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拆桥!墨西哥拟对中国输墨商品加征关税,意在安抚特朗普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1 20:17 1

摘要:墨西哥计划在2026年预算提案中对中国输墨商品加征更高关税——此举经过精心考量,既为满足特朗普政府的要求,也为缓解国内经济压力。据悉这一系列拟实施的措施将针对汽车、纺织品、塑料制品等商品,标志着墨西哥对其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的贸易立场将发生重大转变。据彭博社报道

墨西哥计划在2026年预算提案中对中国输墨商品加征更高关税——此举经过精心考量,既为满足特朗普政府的要求,也为缓解国内经济压力。据悉这一系列拟实施的措施将针对汽车、纺织品、塑料制品等商品,标志着墨西哥对其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的贸易立场将发生重大转变。据彭博社报道,这些提案预计将于9月8日前提交国会,作为克劳迪娅·辛鲍姆总统更广泛的“墨西哥计划”产业战略的一部分。

此举时机颇具深意。随着《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2026年审议日益临近,墨西哥发现自己需要在两个最重要的经济伙伴之间寻求平衡。正如BASE金融集团的加布里埃拉·西勒所指出的,在这一关键贸易协定谈判前夕,对中国加征关税“显然是为了讨好特朗普”。

长期以来,特朗普总统一直抨击他所认为的USMCA中的贸易“漏洞”——这些漏洞使得中国商品能通过墨西哥进入美国市场。在竞选期间,他曾警告称,将对在墨西哥生产、出口到美国的中国汽车征收高达250%的惩罚性关税,并宣称“这些车在美国一辆也卖不出去”。

特朗普政府推行“北美堡垒”供应链战略,这加大了墨西哥的压力,要求其证明自己在减少中国在区域贸易网络中影响力方面的决心。为此,美国政府官员长期以来一直敦促墨西哥采取切实措施,限制他们眼中中国商品“借道”进入美国市场的渠道。

然而,墨西哥政府的考量并非只受美国诉求影响。凯投宏观指出,墨西哥限制中国进口有多重动机:安抚北边邻国、解决去年已达GDP 5.9%(三十多年来最高水平)的预算赤字,以及保护本土制造商免受获得补贴的中国商品的竞争冲击。

墨中贸易失衡问题日益突出。2024年,墨西哥从中国进口了1290亿美元商品,而对中国出口仅为99.3亿美元。辛鲍姆总统明确承认,这一贸易逆差亟待解决。早在今年4月,她就表示“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对中国的关税政策”,这一表态也释放出其政府有意解决巨额贸易逆差的信号。

但要遏制中国的影响力,挑战似乎十分艰巨。尽管墨西哥城方面释放出明显亲美的言论,中国输墨商品仍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涌入墨西哥。仅2025年1月至2月,墨西哥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总额就达206亿美元——墨西哥银行的数据显示,这一数字创下历史新高,足以说明中国在墨西哥市场的存在感持续且不断增强。

去年,中国对墨出口额超过510亿美元,占墨西哥进口总额的近五分之一。墨西哥已超越受制裁严重的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的中国汽车进口国,这一态势也让墨西哥本土制造商纷纷抱怨面临不公平竞争。

中国政府已就墨西哥的加税提案作出强烈回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佳坤表示,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在胁迫下限制中国的行为”,并指出中墨经济合作基于互利共赢原则。他表示相信墨西哥会“坚持独立自主,妥善处理相关事宜”。

中方的回应凸显出墨西哥必须维持的微妙外交平衡。郭佳坤指出,中国是墨西哥在拉美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墨西哥是中国的第三大出口目的地,这一表述也凸显了两国经济间已形成的相互依存关系。

此次拟实施的关税措施是在现有政策基础上的进一步行动。自今年1月起,墨西哥已对来自Shein、Temu等中国电商平台的低价值包裹征收关税,7月税率已从19%上调至33.5%。目前,墨西哥对中国汽车征收的关税最高为20%(远低于美国和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100%关税),对许多纺织品征收35%的关税。

