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段时间,杨幂主演的《生万物》与袁姗姗主演的《归队》都播出了,两人都一改之前偶像剧里光鲜亮丽的样子,寻求演技突破。
因杨幂力荐从小配角一跃飞升多部爆剧女主,袁姗姗咋混成这样?
近段时间,杨幂主演的《生万物》与袁姗姗主演的《归队》都播出了,两人都一改之前偶像剧里光鲜亮丽的样子,寻求演技突破。
其中袁姗姗演技较之前有很大提升,但剧整体播出效果一般,而且她的演技也存在质疑,相比《生万物》中杨幂演技被赞,袁姗姗的表演却被批评为“抗联傻白甜”。
两个人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如今两个人的作品基本同时期播出,不自觉让观众再次把她们联系到一起。
说起来:杨幂真的算是袁姗姗的贵人。
当初,杨幂、袁姗姗、张小斐、张璇四人考上北京电影学院之后,被安排在一个宿舍。
童星出身的杨幂,在18岁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代表作了,比如《王昭君》、《神雕侠侣》等,相比之下,其余三人发展非常一般。
袁姗姗跟许多大学生一样,也陷入了“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刚毕业的袁姗姗被做独立经纪人的罗秀春带着到处找戏拍,半个月跑了30个剧组,没什么演戏的机会。
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始于2011年。
在杨幂主演的《宫锁心玉》中,袁姗姗饰演了一个配角,算是在大爆剧里混了个脸熟,但依旧没什么水花。
很快《宫》系列第二部要拍,杨幂因为档期等原因无法拍摄,就向于正极力推荐这位好室友,说对方演技如何出色、如何敬业等,最终打动了于正。
之后袁姗姗顺利接棒杨幂出演了《宫》系列的第二部和第三部,并且在此期间成功签约欢娱影视,受到了于正的力捧。
于正对袁姗姗的力捧程度相当高,曾明确表示“袁姗姗很漂亮,一不演配角,二不客串戏,多少钱都不串”。
并且在老板的鼎力支持下,她接连主演了《美人无泪》、《笑傲江湖》等多部剧集,迅速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于女郎”,风头一度不逊于同学杨幂。
然而,伴随着高曝光率而来的并非全是美誉。
袁姗姗的演艺道路始终伴随着诸多争议和质疑,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演技与角色匹配度:袁姗姗外貌不错,但她所饰演的多个“绝色美人”角色,被认为与自身气质存在差距,加之当时演技较为浮夸,未能收获满意的观众缘。
例如《宫锁连城》中的“蛋花汤”沐浴桥段就遭到了全网的群嘲和恶搞。
另外,袁姗姗多次在公开场合因言行不当引发争议,被质疑低情商。
“打呼噜”事件:在综艺《青春同学会》中,她当着男同学和镜头的面调侃张小斐睡觉打呼噜,即便事后张小斐澄清,袁姗姗的回应也显得不甚妥当,被指不尊重人。
文物事件:在《巧手神探》节目中,她随意拿取文物,在被提醒后却表示“没事,他可以再修复”,这种对文化遗产的轻慢态度引发了广泛批评。
与陈晓的暧昧电话:早年在《男左女右》综艺中,陈晓给她打电话,她在不知是节目公放的情况下说出“我怕我会喜欢上你”等略显暧昧的话语。
还有她的“黑红”路线与观众疲劳。
于正的一些营销方式(如称“袁姗姗和冰冰一样美”),以及袁姗姗本身的话题性。
虽然带来了流量,但也导致了部分观众的反感和抵触情绪,甚至一度出现“袁姗姗滚出娱乐圈”的网络风潮。
面对公众一再质疑,袁姗姗也尝试过转型和自救。
跳出舒适区:2015年,她出演了大鹏的电影《煎饼侠》,试图摆脱“傻白甜”形象,片中角色杜潇潇的成长变化也让她收获了一些好评。
树立励志形象:她在微博晒出马甲线照片,发起“爱的骂骂”公益,并在公众平台分享被网暴的经历,这些行为一度帮她扭转了部分负面形象,展现了自律和积极的一面。
回归剧场磨练演技:在经历低谷后,她选择通过话剧表演来打磨演技,希望能重新找回作为演员的本心。
然而,这些努力并未能彻底扭转局面。
2017年与于正合约到期后,她的影视资源明显下滑。后来又因为上述提及的情商争议事件,辛苦积攒的路人缘再度受损。
2025年8月,袁姗姗主演的抗战剧《归队》在央视播出,剧中的她一改往日精致形象,造型朴实。
尽管演技有所提升,获得了部分观众的认可,但该剧的整体口碑和热度并未达到预期,她的表演仍被一些观众认为存在不足。
总的来说,袁姗姗的演艺生涯起伏,可以说是“高开低走”和“黑红”体质的一个典型例子。
她遇到了于正这个贵人,获得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顶级资源和高起点。但演技未能及时跟上资源的高度,加之一些不当的公众言行,导致她的观众缘和口碑不断被消耗。
由此可见,艺人想要红一时相对容易,但是想要一直红下去,扎实的演技、过硬的作品以及得体且真诚的公众形象缺一不可。
这大概有些人能够永远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原因,比如杨幂。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
来源:书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