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31日,为期62天的铁路暑期运输圆满收官。自7月1日起至8月31日止,国铁北京局累计发送旅客7946.9万人次,同比增长3.6%。北京地区累计发送旅客3650万人次,同比增长2.0%。其中,8月16日为暑运单日客流高峰,全局发送152.65万人次,创暑期发
8月31日,为期62天的铁路暑期运输圆满收官。自7月1日起至8月31日止,国铁北京局累计发送旅客7946.9万人次,同比增长3.6%。北京地区累计发送旅客3650万人次,同比增长2.0%。其中,8月16日为暑运单日客流高峰,全局发送152.65万人次,创暑期发送新高,当日,北京地区发送77.99万人次,创北京地区暑期发送新高。
今年暑运,国铁北京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做好运输组织、旅客服务、安全保障等各项重点工作,持续提升运输效率和服务品质,积极助力稳经济、扩内需、促消费,为人民群众平安有序温馨出行和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优化运力配置,满足多元需求
面对暑期旅游、探亲、学生客流高峰叠加的实际需求,国铁北京局科学调配运力资源,在7月1日实施三季度列车运行图的基础上,同步启动暑期列车运行图,针对长春、沈阳、郑州、西安、贵阳、兰州等热门方向及时加开列车并灵活调整列车编组。暑运期间,全局累计恢复开行动车组12对、重联扩编272对,加开临客高峰线182.5对,其中环京临客高峰线45对。
为满足多样化出行需求,暑运期间开行了“京藏号”、“京和号”、北疆、阿尔山以及京津冀首趟观光列车“星光·燕赵号”等旅游列车,围绕目的地自然景观、文化特色设计专属行程,打造定制化服务的旅游专列产品,为暑期旅游出行增添新选择。
创新服务举措,提升出行体验
暑运期间,国铁北京局推出系列服务新举措,着力提升旅客出行体验。北京站在第8候车室新建了“文化驿站”展厅,集中展示具有北京地域特色和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书画作品、老车票珍藏和精美火车模型,为候车环境增添独特文化韵味。北京南站常态化开放地下换乘层的4个快速进站厅,开启时间与车站运营时间同步,旅客进站更加高效顺畅,同步优化检票口显示屏内容,拆除检票口广告屏44处,方便旅客快速准确查找信息。北京北站联合大同市宣传、文旅部门在站内开展“坐上高铁去大同”城市形象推广活动,利用快闪表演、非遗展示等方式将高铁站打造成地方文化“会客厅”,让旅客在旅途中邂逅千年古都的风华与底蕴。
张家口车务段围绕暑期“避暑游”需求,主动与崇礼各大景区对接,提前确认高铁站接驳巴士停靠点位和时刻,打通旅客抵达目的地的“最后一公里”。唐山站对母婴室等重点旅客候车区进行了改造升级,新增独立封闭候车区域,更新内部设施设备,进一步提升重点旅客候车环境的舒适度和私密性。北京车务段针对暑期学生流、旅游流较大的情况,完善站内便捷换乘标识、手机充电站和“急客”服务通道等服务措施,优化人员配置,在安检口、检票口等关键位置增派引导人员,并及时维修更换定州站、涿州站站台及地道破损地砖,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旅客出行安全。
国铁北京局各次旅客列车推出多样贴心服务举措。北京客运段在担当的高铁动车组列车上加强对学生和儿童旅客的安全提示,开展暑期安全知识讲座,制作趣味安全提示贴纸赠与小旅客,提高青少年乘车安全意识。为服务重大国际峰会,天津客运段组织乘务人员加强英语口语培训,并在列车终端设备上安装英语、俄语实时翻译软件,打通与外籍旅客沟通的语言壁垒。石家庄客运段围绕“传承燕赵文化,体验多彩旅途”文化列车创建主题,以融合文化,推动文旅为出发点,将担当的G891/6次、G87/90次、D89/90次、K473/4次作为文化列车建设示范点,融合北京、天津、成都、广州、南昌、襄阳等地方区域文化和铁路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通过装饰壁画、窗贴等方式营造文化环境,提升旅客在途人文体验。在高铁动车组餐饮服务方面,中铁旅集团深度聚焦高铁旅客的饮食偏好与健康诉求,丰富餐食品类,涵盖多地风味与营养搭配,满足旅客的多样化需求,创新推出高铁轻食套餐,以“低脂健康、营养均衡”为核心理念,持续推动高铁餐食服务口碑升级。
聚焦民生,全力保障重点物资运输
暑运期间,京津冀电煤保供进入关键阶段。国铁北京局密切关注管内各大发电厂电煤库存、日耗和可用天数等指标,开辟电煤运输绿色通道,指派专人深入企业强化卸车组织,暑运期间,管内43家电厂存煤平均可耗天数达27.5天,为百姓清凉度夏提供了坚强保障。此外,国铁北京局还积极对接地方政府、中石化等部门,及时掌握成品油等重点物资运输需求,科学制定运输方案,确保进京油品稳定供应,暑运期间,累计接卸进京油品59.6万吨。
聚焦民生,全力保障重点物资运输
国铁北京局深入推进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加快货物运输“公转铁”步伐。依托天津港、曹妃甸港、黄骅港等港口集疏运通道,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班列、“一单制”运输,持续丰富货运产品,提升物流服务品质和效率,助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与港航企业合作开行“曹子里—新港北—厦门港—厦门市”铁水联运班列,为铝卷等货物提供全程一单到底服务,实现铁路、港口、航运、公路的全链条无缝衔接。服务唐山地区钢厂运输需求,量身制定C70每车4卷“钟摆式班列运输”物流方案,全程运输往返时效控制在50小时以内。暑运期间,共开行166列多式联运班列。
国铁北京局积极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稳定开行中欧中亚班列,在用好每周21列图定运行线基础上,对接京津冀地方政府,多方吸引出境货源,确保中欧中亚班列保持稳定开行,有力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暑运期间,中欧中亚班列开行193列,同比增加34列,增幅21.4%。
强化防汛应急,守护安全出行
今年暑运期间华北地区多次遭遇强降雨挑战,国铁北京局闻汛而动、全力以赴,扎实做好防洪防汛各项工作,确保铁路运输和旅客出行安全万无一失。针对极端暴雨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国铁北京局提前完善应急预案,联合气象部门加强雨情监测预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降雨过程中,通过采取列车降速运行、调整迂回径路或停运区段列车等主动避险措施,动态调整列车运行方案,全力规避水害风险。各大客运车站在进出站口、站台等处铺设防滑垫、设置警示标志,及时清理积水,利用车站广播、电子显示屏、官方微博等渠道加强出行安全提示和信息发布;增派工作人员驻守售票厅、候车室、站台等关键岗位,协助旅客办理改签退票、答疑解惑和引导乘降,尽最大努力减少暴雨对旅客出行的影响。承德车务段与地方政府高效联动,沿线车站打开所有房屋和可利用的场所,紧急开辟安置区,调配应急物资,成为暴雨中受灾群众的“临时家园”。
来源:北京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