2021年的疫情仅4个月就结束,仅2人感染、12人死亡。与上一次疫情那触目惊心的死亡数据相比,此次死亡人数还不到上一次的1%。控制2021年的这次疫情,几内亚花费了1亿美元。

这一数字乍听之下,或许会让人觉得很多,但当将其与上一次埃博拉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的高达530亿美元的巨额损失相比较时,就显得微不足道。

几内亚在 2021 年成功防控埃博拉疫情的这套模式,是否意味着每个国家都应该不假思索地全盘照搬呢?答案是否定的。

快速响应至关重要,早期预警系统不可或缺。但不同国家因地理、人口、经济、医疗和文化等差异,应对不同疾病的方式大不相同。

巴西民众在圣保罗一个社区卫生防疫站排队接种疫苗预防黄热病。图源中新社记者

以巴西为例,曾遭遇过一场由蚊子传播的黄热病疫情。巴西在应对这场疫情时,主要采取了开展大规模疫苗接种运动的策略。这一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扑灭了疫情。

一方面,巴西是全球主要的黄热病疫苗生产国之一,在疫苗的生产和供应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确保充足的疫苗供应。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巴西民众已经养成了定期进行常规疫苗接种的良好习惯,对于疫苗接种的接受度较高,这为大规模疫苗接种运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但并非所有疾病的防控都依赖于大规模的疫苗接种计划。 2021年8月,布基纳法索一名卡车司机霍乱检测阳性,医护人员当天上报,密切接触者追踪随即开展。

因霍乱由细菌引发,政府给暴露人员使用抗生素,疫情在几周内得到控制。霍乱在西非频发,2021年该地区超10万例病例、超3700人死亡,而布基纳法索凭借充分准备实现零死亡。

同年,泰国清迈试点社区主导的动物疫情警报系统,借助应用程序,村民能及时报告动物疫情。16个月内发现36起动物疫情,为防控赢得先机,因为动物疫情可能跨物种传播给人类。

有效防控疫情需获得社区信任与支持,深入民众生活,用民众熟悉语言,尊重文化习俗。更重要的是,不能平时忽视公共卫生,而应全年为所有人,特别是弱势群体投资建设稳固的卫生基础设施,如此才能在疫情来临时从容应对,保障生命安全。

来源:健康课堂王医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