据《国家报》报道,墨西哥经济研究与教学中心(CIDE)的国际贸易专家阿道夫·拉博德对墨西哥的处境作出直言不讳的评价:“墨西哥的战略很明确:与中国脱钩,与美国和加拿大建立更紧密的政策联系。无论我们自身面临何种问题,政府都在与美国保持一致。我们成了特朗普谈判策略的‘人质’。”

这一评价揭示出在当前地缘政治环境下,墨西哥的行动空间十分有限。辛鲍姆政府的核心战略“墨西哥计划”明确旨在加强北美地区内部的商贸和产业联系,同时减少对亚洲进口商品的依赖,这一战略与特朗普的区域贸易愿景高度契合。

凯投宏观认为,此举的影响可能远超墨西哥国界。该研究机构指出,墨西哥作为中国的第十一大出口市场,在中国疫情后的出口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他们分析认为,尽管其他新兴市场也面临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但鉴于这些国家对中国大宗商品需求的依赖,多数国家不太可能效仿墨西哥的做法。

凯投宏观指出:“考虑到墨西哥对美国终端需求的依赖,该国在对中国加征关税问题上尤其容易受到美国压力的影响。”该机构还表示,墨西哥与美国深厚的贸易联系使其自然成为美国阻止中国技术进入北美供应链的目标。

这些关税措施可能给墨西哥本土制造业带来麻烦。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商品占墨西哥进口总额的约40%,其中许多是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零部件。凯投宏观警告称,加征关税可能会提高投入成本,进而可能损害墨西哥的竞争力——尤其是如果关税范围扩大到中国台湾地区(墨西哥组装人工智能服务器所需的关键高端零部件多来自中国台湾),影响会更为显著。

该研究机构指出,受美国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建设热潮推动,墨西哥服务器出口正蓬勃发展,而如果关税范围过大,这一领域可能会受到冲击。这一情况凸显出墨西哥面临的难题:既要针对性地限制中国进口,又要避免扰乱支撑其作为北美市场制造中心地位的复杂供应链。

此外,加征关税还引发了通胀担忧。尽管其对通胀的影响可能较为温和,但在墨西哥央行即将结束宽松货币政策周期之际,进口成本上升可能会给货币政策带来麻烦。凯投宏观认为,这可能导致墨西哥央行比目前预期更早停止降息。

墨西哥前驻华大使豪尔赫·瓜哈尔多(他支持对中国加征关税)表示,希望任何加税措施的税率“足够高,既能保护本土产业,又不会过度侧重增加财政收入”。他的观点也凸显出墨西哥在贸易保护主义与财政需求之间寻求平衡的微妙处境。

这些提案还引发了关于消费者影响的疑问,尤其是在汽车领域。比亚迪、奇瑞等中国汽车品牌通过提供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高性价比车型,在墨西哥市场获得了可观的市场份额。加征更高关税将使这些汽车价格上涨,可能会限制墨西哥消费者购买平价电动汽车的渠道——而当前,在对气候变化问题高度关注的辛鲍姆政府领导下,墨西哥正试图推广更清洁的交通方式。

这些提案也反映出全球贸易格局的更广泛转变——各国都在重新评估与中国的关系。对墨西哥而言,其面临的挑战在于:既要维持自身作为美国重要制造中心的地位,又要满足美国在北美供应链中限制中国影响力的诉求。

凯投宏观指出,印度或许有可能效仿墨西哥的做法(印度拥有庞大的制造业,且历史上曾对中国采取反倾销措施),但大多数拉美国家鉴于对中国大宗商品需求的依赖,不太可能实施类似的关税壁垒。

未来几个月,墨西哥国会将对这份预算方案进行审议,各行业和消费者都在等待明确消息,想知道墨西哥在调整与中国经济关系的道路上会走多远。这一决策的结果不仅对墨西哥的贸易平衡至关重要,也将影响其在日益分化的全球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如今,辛鲍姆政府面临着一项艰巨任务:需要在多重诉求间寻找平衡点——既要维持获取平价进口商品的渠道,又要保护本土产业;既要为紧张的公共财政增加收入,同时(或许也是最关键的)还要充分展现与美国战略目标的一致性,以确保USMCA审议顺利通过。墨西哥能否成功应对这些相互冲突的需求,可能会为其他夹在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国家树立一个范本。

来源:军迷战情室一点号

相关推荐